首页   |   关于期刊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下载中心
《生态科学》稿件写作提示
稿件格式模板(2019年新)
出版物标点符号用法
出版物数字用法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访问统计
2013年 32卷 6期
刊出日期:2013-11-25

研究论文
 
       研究论文
673 微生物抑制剂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分解过程及水体碳、氮、磷的影响研究
王博*,李法云,范志平
为了解微生物抑制剂对沉水植物衰亡分解以及水体碳、氮、磷的影响,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有无微生物抑制剂 条件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分解过程,以及对水体与底泥碳、氮、磷的影响,并将有微生物抑制剂作为实验组,无微生物抑制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实验组沉水植物分解损失量是对照组的2.09 倍。实验组释放的碳、氮、磷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81、1.42、1.11 倍。实验组水体碳、氮、磷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而对照组水体碳、氮、磷达到最大值后,基本保持稳定。水体碳、氮、磷的最大值,实验组条件均大于对照组,微生物抑制剂对沉水植物的分解以及在沉水植物分解过程中,对水体营养物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沉水植物模拟实验时需考虑微生物对沉水植物分解的影响。
2013 Vol. 32 (6): 673-678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346 KB)  ( 99 )
679 巢湖春夏季节浮游甲壳动物群落演替的围隔实验研究
邵元启1, 2,邓道贵2*,葛茜2,张晓莉2,杨威2
为研究巢湖浮游甲壳动物春夏季节的群落演替规律,于2012 年2 月19 日至2012 年7 月24 日(22 周)在巢湖进行了围隔实验。共设置三个处理组(即A 组:鲢鱼+营养盐;B组:鲢鱼+鳙鱼+营养盐;D 组:团头鲂+营养盐)和一个对照组(即C组:不添加鱼类和营养盐)。实验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14 属21 种,其中枝角类9 属12 种,桡足类8 属9 种。透明溞(Daphnia hyalina)是春季所有围隔的优势种。春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a 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夏季以小型枝角类、大型中镖水蚤 (Sinodiaptomus sarsi)和剑水蚤占优势,其密度在围隔A、B和C中较低。夏季所有围隔中的Daphnia 种群均消失。在没有蓝藻水华和滤食性鱼类存在下,大型枝角类Daphnia 仍然被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所取代。结果显示,鱼类和营养盐共同决定了巢湖围隔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春季较高的Daphnia 种群密度也是巢湖Daphnia 仲夏消失的重要原因。
2013 Vol. 32 (6): 679-685 [摘要] ( 105 ) HTML (1 KB)  PDF (398 KB)  ( 153 )
686 高铁酸钾/PAC 氧化-混凝去除水体中铜绿微囊藻
刘立明,李丽萍,黄应平*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水华种类。水华爆发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同时产生毒素,因此研究微囊藻及其毒素的去除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不同浓度的高铁酸钾与PAC 高铁酸钾与PAC 单独和协调去除水体中铜绿微囊藻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MC-L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高铁酸盐预氧化铜绿微囊藻,再通过PAC混凝协同作用,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AC混凝效果。20 mg×L-1高铁酸钾处理后水体中MC-LR含量降低,当高铁酸钾浓度升高至40 mg×L-1时候MC-LR 含量增加,但高铁酸钾浓度升高(100 mg×L-1)水体中MC-LR 减少;当8 mg×L-1高铁酸钾和8-16 mg×L-1PAC 联合作用时,不仅絮凝沉降藻细胞,而且高铁酸钾氧化水体中MC-LR,通过镜检发现不会造成藻细胞破裂。
2013 Vol. 32 (6): 686-691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633 KB)  ( 225 )
692 海洋溢油后浮游植物藻华观测分析和机制探讨
周利1,2,唐丹玲1,2*,孙景1,2
海洋溢油事件频率增加,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该研究收集MODIS 叶绿素a 数据和现场资料,对全球20 次重大海洋溢油事件后浮游植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溢油可能引发大面积藻华,且一般发生在溢油20 d 以后,多数发生在3-10个月间。深入分析发现,溢油后的藻华多数发生在春季、秋季和/或温度在20℃-30℃条件下。若溢油发生在夏季,短期内发生藻华的几率较高,且可能发生多次藻华;若溢油发生时温度较低,溢油后藻华发生几率也较低。需要关注的是,2013 年晚秋我国青岛市黄岛输油管线破裂引起的溢油事件,可能提高2014 年春季胶州湾发生藻华的几率。
2013 Vol. 32 (6): 692-702 [摘要] ( 113 ) HTML (1 KB)  PDF (4288 KB)  ( 76 )
703 2010 年中国黄海绿潮藻优势种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形态特征研究
高嵩1,马家海1 *,Shimada Satoshi 2, 陈斌斌1,雎敏1,蔡永超1,曾宴平1
近五年来,在中国南黄海海域连续爆发了大规模的绿潮灾害。该论文主要针对采集自2010 年绿潮中绿潮优势种藻体,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主要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对样品ITS 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绿潮优势种为Ulva linza-procera-prolifera 类群(LPP complex)。5S rDNA 间隔区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LPP类群的种类主要为Ulva prolifera,说明绿潮中最为主要的种类为Ulva prolifera。此外,在2010 年绿潮的整个过程中,漂浮Ulva compressa 一直存在,而且部分基本形态特征发生了改变。在绿潮中,Ulva compressa 可以生长为气囊状而漂浮于海面,成为其他藻体的附着基质,从而有利于绿潮的迁移和扩大。尽管发生了形态变化,绿潮的主要种类是LPP和Ulva compressa,其中管状中空分枝繁多的Ulva prolifera是最为主要的。
2013 Vol. 32 (6): 703-710 [摘要] ( 84 ) HTML (1 KB)  PDF (1271 KB)  ( 72 )
711 新疆天然胡杨林地区根际微生物的种群分析
程冬梅1,唐雅丽1*,张坤迪2,方呈祥3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现存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胡杨林采集了根际土壤样品,共分离纯化得到140个菌株,并真空冷冻干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随机选取其中53株细菌的基因组进行16S rDNA测序,并通过NCBI进行比对来初步鉴定。以16S rRNA基因相似性低于97%时作为不同的分类单元定义,这些菌株可以划分为47个不同的分类单元。系统发育树将这些菌株聚类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等5个门。其中优势种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分离菌株中潜在的新分类单元(相似性< 97%)所占比例较高,约占分离总数的26.4%。其中,菌株R37与T44相关的多相分类数据已经发表于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上,分别代表了一个新属(Parasegetibacter luojiensis gen. nov., sp. nov.)与一个新种(Niastella populi sp. nov.)。该研究一方面对胡杨林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种群分析,了解了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获得了大量新的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条件。
2013 Vol. 32 (6): 711-717 [摘要] ( 130 ) HTML (1 KB)  PDF (1143 KB)  ( 171 )
718 多氯联苯降解菌的选育及降解性能研究
陈涛1,王斯佳2,马慧2,宫喜君2
从长期受PCBs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2 株多氯联苯降解菌,并对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通过对这2 株菌的驯化筛选,得到混菌对PCBs的降解效果最好。通过改变菌株的降解条件(pH、温度、接菌量及装液量)可知,混菌的最佳降解pH 值为7.0、温度为30 ℃ 、接菌量为OD600nm=1.0的菌液2 mL、装液量为10.00 mL。在上述最佳条件下,混菌对10 mg/L的PCBs降解15 d,去除率可达70%左右。通过表面活性剂的增效降解作用研究可知,混合表面活性剂表现为低浓度(<500 mg/L)促进混菌对PCBs的降解,高浓度(>700 mg/L)抑制混菌对PCBs的降解。在降解体系中添加300 mg/L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经16 d 的降解,可以将PCBs降解率提高到91.5%。
2013 Vol. 32 (6): 718-724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769 KB)  ( 145 )
725 不同流速和饵料密度下食蚊鱼与唐鱼的摄食率比较
刘明中,姚达章,林小涛,徐采,许忠能,孙军
研究通过比较外来入侵物种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和土著濒危物种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在不同流速和饵料密度条件下的摄食特点来评价两者对溪流环境的适应能力。实验共设5 个流速梯度(0 bl/s,1.5 bl/s,3.5 bl/s,5.5 bl/s,7.5 bl/s)和3个饵料密度梯度(500 ind/L, 1 500 ind/L, 3 000 ind/L)。摄食一定时间后通过计数鱼体消化管内的丰年虫无节幼体个数来表示鱼的摄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速和不同饵料密度下,唐鱼摄食率的变化幅度都小于食蚊鱼。食蚊鱼的摄食率显著受到水流速度和饵料密度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水流速度的上升而极显著地降低,而随着饵料密度的上升而极显著地升高。而唐鱼摄食率则随水流速度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但其摄食率不受饵料密度及其与水流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
2013 Vol. 32 (6): 725-730 [摘要] ( 86 ) HTML (1 KB)  PDF (454 KB)  ( 67 )
731 生物结皮层小石藓在不同土壤中繁殖适应性及个体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刘春晖1,2,薛达元2,3*,田桂泉1*
以沙地与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层的小石藓(Weissia controversa Hedw)为材料,通过繁殖试验和形态解剖试验研究其在8 种不同土壤类型的种群增长和个体形态特征,以揭示对不同土壤的繁殖及形态适应性。结果表明:(1)小石藓的环境耐受范围较宽,在不同土壤上的生长状况存在差异。其中栗钙土以K 值9177(株)表现为最适,小石藓萌发期表现为深层黄绵土(a=5.811)最短;瞬时增长率为半固定土和杨树林土最高(r=0.098)。(2)除深层黄绵土和黑钙土外,小石藓在其余6 种土壤条件下的生长繁殖曲线决定系数R2>0.95,对Logistic曲线的拟合度较高;(3)在形态学特征比较中,栗钙土、固定风沙土在植株高度、中茎叶片间距、中茎宽度及叶宽、叶尖长、叶轴长上与其他6 种土壤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小石藓个体形态特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的适应,结合其繁殖学特征,也说明小石藓对环境的双重选择适应性。
2013 Vol. 32 (6): 731-737 [摘要] ( 92 ) HTML (1 KB)  PDF (551 KB)  ( 93 )
738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刘伟民,陈桐生*,汪涛,黄报远,杨婧
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心,然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北部湾经济圈涵盖了中国西南沿海地区和北部湾周边城市。该论文以北部湾为例,在常规调查资料、数据和补充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摸清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历史演变趋势及其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沿海地区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而提出沿海区域开发的方针和战略部署,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生态补偿机制,为促进沿海地区经济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013 Vol. 32 (6): 738-743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2919 KB)  ( 390 )
744 辽河保护区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李翔,张远*,孔维静,郦威,卫毅梅,冯祯
流域水生态功能区是管理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其特点是统筹陆地和河流生态系统,更好、更全面反应流域水生态系统的整体特征。通过对流域内重要生境的识别,可以为区域内生物保护目标、生态安全目标、流域管理等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该文以辽河保护区为例,从分区理论、划分方法、指标体系建立和划分结果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分区过程,最终以保护区内主要自然影响和人类干扰作为主要分区指标,将辽河保护区划分为8 个水生态功能三级区,并总结了各功能区的地貌、河段特征和土地利用特征等。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辽河保护区的内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修复与改良。
2013 Vol. 32 (6): 744-751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1197 KB)  ( 84 )
752 年均气温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分析-以北京为例
谢军飞, 李薇
为确定较优的北京年均气温空间插值方法,采用普通克立格法(OK)和分层非均质区域均值无偏最优估算理论(MSN)方法,分别对2010 年北京143 个气象站的年均气温进行了空间插值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由OK 插值方法得到的年均气温分布图,可以发现北京2010 年的年均气温在4.91-14.32 ℃之间变动,其平均值为10.02 ℃,均值标准偏差为1.9 ℃;且因受山地影响,低温区主要出现在西部的太行山脉、北部的燕山山脉,高温区集中于东南部平原,尤其在北京城近郊区,总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减的趋势;(2)采用MSN 空间均值估计模型,估计出北京2010 年均气温约为10.36 ℃,均值标准偏差约为1.2 ℃,若以标准偏差值的大小作为判断标准,则MSN法优于OK 法,但目前MSN空间均值估计模型还无法生成空间分布图,不利于判断空间的气温分布趋势。
2013 Vol. 32 (6): 752-756 [摘要] ( 112 ) HTML (1 KB)  PDF (465 KB)  ( 135 )
757 引黄水库藻类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逯南南1,焦念增2,禇福敏1,刘明辉2,宋武昌1,孙韶华1,贾瑞宝1*
以济南鹊山引黄水库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2008-2012 年间其水中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变化特征以及藻类细胞密度与总氮、总磷浓度的相关性,并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分析了温度、光照、氮磷营养盐等条件对其藻类生长影响。结果表明,该水库水藻密度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年平均值均在500 万个/L 以上,藻种共7 个门,37 个属,蓝藻和硅藻为水库的优势藻种。该水库藻类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5℃,光强为3 000 lx,氮磷营养盐对藻类生长影响排序为硝酸盐>磷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磷可能是藻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在夏、秋季及水库磷浓度大幅变化时易发生水华。
2013 Vol. 32 (6): 757-762 [摘要] ( 99 ) HTML (1 KB)  PDF (465 KB)  ( 82 )
763 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的优化
刘娟,段昌兵,唐红渠,姜仕军*
传统的湖泊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存在周期较长、过筛会损失某些特定硅藻种类等问题,从而造成硅藻群落分析出现偏差。基于硅藻提纯的实验原理和传统沉积物硅藻提纯技术,选取广东三个典型水库的沉积物的五个不同样品,设置了三组优化实验,建立了一套适合水库沉积物硅藻的提纯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纯和富集水库沉积物中的硅藻,在简化实验操作的同时,明显缩短了提纯时间,并且更有利于其后硅藻壳体种属的鉴定,在水库沉积物硅藻群落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13 Vol. 32 (6): 763-768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704 KB)  ( 249 )
769 云南省个旧矿区水稻镉砷积累及与矿质元素的关系
陈爱葵1,龚玉莲1*,周学进2,刘晓海3
水稻(Oryza sativa L.)29个品种种植于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孙家寨村受Cd、As复合污染的稻田,研究不同品种水稻谷粒对重金属元素Cd、As和矿质元素(Fe、Zn、Mn、Ni和Cu)的积累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品种类型对水稻谷粒Cd、As含量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谷粒Cd含量范围为2.1~7.0 mg/kg,平均值为4.6 mg/kg。谷粒As含量的范围为5.0~8.9 mg/kg,平均值为7.2 mg/kg。品种对谷粒Fe含量的效应极显著(p<0.001),对Zn含量的效应显著(p<0.05),而对Mn、Ni和Cu含量的 效应均不显著(p>0.05)。同一品种谷粒的各金属元素含量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01)。除谷粒Fe 含量和As 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外,其余各元素含量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这些元素在水稻谷粒中的积累呈现协同关系。
2013 Vol. 32 (6): 769-774 [摘要] ( 136 ) HTML (1 KB)  PDF (325 KB)  ( 58 )
775 和田河流域四种河岸植物PSII 的能量分配特征
李利1,2 *,周正立3,4, 于军3,4,梁继业3,4,吕瑞恒3,4
采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方法研究了和田河上游两河交汇处自然分布的四种荒漠河岸植物光系统II(PSII)的能量分配特征,结果显示:灌木柽柳(Tamarix spp.)、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以及多年生草本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四个种对当地河岸环境都适应较好,其PSII 光化学传递效率有差异,以骆驼刺最高而柽柳最低。总效能指数PIt的四个组成成分中,主要光化学反应和电子传递受体QA到QB的传递效率对总体光化学效率的贡献率四个种都最高,PIt与Fv/Fm 的变化在种之间具有不一致性。不同种之间生理机制的对比有助于揭示植物适应环境的关键机制。
2013 Vol. 32 (6): 775-780 [摘要] ( 119 ) HTML (1 KB)  PDF (381 KB)  ( 82 )
781 高脂饮食对动物生理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俞发荣,连秀珍,宁晓希,谢明仁,张红梅
给予大鼠高脂饮食,观察对大鼠体重、日饮水量、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给予高脂饮食后,大鼠的血糖和TG、TC、LDL、HDL 分别升高了140.89%和25.77%、275.52%、105.54%、31.25%,与实验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给予实验组大鼠二苯乙烯20 d,大鼠日饮水量显著减少(P<0.05~0.001),体重明显增加(P<0.05~0.001),血糖和血脂水平比给药前显著降低(P<0.05-0.01)。
2013 Vol. 32 (6): 781-783 [摘要] ( 86 ) HTML (1 KB)  PDF (305 KB)  ( 40 )
784 广州地区人工湖食蚊鱼的种群特征
卢哲,林小涛*,陈菁晶,梁彦勤,陈培波
为调查广州地区人工湖泊食蚊鱼的分布以及探究不同生境要素下食蚊鱼的生长繁殖特点和种群特征,于2012 年5 月-7月份对广州地区6 区19 个人工湖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所考察的人工湖均有食蚊鱼的分布。利用捕捞量比较其中4 个人工湖食蚊鱼种群数量,结果显示水体相对富营养化的月湖食蚊鱼数量比其余3 个人工湖高出39.5-43.1 倍。比较4 个人工湖食蚊鱼的形态、摄食、相对怀卵量以及种群结构等指标,结果显示月湖食蚊鱼肥满指数显著低于其余3 个人工湖,而肝体指数和消化道饱满指数却显著高于其余3 个人工湖。同时,月湖雌鱼的相对怀卵量也显著高于其余3 个人工湖,其种群中幼鱼所占比例最大,成鱼中雄鱼所占比例大于雌鱼。反映了水体饵料生物丰富条件下,更有利于食蚊鱼的摄食和繁殖,种群结构低龄化,呈快速增长型。
2013 Vol. 32 (6): 784-790 [摘要] ( 139 ) HTML (1 KB)  PDF (489 KB)  ( 94 )
  编辑部公告
22 《生态科学》首次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22 《生态科学》入选2023年版“北大核心期刊”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参加“广州科技传播力量”颁奖典礼暨广州科技传播联盟总结会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获聘为广东省科普讲师团成员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当选广州科技传播联盟单位理事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受邀参加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谈学习贯彻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体会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被评选为广州优秀农村科技特派员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本刊信息  
国内刊号:CN 44-1215/Q
国际刊号:ISSN 1008-8873
刊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82年
主办:广东省生态学会、暨南大学
编辑:《生态科学》编辑部
出版:生态科学杂志社、科学出版社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
邮编:510630
电话:020-85228257
手机:18198853575
E-mail:ecolsci@163.com
  友情链接
22 广东省生态学会
22 广州市生态学学会
粤ICP备17056760号-3   版权所有 © 《生态科学》编辑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 邮编:510630 E-mail:ecolsci@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