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首页   |   关于期刊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生态科学
  研究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和田河流域四种河岸植物PSII 的能量分配特征
李利1,2 *,周正立3,4, 于军3,4,梁继业3,4,吕瑞恒3,4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2. 策勒国家荒漠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新疆,策勒 848300
3.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 843300
全文: PDF (381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采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方法研究了和田河上游两河交汇处自然分布的四种荒漠河岸植物光系统II(PSII)的能量分配特征,结果显示:灌木柽柳(Tamarix spp.)、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以及多年生草本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四个种对当地河岸环境都适应较好,其PSII 光化学传递效率有差异,以骆驼刺最高而柽柳最低。总效能指数PIt的四个组成成分中,主要光化学反应和电子传递受体QA到QB的传递效率对总体光化学效率的贡献率四个种都最高,PIt与Fv/Fm 的变化在种之间具有不一致性。不同种之间生理机制的对比有助于揭示植物适应环境的关键机制。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李利1
2 *
周正立3
4
于军3
4
梁继业3
4
吕瑞恒3
4
关键词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JIP-test 分析荒漠河岸植物效能指数能量分配    
    
引用本文:   
李利1,2 *,周正立3,4, 于军3,4,梁继业3,4,吕瑞恒3,4. 和田河流域四种河岸植物PSII 的能量分配特征[J]. 生态科学, 2013, 32(6): 775-780.
链接本文:  
 http://www.ecolsci.com/CN/Y2013/V32/I6/775
粤ICP备17056760号-3   版权所有 © 《生态科学》编辑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 邮编:510630 E-mail:ecolsci@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