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生物结皮层小石藓在不同土壤中繁殖适应性及个体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  
						| 刘春晖1,2,薛达元2,3*,田桂泉1* |  
					| 1.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2.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
 3.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
 |  
						|  |  
					
						| 
								
									| 
											
                        					 
												
													
													    |  |  
													    | 摘要 以沙地与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层的小石藓(Weissia controversa Hedw)为材料,通过繁殖试验和形态解剖试验研究其在8 种不同土壤类型的种群增长和个体形态特征,以揭示对不同土壤的繁殖及形态适应性。结果表明:(1)小石藓的环境耐受范围较宽,在不同土壤上的生长状况存在差异。其中栗钙土以K 值9177(株)表现为最适,小石藓萌发期表现为深层黄绵土(a=5.811)最短;瞬时增长率为半固定土和杨树林土最高(r=0.098)。(2)除深层黄绵土和黑钙土外,小石藓在其余6 种土壤条件下的生长繁殖曲线决定系数R2>0.95,对Logistic曲线的拟合度较高;(3)在形态学特征比较中,栗钙土、固定风沙土在植株高度、中茎叶片间距、中茎宽度及叶宽、叶尖长、叶轴长上与其他6 种土壤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小石藓个体形态特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的适应,结合其繁殖学特征,也说明小石藓对环境的双重选择适应性。 |  |  
															| 关键词 :
																																																																生物结皮层, 
																																																																	繁殖生长适应性, 
																																																																	不同土壤, 
																																																																	小石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