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椒江口围填海工程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
1. 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 舟山 316021
2. 海洋生态系统监测与健康评价联合实验室, 舟山 316021
3. 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 杭州 311121 |
|
|
摘要 收集2002—2010 年间浙江省椒江口附近的卫星遥感影像, 研究发现椒江口从2007 年起开始大规模围填海工程, 2009 年围垦的面积达到最高峰, 2010 年底工程结束。从2005—2012 年间, 在围填海工程的前、中、后期进行了浮游动物生态调查, 结果表明椒江口围填海工程没有引起浮游动物种类数的明显变化, 但在工程期间发生了优势种和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工程开始前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要优势群落, 在工程进行期间被水母替代, 直到工程结束后才慢慢恢复到桡足类占据优势类群。随着围填海工程的进展浮游动物密度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到了工程后的2012 年才有所上升, 浮游动物生物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到2011 年达到最大值。从整个调查过程来看, 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尚高, 且变化不大, 本文认为在该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不能很好地指示围填海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
关键词 :
椒江口,
围填海工程,
浮游动物,
生态影响
|
|
[1] |
赵力, 廖彤, 汤泽平,崔星怡, 黎华寿. 500 kV国安输变电工程穿越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影响与生态保护调查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3): 107-115. |
[2] |
桂萍, 余飞, 魏锦程. 鹊山引黄水库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99-205. |
[3] |
朱冲冲, 李秋华, 陈文生, 何应, 肖晶. 贵州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31-138. |
[4] |
王松, 陈红, 刘清, 许江娟, 张国, 王在照. 汉城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水质关系[J]. 生态科学, 2018, 37(2): 114-123. |
[5] |
魏洪祥, 石俊艳, 王晓光, 王兴兵, 寇凌霄, 肖祖国, 宣明春, 刘勇. 卧龙湖浮游生物群落的演替、影响因子及其水质评价[J]. 生态科学, 2018, 37(1): 55-61. |
[6] |
罗艳, 粟丽, 林丽华, 谢健. 珠海横琴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 生态科学, 2016, 35(5): 82-89. |
[7] |
林生,卢刚,李飞, 王力军, 林彰文, 史建康. 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规划环评中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路线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3): 104-117. |
[8] |
邓伟琼, 孙荣,李修明, 王星, 颜文涛. 水电开发对河岸植被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5, 34(6): 201-208. |
[9] |
叶又茵, 王雨, 林茂. 九龙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时空变动[J]. , 2013, 32(4): 408-419. |
[10] |
周伟, 王丹丽*, 林勉, 徐善良, 邹秀. 宁波港典型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特点[J]. , 2013, 32(4): 500-508. |
[11] |
徐杭英1, 于海燕1, 俞建1, 韩明春1, 李共国2*. 浙江两类饮用水源地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类群相关性分析[J]. , 2012, 31(3): 233-239. |
[12] |
陈炳辉, 刘正文*. 滤食杂食性鱼类放养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 2012, 31(2): 161-166. |
[13] |
韩龙1*, 刘正文1,2. 预处理及保存方法对浮游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J]. , 2011, 30(2): 195-200. |
[14] |
高原, 赖子尼*, 庞世勋, 魏泰莉, 王超, 杨婉玲. 黄茅海河口虎跳门和崖门浮游动物群落的比较[J]. , 2010, 29(2): 121-126. |
[15] |
谢丹平, 李开明, 刘爱萍, 江栋. 重污染河道治理中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研究[J]. , 2009, 28(5): 398-40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