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遥感的灌溉耕地制图方法研究进展 |
向昆仑1,*, 何博翰1, 江铭诺2, 王娟敏3, 李立4, 徐杰1 |
1. 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 广东省气象局, 广州 510640
2. 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广东省气象局, 广州 510640
3. 广东省气候中心, 广东省气象局, 广州 510640
4. 广州市气象台, 广州市气象局, 广州 511430 |
|
|
摘要 准确的灌溉耕地位置分布信息是地球系统科学和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的基础, 它关乎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 对水循环、能量循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遥感灌溉耕地制图研究主要分为局地研究、区域研究和全球研究三类。目前, 基于遥感的灌溉耕地制图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局地尺度上, 其中, 目视解译法和数字图像分类法是在局地尺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 在区域尺度上, 最常见的手段是使用中等分辨率的卫星图像进行多时段的时间序列分析, 从而实现灌区地图的绘制; 当前全球尺度的灌溉位置分布研究工作, 由于在数据获取方面受到的的客观限制, 使其在灌溉分类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 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灌溉产品, 由于各种原因, 这些灌溉产品存在精度不高、分类不可靠等问题。然而, 由于技术的进步, 数据融合技术、微波遥感技术及大量其他辅助数据在大区域绘制灌溉地图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为此, 极有必要系统回顾灌溉耕地识别制图研究的发展历程, 总结当前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为进一步开展灌溉耕地制图方法研究和提高灌溉识别精度提供参考。
|
|
|
[1] |
马才学1, 杨蓉萱1, 柯新利1,*, 马智宇2, 张超正1, 唐兰萍1. 城市扩张背景下生态用地格局与生态效率的多尺度关联分析[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 |
[2] |
李佳1, 王明果2,3, 王云川1, 詹顺1, 段平1,*. 顾及无人机影像点云特征的绿地信息分类方法[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1-. |
[3] |
黄丽媛, 张宏梅*. 基于游客视角的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分析[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9-. |
[4] |
熊露露, 邓小红, 姬拉拉, 王健健*. 不同氮素添加频率模拟氮沉降对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2, 41(5): 28-. |
[5] |
冯永宏1, 苟琪2,3, 刘任涛2,3,*, 罗雅曦2, 常海涛2, 张静1, 蒋嘉瑜2,3. 不同沙障材料对固沙林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分布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2, 41(5): 35-. |
[6] |
章妮1,2, 杨阳1,2, 陈克龙2,3,*. 模拟增温对青海湖河源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2, 41(5): 46-. |
[7] |
朱满乐, 韦宝婧, 胡希军*, 吴家荣, 李芮芝, 任哲民. 基于MaxEnt模型的濒危植物丹霞梧桐潜在适生区预测[J]. 生态科学, 2022, 41(5): 55-. |
[8] |
代林玉, 肖时珍*, 邰治钦, 闫伟.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土壤磁学文献计量分析[J]. 生态科学, 2022, 41(5): 63-. |
[9] |
罗火林1, 陈兴惠1, 肖汉文1, 陈衍如1, 刘环1, 卢建2, 黄文辉2, 熊冬金1, 杨柏云1,*. 多花兰传粉生物学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5): 72-. |
[10] |
路丽宁1, 张定海1,*, 李功麟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固沙灌木的冠幅预测模型[J]. 生态科学, 2022, 41(5): 81-. |
[11] |
徐智超1, 温璐1,*, 张雪峰2, 宋洁1, 王立新1. 基于生态足迹的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评价[J]. 生态科学, 2022, 41(5): 90-. |
[12] |
达清珍1,2,崔东1,2,*, 张雨露1,2, 赵阳1,2, 尼加提·卡斯木1,2, 刘淑琪1,2. 新疆伊犁不同林龄野苹果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性[J]. 生态科学, 2022, 41(5): 98-. |
[13] |
康舒, 穆怀中*. 基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城市化质量评估方法优化与实证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05-. |
[14] |
林远, 许晴宜, 萧倩雯, 邓碧松, 陈小梅*. 广州市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分析[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14-. |
[15] |
杨期和1,2, 廖金盛1,2, 杨和生1,2, 况伟1,2. 粤东七目嶂自然保护区桫椤群落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2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