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三生”功能的宿州市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br# |
周敏1, 2, 孙朋1, 3,* , 王钰1
|
1. 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宿州 234000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3. 宿州学院南北气候过渡带地表水热过程研究与模拟中心, 宿州 234000
|
|
|
摘要 为探究宿州市土地利用转型以及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 促进地区经济和生态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基于“三生”功能分类,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得到宿州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并借助面积加权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各功能土地利用类型转移贡献率, 量化分析宿州市基于“三生”功能土地利用模式的时空格局以及功能转变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1)1980—2018年间, 宿州市三大功能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以生活用地增加(356.51 km²)和生产用地减少为主线(351.54 km²), 生态用地变化甚微(5.33 km²)。(2)研究区各功能用地面积在年代际尺度上增减起伏波动较大, 总体为“四减两增”趋势。(3)宿州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主体为农业生产用地和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用地, 二者互有转入转出, 以农业生产用地转出为主体, 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用地转入次之。(4)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沿主城区呈“蔓延式”向周边扩张, 沿交通要道呈“廊道式”分布。(5)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整体呈现减少的趋势, 但下降指数较为微弱, 研究时期内生态环境质量总指数分别为0.292、0.289、0.286,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恶化相并存在, 改善趋势增强, 但整体仍以恶化方向为主。
|
|
|
[1] |
张文文1,2, 李俊伟2, 李婷2, 朱长波2, 张博2, 苏家齐2, 陈素文2,*. 紫外线照射培养用水对海萝孢子萌发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 |
[2] |
陈阳1, 舒波1,2,*, 张睿智2. 四川凉山彝族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9-. |
[3] |
李小聪1, 2, 3, 4, 司浩宇1, 2, 3, 4, 李静尧5, 邱开阳1, 2, 3, 4, *, 张硕1, 2, 3, 4, 黄业芸1, 2, 3, . 贺兰山不同植被类型凋落物-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异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 生态科学, 2025, 44(3): 30-. |
[4] |
魏海英1, 王博1, 黎一阳2, 张维1,*.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的龄级结构及动态对坡向的响应[J]. 生态科学, 2025, 44(3): 84-. |
[5] |
唐勇波1,*, 丰娟2,龚国勇2, 彭涛3. 非负矩阵分解的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 生态科学, 2025, 44(3): 63-. |
[6] |
刘延国1, 李景吉2, 邹强3,*,逯亚峰3. 地形急变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研究——以大渡河流域为例[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12-. |
[7] |
李金桓1,2,3, 刘守江1,2,3,*, 余宇首1, 王自豪1,2, 陈曦1,2. 安宁河谷云南松种群年龄结构及点格局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35-. |
[8] |
葛晓敏, 周旭, 陈水飞, 胡亚萍, 郑笑, 丁晖*.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养分归还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61-. |
[9] |
姜晓彤1, 徐智广1, 刘婷2, 严芳1,*. 温度和硝氮浓度对漂浮型铜藻的生理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69-. |
[10] |
李金婕1, 陈扬1, 和育超2,*, 张彩彩1,3,*, 黄志旁1,3,4. 镰果杜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78-. |
[11] |
马智媛1, 祝明建1,*, 栾博2. 基于ESV和电路理论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网络搭建[J]. 生态科学, 2025, 44(3): 8-. |
[12] |
曾怡娟1, 向昆仑2,*, 王刚3, 张柳红4, 李俊杰5, 邓玉娇2, 徐杰2. 2000—2021年广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3): 74-. |
[13] |
祁闻1,2,3, 陈克龙2,3,*, 李琳2,3, 李炎坤1,2. 模拟增温对青海湖高山嵩草夏季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97-. |
[14] |
刘艺璇1, 杨玉筝1, 黄浩1, 郭先华1,2,*, 詹惠文1, 张子薇1, 刘倩辰1. 基于FLUS模型的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模拟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3): 212-. |
[15] |
罗赵慧1, 2, 王一超1, 2, 朱璐平1, 2, 张晓君1, 2, 裴金铃1, 2, 杨晓1, 2, 王欣1, 2, . 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3): 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