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镰果杜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
李金婕1, 陈扬1, 和育超2,*, 张彩彩1,3,*, 黄志旁1,3,4
|
1.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大理 671003
2.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怒江 671400
3. 云岭滇金丝猴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大理 671003
4. 大理大学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云南省创新团队, 大理 671003
|
|
|
摘要 研究不同生活史阶段典型高山树线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成因, 能够加深对树线区域物种形成和维持机制的理解。在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 hm2镰果杜鹃种群的动态监测样地, 编制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结果表明: (1) 镰果杜鹃种群为衰退型, 中树个体数占种群总数量的比例最大, 为71%, 其次是成树和幼树, 占比分别为17%和12%。镰果杜鹃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 死亡率和消失率均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 幼树更新能力最强, 死亡率最低; (2) 成树和中树在0—50 m的尺度上分别呈显著随机和聚集分布, 幼树在22—47 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 其他尺度均呈随机分布模式; (3) 幼树和中树、中树和成树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幼树和成树呈不相关关系, 说明中树和幼树通过集群效应增强抵御外界干扰能力, 同时成树对中树具有庇护作用。
|
|
|
引用本文: |
李金婕1, 陈扬1, 和育超2,*, 张彩彩1,3,*, 黄志旁1,3,4. 镰果杜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78-.
|
|
|
|
链接本文: |
http://www.ecolsci.com/CN/Y2025/V44/I3/178 |
[1] |
张文文1,2, 李俊伟2, 李婷2, 朱长波2, 张博2, 苏家齐2, 陈素文2,*. 紫外线照射培养用水对海萝孢子萌发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 |
[2] |
陈阳1, 舒波1,2,*, 张睿智2. 四川凉山彝族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9-. |
[3] |
李小聪1, 2, 3, 4, 司浩宇1, 2, 3, 4, 李静尧5, 邱开阳1, 2, 3, 4, *, 张硕1, 2, 3, 4, 黄业芸1, 2, 3, . 贺兰山不同植被类型凋落物-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异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 生态科学, 2025, 44(3): 30-. |
[4] |
魏海英1, 王博1, 黎一阳2, 张维1,*.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的龄级结构及动态对坡向的响应[J]. 生态科学, 2025, 44(3): 84-. |
[5] |
唐勇波1,*, 丰娟2,龚国勇2, 彭涛3. 非负矩阵分解的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 生态科学, 2025, 44(3): 63-. |
[6] |
刘延国1, 李景吉2, 邹强3,*,逯亚峰3. 地形急变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研究——以大渡河流域为例[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12-. |
[7] |
李金桓1,2,3, 刘守江1,2,3,*, 余宇首1, 王自豪1,2, 陈曦1,2. 安宁河谷云南松种群年龄结构及点格局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35-. |
[8] |
葛晓敏, 周旭, 陈水飞, 胡亚萍, 郑笑, 丁晖*.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养分归还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61-. |
[9] |
姜晓彤1, 徐智广1, 刘婷2, 严芳1,*. 温度和硝氮浓度对漂浮型铜藻的生理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69-. |
[10] |
马智媛1, 祝明建1,*, 栾博2. 基于ESV和电路理论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网络搭建[J]. 生态科学, 2025, 44(3): 8-. |
[11] |
曾怡娟1, 向昆仑2,*, 王刚3, 张柳红4, 李俊杰5, 邓玉娇2, 徐杰2. 2000—2021年广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3): 74-. |
[12] |
祁闻1,2,3, 陈克龙2,3,*, 李琳2,3, 李炎坤1,2. 模拟增温对青海湖高山嵩草夏季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3): 197-. |
[13] |
刘艺璇1, 杨玉筝1, 黄浩1, 郭先华1,2,*, 詹惠文1, 张子薇1, 刘倩辰1. 基于FLUS模型的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模拟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3): 212-. |
[14] |
罗赵慧1, 2, 王一超1, 2, 朱璐平1, 2, 张晓君1, 2, 裴金铃1, 2, 杨晓1, 2, 王欣1, 2, . 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3): 40-. |
[15] |
张蔷1,2, 李令军1,2,*, 鹿海峰1,2, 刘保献1,2, 赵文慧1,2, 李琪1,2, 秦丽欢1,2, .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北京城市绿地动态特征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3): 5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