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77—2018年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
高帆1, 彭祚登1,* , 徐鹏2 |
1.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2. 国家林业局, 天然林保护办公室, 北京 100714 |
|
|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受森林资源动态消长的影响, 简便有效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可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和生态GDP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耦合第七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间全国各省份森林面积、蓄积和同时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价值量的监测数据, 构建最优评估模型, 预评估不同清查时期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1)反映森林资源特征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协同关系的最优评估模型为y=aS+bV+c。(2)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其中第五次清查期间, 各项指标增长率波动较大, 介于40.50%—139.26%; 价值量各项指标呈上升趋势, 各项占总价值量比重的波动较小, 其中涵养水源所占比重最大, 介于40.30%—40.79%, 再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23.76%—32.27%, 剩余各项依次为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和积累营养物质。(3)第九次清查期间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达3564.17 ×108元·a–1, 相当于该省当年GDP的24.07%。通过评估得到贵州省森林提供生态服务的潜力较大, 尤其体现在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释氧等方面。
|
|
|
[1] |
马才学1, 杨蓉萱1, 柯新利1,*, 马智宇2, 张超正1, 唐兰萍1. 城市扩张背景下生态用地格局与生态效率的多尺度关联分析[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 |
[2] |
李佳1, 王明果2,3, 王云川1, 詹顺1, 段平1,*. 顾及无人机影像点云特征的绿地信息分类方法[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1-. |
[3] |
黄丽媛, 张宏梅*. 基于游客视角的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分析[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9-. |
[4] |
熊露露, 邓小红, 姬拉拉, 王健健*. 不同氮素添加频率模拟氮沉降对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2, 41(5): 28-. |
[5] |
冯永宏1, 苟琪2,3, 刘任涛2,3,*, 罗雅曦2, 常海涛2, 张静1, 蒋嘉瑜2,3. 不同沙障材料对固沙林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分布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2, 41(5): 35-. |
[6] |
章妮1,2, 杨阳1,2, 陈克龙2,3,*. 模拟增温对青海湖河源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2, 41(5): 46-. |
[7] |
朱满乐, 韦宝婧, 胡希军*, 吴家荣, 李芮芝, 任哲民. 基于MaxEnt模型的濒危植物丹霞梧桐潜在适生区预测[J]. 生态科学, 2022, 41(5): 55-. |
[8] |
代林玉, 肖时珍*, 邰治钦, 闫伟.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土壤磁学文献计量分析[J]. 生态科学, 2022, 41(5): 63-. |
[9] |
罗火林1, 陈兴惠1, 肖汉文1, 陈衍如1, 刘环1, 卢建2, 黄文辉2, 熊冬金1, 杨柏云1,*. 多花兰传粉生物学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5): 72-. |
[10] |
路丽宁1, 张定海1,*, 李功麟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固沙灌木的冠幅预测模型[J]. 生态科学, 2022, 41(5): 81-. |
[11] |
徐智超1, 温璐1,*, 张雪峰2, 宋洁1, 王立新1. 基于生态足迹的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评价[J]. 生态科学, 2022, 41(5): 90-. |
[12] |
达清珍1,2,崔东1,2,*, 张雨露1,2, 赵阳1,2, 尼加提·卡斯木1,2, 刘淑琪1,2. 新疆伊犁不同林龄野苹果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性[J]. 生态科学, 2022, 41(5): 98-. |
[13] |
康舒, 穆怀中*. 基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城市化质量评估方法优化与实证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05-. |
[14] |
林远, 许晴宜, 萧倩雯, 邓碧松, 陈小梅*. 广州市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分析[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14-. |
[15] |
杨期和1,2, 廖金盛1,2, 杨和生1,2, 况伟1,2. 粤东七目嶂自然保护区桫椤群落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5): 12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