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从木榄叶片超微结构所受的影响评估外来种拉关木的化感作用 |  
					| 1.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厦门 361102 2. 河口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漳州 363105
 |  
						|  |  
					
						| 
								
									| 
											
                        					 
												
													
													    |  |  
													    | 摘要 探讨外来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扩张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为其入侵风险评估提供参考。通过室内栽培试验测定拉关木根、枝、叶、果的水浸液不同质量浓度(0.1 g·mL–1、0.5 g·mL–1)对我国乡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gymnorhiza)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关木根、叶、果的水浸液低浓度(0.1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的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紧密排列在细胞壁周围,线粒体结构保持完好; 而在拉关木枝的水浸液低浓度(0.1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叶肉细胞内的液泡轻微皱缩,出现轻微的质壁分离现象。拉关木枝、果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叶片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的淀粉粒变多,变大,线粒体内部结构出现降解;拉关木根的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部分叶绿体结构受到破坏,但线粒体结构基本保持较好;而在拉关木叶的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木榄叶片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保持完好,表明拉关木叶水浸液对木榄幼苗的化感抑制作用弱。本研究中拉关木各器官高浓度(0.5 g·mL–1)水浸液对木榄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化感作用强弱顺序为:枝>果>根>叶。 |  |  
															| 关键词 :
																																																																外来种, 
																																																																	拉关木, 
																																																																	木榄, 
																																																																	超微结构, 
																																																																	化感作用 |  
															|  |  
													
														
															| 
																																																																																																										
																					| [1] | 周亮, 王秀丽, 林娴慧, 刘可鑫, 卢昌义. 拉关木小苗在白骨壤林内及林缘生长实验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4): 1-6. |  
																					| [2] | 肖晗, 王璐畇, 赵旻, 陈琪, 段舜山. 海菖蒲浸提液对锥状斯氏藻的抑制效应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3): 21-26. |  
																					| [3] | 袁着耕, 刘影, 邵华, 赵金雨,赵玉,胡云霞. 不同生长期入侵植物刺苍耳的化感作用[J]. 生态科学, 2017, 36(6): 107-113. |  
																					| [4] | 程巍, 仲波, 徐良英, 杜林方, 孙庚. 不同年龄瑞香狼毒的根水提液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4 种常见植物的化感作用[J]. 生态科学, 2017, 36(4): 1-11. |  
																					| [5] | 邰凤姣, 朱珣之, 韩彩霞, 张弛, 邵华. 外来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4): 71-78. |  
																					| [6] | 李军, 王瑞龙. 入侵植物肿柄菊叶片凋落物化感潜力的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6): 100-104. |  
																					| [7] | 孙志伟, 邱丽华, 段舜山, 蔡卓平, 李卓佳, 文国樑 . 化感作用抑制有害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5, 34(6): 188-192. |  
																					| [8] | 胡洋, 王艳红, 温国胜, 沈莉芹, 吴爱平. 基质不同灭菌条件下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4): 21-25. |  
																					| [9] | 余琦殷1, 宓春荣1, 邢韶华1*, 李晖2.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组成分析[J]. , 2012, 31(6): 646-651. |  
																					| [10] | 孙志伟1, 田斐1, 安民2, 段舜山1*. 红树植物木榄有机溶剂提取物对球形棕囊藻的抑制效应[J]. , 2012, 31(3): 245-251. |  
																					| [11] | 孙志伟1, 段璐洋2, 周静韵1, 田斐1, 安民3, 段舜山1*. 红树植物干粉和新鲜组织水提物对两种赤潮藻的化感抑制效应[J]. , 2012, 31(2): 109-114. |  
																					| [12] | 陆伟进*, 蒋霞敏, 段雪梅, 姜小敏, 杜雪星. 细角螺卵子发生的细胞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J]. , 2012, 31(2): 173-181. |  
																					| [13] | 李贵生1, 赵振云1, 赖新强2. 乌龟脑细胞辐射损伤的研究[J]. , 2011, 30(4): 436-440. |  
																					| [14] | 田广红1, 李玫2*, 杨雄邦1, 廖宝文2, 何克宏1, 唐虹1. 珠海淇澳岛几种红树植物引种的初步研究[J]. , 2010, 29(4): 362-366. |  
																					| [15] | 王淑英, 岳永德*, 汤锋, 魏琦, 喻谨, 王进, 姚曦. 竹叶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J]. , 2010, 29(3): 221-2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