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石家庄 050024 |  
						|  |  
					
						| 
								
									| 
											
                        					 
												
													
													    |  |  
													    | 摘要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是目前地理学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河北省是典型的复杂生态区, 资源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且生态问题突出, 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别对河北省内三个生态区及河北省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度量, 结果表明: 1) 2006—2014 年, 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差水平, 但综合得分呈波动上升趋势, 生态环境状态逐步好转; 2) 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 坝上高原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分较高, 山地生态区次之, 平原生态区承受生态压力较大, 人地相互作用强度较高, 生态环境状态最差; 3) 三个生态区生态环境时间特征明显, 从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生物灾害、食物保障度以及社会生态系统六个方面分析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原因。 |  |  
															| 关键词 :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复杂生态区, 
																																																																	河北省 |  
															|  |  
													
														
															| 
																																																																																																										
																					| [1] | 贺清云, 李慧平, 欧阳晓.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及模拟预测[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82-. |  
																					| [2] | 谌凯, 吴思聪, 张世文, 陈家乐, 兰鸿超, 缪伟伟, 葛畅, 沈强.  矿业废弃地复垦耕地多目标质量评价体系与应用[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90-. |  
																					| [3] | 胡其玉, 陈松林.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58-. |  
																					| [4] | 姜田亮, 张恒嘉, 石媛媛, 王雅云. 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需水评价研究——以民勤县为例[J]. 生态科学, 2019, 38(4): 63-70. |  
																					| [5] | 赵海凤, 李仁强,赵芬,刘丽香,赵苗苗,徐明. 生态环境大数据发展现状与趋势[J]. 生态科学, 2018, 37(1): 211-218. |  
																					| [6] | 陈雅如, 肖文发.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7, 36(6): 213-221. |  
																					| [7] | 姜海峰, 安裕伦, 周旭, 许幼霞, 余晓芳. 2000—2015 年间贵州省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J]. 生态科学, 2017, 36(5): 170-176. |  
																					| [8] | 蔡振饶, 李玉红, 李旭东. 贵阳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5): 196-203. |  
																					| [9] | 王琼, 卢聪, 李法云, 范志平.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的河流生境质量评价方法——以清河为例[J]. 生态科学, 2017, 36(4): 185-193. |  
																					| [10] | 陈志芬. 面向贵州省南部新城规划的生态敏感性评价[J]. 生态科学, 2017, 36(2): 113-118. |  
																					| [11] | 关军洪, 郝培尧, 董丽, 李雄.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7, 36(2): 193-200. |  
																					| [12] | 宋慧敏, 薛亮. 渭南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测与评价[J]. 生态科学, 2016, 35(6): 91-97. |  
																					| [13] | 王瑾, 程炯, 李铖. 快速城市化下广州市天河区水塘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 生态科学, 2016, 35(5): 183-193. |  
																					| [14] | 杨滨娟, 黄国勤. 稻田冬种绿肥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6, 35(5): 214-219. |  
																					| [15] | 毕君, 王超, 尤海舟. 基于温室气体清单的河北省森林碳汇量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4): 113-1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