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及模拟预测 |  
						|  |  
					|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长沙 410081 |  
						|  |  
    					|  |  
						|  |  
						|  |  
					
						| 
								
									| 
											
                        					 
												
													
													    |  |  
														| 文章导读 |  
														|  |  
													    | 摘要  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特征为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长江中游城市群28 个城市为研究对象,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2006—2017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空演变规律, 同时运用LSTM深度学习模型预测2018—2022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城市群—城市”的多重视角下,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 长沙、武汉、南昌3 个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具有带动性作用;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形成以武汉、长沙、南昌三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空间结构。空间格局表现出空间异质性, 尚未形成一体化的耦合协调空间格局; 预测结果表明2018—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有所提升, 但整体提升速度较慢; 大部分城市耦合协调度延续了增长的趋势, 升级为初级以上的协调发展等级。   |  |  
															| 关键词 :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深度学习, 
																																																																	长江中游城市群 |  
															| Abstract: |  
															| Key words:
																																																	  |  
															|  |  
															|  |  
															| 基金资助: |  
													
														
															| 
																																																																																																										
																					| [1] | 欧惠, 戴文远, 黄万里, 黄康, 徐乙文.  基于“三生空间”的福建省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3): 71-. |  
																					| [2] | 王珞珈, 董晓峰, 刘星光, 尹辉. 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协调关系的定量研究——以敦煌市为例[J]. 生态科学, 2017, 36(4): 194-20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