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首页   |   关于期刊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生态科学
  研究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
王静宜1, 2, 林育述3, 黄练忠3, 徐庆华3, 胡科3, 戴淑仪3, 陆龙威2, 欧阳磊2, 戴小华1, 赵平2,*
1. 赣南师范大学, 赣州 341000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510650
3. 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 东莞 523710
全文: PDF (1523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 但由于人为干扰, 目前仅有少量存在, 并且主要以次生常绿阔叶林的形式存在。因此了解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对于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为了解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按照 CTFS(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标准, 在该园的公园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建立了一个1600 m2(20 m × 80 m)的动态监测样地。以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 分析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 群落中DBH ≥1cm的木本植物一共867株, 属于24科33属36种, 其中壳斗科(Fagaceae)为主要优势种, 占总个体数40.25%。其中重要值≥1的物种共有21种, 占总个体数的93.66%, 重要值最大的三个种依次是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cc)、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cc)和小果核果茶(Pyrenaria macrocarpa)。在属的水平上, 热带区系成分占总属数的83.6%, 温带成分占16.7%。样地内所有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 群落自我更新良好。采用改进的M-Godron法判断群落稳定性, 曲线交点与稳定点之间的欧氏距离为20.591, 距离较大, 群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王静宜1
2
林育述3
黄练忠3
徐庆华3
胡科3
戴淑仪3
陆龙威2
欧阳磊2
戴小华1
赵平2
*
    
引用本文:   
王静宜1, 2, 林育述3, 黄练忠3, 徐庆华3, 胡科3, 戴淑仪3, 陆龙威2, 欧阳磊2, 戴小华1, 赵平2,*. 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J]. 生态科学, 2024, 43(6): 121-.
链接本文:  
 http://www.ecolsci.com/CN/Y2024/V43/I6/121
粤ICP备17056760号-3   版权所有 © 《生态科学》编辑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 邮编:510630 E-mail:ecolsci@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