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碱菌Alcaligenes sp. qz-1 对铬污染土壤中玉米生长和铬累积的影响研究 |
1.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
2. 中科院强磁场与离子束物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能源林研究中心, 合肥230031 |
|
|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铬(Cr2O72-)污染土壤中接种铬耐受细菌Alcaligenes sp. qz-1 对玉米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重以及铬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重金属铬(Cr2O72-) 胁迫(50 mg·kg–1, 100 mg·kg–1)下,玉米生长显著受到抑制(P<0.05)。与对照相比, 株高分别减少9.92%和18.97%, 茎粗分别降低了13.36%和14.24%, 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0.46%和13.25%。接种Alcaligenes sp. qz-1, 可以显著缓解重金属胁迫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P<0.05)。铬(Cr2O72-) 胁迫(50 mg·kg–1, 100 mg·kg–1)下, 接种Alcaligenes sp. qz-1 的植株与未接种的玉米植株相比, 株高分别增加了6.36%和10.91%, 茎粗分别增加了10.17%和8.01%, 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9.16%和2.64%。同时, 接种Alcaligenes sp. qz-1, 可显著提高玉米(尤其是根系部分)对土壤铬的吸收量, 吸收总量较未接种的增加13.9%—36.9%。综上所述, 接种Alcaligenes sp. qz-1 改善了铬(Cr2O72-)胁迫下玉米生长特性, 增加了玉米根部对铬(Cr2O72-)的吸收, 降低了铬(Cr2O72-)对玉米的毒害, 为该菌株进一步应用农田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
关键词 :
产碱菌,
16S rRNA 基因,
玉米,
叶绿素,
生物修复
|
|
[1] |
郜雅静, 李建华, 卢晋晶, 靳东升, 郜春花. 生物修复剂TF3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14-. |
[2] |
王茂伟, 周利, 高静思, 朱佳. 水体pH对伪鱼腥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3): 159-165. |
[3] |
方怡然, 薛立. 盐胁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 38(3): 225-234. |
[4] |
李文阳, 胡秀娟, 王长进, 韩坤龙.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苗期生长与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2): 51-55. |
[5] |
钱树玥, 王巧, 刘宁, 李全, 雷赵枫, 宋新章, 哀建国. 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杉木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5): 113-121. |
[6] |
张棋斐, 吴志峰, 解学通. 河口及近岸海域水体叶绿素浓度反演方法综述[J]. 生态科学, 2017, 36(5): 215-222. |
[7] |
李春, 刘卫国, 丁旭, 邹杰, 马建伟, 王凤凤, 林喆. 基于红边参数的芦苇叶绿素的反演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3): 66-73. |
[8] |
刘易见, 颜韦, 刘春辰, 张明泉, 王仁君. 蒽和镉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及叶绿素a、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4): 47-51. |
[9] |
张捷骏, 邓亚运, 陈斌斌, 邹定辉. 大气CO2 浓度升高对不同生长密度下蛎菜生理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3): 14-21. |
[10] |
魏小飞, 关保华, 刘正文. 背角无齿蚌对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1): 56-60. |
[11] |
雷玉新, 刘耀兴, 席银, 李文章. 水体中铁离子和氮磷比对藻类生长影响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1): 75-78. |
[12] |
马帅, 曲良, 李晓红, 唐学玺, 肖慧. 四种溢油分散剂对青岛大扁藻和小新月菱形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6): 9-15. |
[13] |
林静柔, 唐丹玲, 娄全胜. 超级台风“南玛都”对南海北部叶绿素a、温盐及溶解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4): 9-14. |
[14] |
于晓章, 乐东明, 任燕飞. 邻苯二甲酸酯在环境中的降解机制[J]. 生态科学, 2015, 34(4): 180-187. |
[15] |
程方奎, 严家平, 范廷玉, 谷得明, 沈昊男, 李国瑞.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景观水体叶绿素a 最佳提取条件研究[J]. 生态科学, 2014, 33(6): 1085-109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