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基于红边参数的芦苇叶绿素的反演研究 |  
					|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 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  
						|  |  
					
						| 
								
									| 
											
                        					 
												
													
													    |  |  
													    | 摘要 干旱区荒漠植物的叶绿素定量反演是动态监测、快速有效评估植物生物量及长势的有效方法。利用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仪FieldSpecPro3测定绿洲、盐碱地及沙漠3种生境内的芦苇高光谱值, 对高光谱数据一阶微分以及红边参数与叶绿素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 选取最佳红边参数建立经验估算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 并评估检验。模型显示, 三种生境下均为二项式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最佳, 检验精度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66、0.8672和0.7935, 均方根误差 RMSE (root-mean-square error)分别为2.3601、1.4112和2.800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检验精度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47、0.9331和0.8813, RSME分别为1.4010、0.9964和0.5559。结果表明, 利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估算的模型精确度显著提高, 可作为芦苇叶绿素高光谱反演的有效模型而使用, 为荒漠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光谱特征反演提供了借鉴, 为监测荒漠植物生长、产量估算及动态监测等提供可行的手段。 |  |  
															| 关键词 :
																																																																芦苇, 
																																																																	红边参数, 
																																																																	叶绿素含量, 
																																																																	反演模型 |  
															|  |  
													
														
															| 
																																																																																																										
																					| [1] | 陈琳, 张俪文, 刘子亭, 路峰, 颜坤, 韩广轩.  S2–和Na+胁迫下黄河三角洲高潮滩芦苇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响应[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75-. |  
																					| [2] | 张宏斌, 孟好军, 赵维俊, 高慧娟, 赵永宏. 黑河流域中游芦苇湿地土壤碳垂直分布特征[J]. 生态科学, 2016, 35(2): 123-127. |  
																					| [3] | 马帅, 曲良, 李晓红, 唐学玺, 肖慧. 四种溢油分散剂对青岛大扁藻和小新月菱形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6): 9-15. |  
																					| [4] | 叶小齐, 吴明, 邵学新, 李长明.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抑制四种植物扩散的化感潜力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6): 48-55. |  
																					| [5] | 张宏斌1, 孟好军1,2, 刘贤德1,2, 张芬琴3, 赵维俊1,2. 黑河流域中游水陆交错带湿地芦苇种群动态变化特征[J]. , 2012, 31(5): 500-506. |  
																					| [6] | 邓春暖1,2,3, 章光新2*, 潘响亮3. 莫莫格湿地芦苇生理生态特征对水深梯度的响应[J]. , 2012, 31(4): 352-356. |  
																					| [7] | 曾雯珺1,2, 刘秀2, 刘春花3, 陈国臣2, 廖宝文1*. 无瓣海桑与芦苇两种湿地系统对N、P净化作用比较[J]. , 2012, 31(1): 26-30. |  
																					| [8] | 王天鹅1,2, 林谨1, 王维奇1,2,3, 曾从盛1,2,3*. 闽江河口湿地植物与土壤灰分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 2010, 29(3): 268-273. |  
																					| [9] | 吴俊锋1,2, 杨海军1,2*. 有机螯合剂在芦苇富集转运铅中的作用[J]. , 2008, 27(5): 380-38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