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不同灌溉方式下秸秆还田对设施土壤碳、氮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山西, 太原 030031 |  
						|  |  
					
						| 
								
									| 
											
                        					 
												
													
													    |  |  
													    | 摘要 针对设施土壤C/N 比失调, 蔬菜产量下降的问题, 采用裂区设计大田试验, 研究了秸秆还田(S1)在水肥一体化 (FG)和膜下沟灌(FP)两种灌溉方式对设施土壤碳、氮及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肥一体化 (FG)灌溉方式下的秸秆腐解率相比膜下沟灌(FP)高出10.7 个百分点。在两种灌溉方式下, 秸秆还田均增加了0—20 cm、2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 FG 灌溉方式下分别增加了14.8%和12.4%; FP 灌溉方式下分别增加了12.4%和2.9%。秸秆还田与FP灌溉方式结合, 增加了0—200 cm 土壤剖面硝态氮淋洗的风险。秸秆还田均降低了0—20 cm 和20—40 cm 层次土壤的pH, FG 灌溉方式下分别降低了0.17 和0.10 个单位; FP 灌溉方式下均降低了0.02 个单位。无论是灌溉方式、秸秆还田还是两者的交互作用, 均极显著提高了黄瓜产量, 其中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结合秸秆还田的效果最好。 |  |  
															| 关键词 :
																																																																水肥一体化, 
																																																																	膜下沟灌, 
																																																																	秸秆还田, 
																																																																	设施土壤, 
																																																																	C/N 比 |  
															|  |  
													
														
															| 
																																																																																																										
																					| [1] | 黄臣臣, 曾芳霞, 吴攀, 张翅鹏, 陶秀珍.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污染土壤砷形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4): 42-47. |  
																					| [2] | 吕箫, 冯远娇, 王晓宜, 王建武. Bt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 38(3): 235-2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