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红花酢浆草光合模型适用性研究 |  
					|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充 637002 |  
						|  |  
					
						| 
								
									| 
											
                        					 
												
													
													    |  |  
													    | 摘要 以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为材料, 运用6 种光合模型拟合其光响应曲线和CO2 响应曲线并探讨了最佳适用模型, 为其生理生态研究和栽培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光响应曲线中, 直角双曲线改进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度最优, 拟合效果最佳, 由其计算出红花酢浆草叶片的光补偿点(LCP)为24.934 μmol·m–2·s–1, 饱和光强(LSP)为1445.083μmol·m–2·s–1; (2)CO2 响应曲线中, 指数改进模型精确度高, 拟合效果最好, 能准确地描述出红花酢浆草的CO2 响应曲线。指数改进模型计算出的CO2 补偿点(Г)为68.751 μmol·mol–1, 饱和CO2 浓度(Csp)为1253.773 μmol·mol–1; (3)红花酢浆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光合作用潜力很大, 但红花酢浆草属于耐阴植物, 不耐高温, 在进行人工栽培时应注意对其遮阴。 |  |  
															| 关键词 :
																																																																红花酢浆草, 
																																																																	光响应曲线, 
																																																																	CO2 响应曲线, 
																																																																	模型 |  
															|  |  
													
														
															| 
																																																																																																										
																					| [1] | 秦思思, 颜玉娟, 欧阳晟.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 GIS预测蜡梅适生域在中国的潜在分布[J]. 生态科学, 2020, 39(3): 49-. |  
																					| [2] | 边慧芹, 王雪梅 .  基于NDVI的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时空演变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3): 80-. |  
																					| [3] | 刘雨先, 王守梅, 龚熊波, 李博, 杨波.  基于3DLP指数的景观格局演变及预测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22-. |  
																					| [4] | 李泽坤, 任丽燕, 马仁锋, 刘永强, 姚丹.  基于效率视角的浙江省2030年碳排放配额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3): 201-. |  
																					| [5] | 张娟, 李剑萍, 王誉陶, 张翼, 井乐, 李建平. 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地生产潜力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82-. |  
																					| [6] | 杨秀平, 贾云婷, 张大成, 翁钢民, 侯玉君.  旅游环境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生态科学, 2020, 39(3): 221-. |  
																					| [7] | 师鹏飞, 李爽, 姜虎生, 马会强.  沈抚新城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J]. 生态科学, 2020, 39(2): 41-. |  
																					| [8] | 陈思斯, 刘想, 童鑫玥, 管毕财.  基于多模型集合预测尖萼红山茶物种分布[J]. 生态科学, 2020, 39(2): 58-. |  
																					| [9] | 郑欣, 程艳妹, 任彩凤, 周立志.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鄂尔多斯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 生态科学, 2020, 39(2): 95-. |  
																					| [10] | 李乐, 刘常富.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 39(2): 215-. |  
																					| [11] | 卫晓庆, 王涛, 李嘉霖, 程贇, 刘晓艺.  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18-. |  
																					| [12] | 朱增云, 阿里木江·卡斯木.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呼图壁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预测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36-. |  
																					| [13] | 单凌飞, 丁颖慧, 王双蕾, 张默实, 韩航, 石莎, 冯金朝*. 胡杨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光合作用及其光响应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6): 22-. |  
																					| [14] | 阿提姑·吐尔洪, 李新国*,李志, 刘彬,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新疆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土壤剖面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6): 53-. |  
																					| [15] | 王君, 杨晓梅, 隋立春, 康军梅, 王志华*. 西安市1995—2016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监测及景观格局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6): 8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