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西安市1995—2016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监测及景观格局分析 |  
						|  |  
					| 1.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3. 地理国情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54
 
 |  
						|  |  
    					|  |  
						|  |  
						|  |  
					
						| 
								
									| 
											
                        					 
												
													
													    |  |  
														| 文章导读 |  
														|  |  
													    | 摘要 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反演了西安市1995—2016年的植被覆盖度, 分析了西安市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并运用景观格局对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总体统计结果显示: 西安市1995年、2002年、2009年、2016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45.40%、50.03%、55.97%、59.42%, 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其中1995—2016年极低覆盖度面积减少了1427.9337 km2, 极高植被覆盖度面积增加了1252.9080 km2, 表明西安市自然生态环境明显转好。分区统计结果显示: 南部山区秦岭和渭河洪冲积平原的植被生长保持稳定; 沿山丘陵、黄土台塬区植被增长趋势显著; 植被退化主要发生在新的建城市区域和主要发展开发区。景观格局分析显示: 西安市在此20年间, 植被覆盖度的斑块密度和斑块数量呈上升趋势, 破碎化程度加大, 这不仅表明西安市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 同时也表明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向不利趋势方向发展。这提醒我们尽管西安市总体植被覆盖度变好, 但仍需要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密切关注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环境。 
 |  |  
															| 关键词 :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动态变化, 
																																																																	景观格局, 
																																																																	变化监测 |  
															| Abstract: |  
															| Key words:
																																																	  |  
															|  |  
															|  |  
															| 基金资助: |  
													
														
															| 
																																																																																																										
																					| [1] | 边慧芹, 王雪梅 .  基于NDVI的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时空演变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3): 80-. |  
																					| [2] | 刘雨先, 王守梅, 龚熊波, 李博, 杨波.  基于3DLP指数的景观格局演变及预测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22-. |  
																					| [3] | 张文静, 孙小银,单瑞峰, 刘飞.  1975—2018年南四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72-. |  
																					| [4] | 朱亚楠, 蒲春玲.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33-. |  
																					| [5] | 王慧玲, 吐尔逊·哈斯木.  生态输水前后台特玛湖生态环境变化探究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1): 93-. |  
																					| [6] | 朱增云, 阿里木江·卡斯木.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呼图壁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预测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36-. |  
																					| [7] | 张晓宁, 刘学录, 王全喜, 李晓丹, 徐亚男.  盐池县土地利用自然生态位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56-. |  
																					| [8] | 何云玲*, 熊巧利, 余岚, 屈新星, 闫文波. 基于NDVI云南地区植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65-. |  
																					| [9] | 林国敏, 蔡宏, 康文华, 吴愈锋, 王跃跃. 赤水河中上游坡景观特征动态变化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51-. |  
																					| [10] | 于倩茹, 徐煖银, 孙思琦, 郭泺. 鄂西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J]. 生态科学, 2019, 38(4): 119-128. |  
																					| [11] | 张韧璎,  刘学录. 天水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幅度效应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3): 80-89. |  
																					| [12] | 彭勃, 付永胜, 赵君凤, 周高峰. 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3): 90-99. |  
																					| [13] | 赵志刚.,余德, 何宁, 韩成云. 赣西三市热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 生态科学, 2019, 38(3): 174-181. |  
																					| [14] | 杜文杰, 龚建周, 胡月明, 赵冠伟. 珠江三角洲林地结构现状及景观梯度分异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2): 67-76. |  
																					| [15] | 王磊, 王杰, 付林, 林叶彬. 南充市辖区近15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1): 159-16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