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指山市金钟藤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海南海口 572299 |
|
|
摘要 在五指山市金钟藤生长区域内选取3 个样地对其分布格局进行野外调查分析。利用方差/均值比率法计算得到, A1 和A3 样地金钟藤种群呈集群分布, 而A2 样地金钟藤种群呈随机分布。此外, 通过聚集强度指数分析发现, A1、A3 样地金钟藤种群聚集强度指数I、m*/ x 、Iδ对1.0 的偏离程度明显, m*较大, 且K 值较小, 符合种群聚集分布特征。A2 样地金钟藤种群K 值较大, 其种群聚集强度指数I、m*/ x 、Iδ对1.0 的偏离程度不明显, 且m*较小, 符合种群随机分布特征。
|
|
关键词 :
金钟藤,
种群,
分布格局
|
|
[1] |
任泽楷, 杨礼香. 珍稀濒危植物绣球茜(Dunnia sinensis Tutcher)的生境特征和繁殖技术[J]. 生态科学, 2020, 39(3): 25-. |
[2] |
李富利, 彭晓昶, 王崇云, 彭明春, 谢映旭, 左艳洁. 基于无人机的昆明海口林场宽地坝林区植物群落建群种格局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3): 57-. |
[3] |
詹颖馨, 胡忠仁, 周赛霞, 张丽, 詹选怀, 彭焱松. 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种群的数量动态[J]. 生态科学, 2020, 39(1): 42-. |
[4] |
王宇, 武亚楠, 鄢郭馨, 张振明.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碱蓬混生群落空间点格局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1): 51-. |
[5] |
崔超, 顾晨, 谢燕锦, 魏万红, 殷宝法. 京杭运河邵伯高邮段栖息地破碎化对狗獾种群数量分布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1): 60-. |
[6] |
杨靖, 钟乾娟, 王崇云, 何明超, 张天碧, 吴天抗, 彭明春. 云南药山黄背栎种群不同海拔空间格局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11-. |
[7] |
席唱白, 迟瑶, 钱天陆, 盛彩英, 王结臣. 动物种群动态模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生态科学, 2019, 38(2): 225-232. |
[8] |
单玉梅, 温超, 陈海军, 张璞进, 晔薷罕, 木兰, 常虹, 孙海莲.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种群密度的季节性变化[J]. 生态科学, 2017, 36(6): 125-129. |
[9] |
刘亚琦, 刘加珍, 陈永金, 靖淑慧, 冯若昂, 毛甘霖.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柽柳灌丛的格局及结构动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1): 153-158. |
[10] |
王凯, 李坤明, 胡文靖, 邵君凤, 洋雯, 李敏. 附着基对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种群密度及水体化学要素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5): 194-199. |
[11] |
刘晓, 丛静, 卢慧, 蒋军, 李广良, 宿秀江, 王秀磊, 李迪强, 张于光. 典型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和环境解释[J]. 生态科学, 2016, 35(4): 125-133. |
[12] |
张克弟, 巨天珍, 任艺彬, 惠亚梅, 王继伟, 张建华. 宝天高速公路路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比较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4): 134-141. |
[13] |
钟青龙, 戴文龙, 项世亮, 王天厚, 汪承焕. 密度对三种莎草科植物克隆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1): 1-9. |
[14] |
王凯, 李坤明, 洋雯, 李敏, 吕德亮, 林强. 水体化学要素对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室内养殖种群密度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6): 105-110. |
[15] |
叶珍林, 周荣飞, 吴友贵, 袁留斌, 丁文勇. 浙江五岭坑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J]. 生态科学, 2015, 34(4): 37-4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