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宝天高速公路路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比较研究 |  
					| 1.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2.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 天水 741022
 |  
						|  |  
					
						| 
								
									| 
											
                        					 
												
													
													    |  |  
													    | 摘要 土壤微生物生态变化对于监测和分析重大工程之后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治理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宝天高速公路路域与林区(对照区)典型植被下的土壤微生物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结果如下: 1、路域土壤微生物总量在4.45×106cfu·g–1dw—1.21×1010 cfu·g–1dw 之间, 路域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多于对照区, 而真菌数量少于对照区; 路域土壤细菌和真菌种属组成均少于对照区; 功能菌数量如解钾硅酸盐细菌、有机磷分解菌以及固氮菌数量都低于对照区; 2、土壤微生物分布格局是距离道路路边由近及远, 微生物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呈增加趋势, 真菌数量呈减少趋势;3、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和功能菌与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率以及海拔相关。 |  |  
															| 关键词 :
																																																																微生物群落, 
																																																																	路域土壤, 
																																																																	分布格局, 
																																																																	宝天高速公路, 
																																																																	西秦岭 |  
															|  |  
													
														
															| 
																																																																																																										
																					| [1] | 何宏斌, 张钰薇, 程俊康, 贾戌禹, 辛国荣, 陈卫国. 冬闲期种植多花黑麦草对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55-161. |  
																					| [2] | 李靖宇, 张琇. 腾格里沙漠不同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17, 36(3): 36-42. |  
																					| [3] | 刘亚琦, 刘加珍, 陈永金, 靖淑慧, 冯若昂, 毛甘霖.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柽柳灌丛的格局及结构动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1): 153-158. |  
																					| [4] | 邰凤姣, 朱珣之, 韩彩霞, 张弛, 邵华. 外来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4): 71-78. |  
																					| [5] | 钱军, 邱明红, 杜尚嘉, 刘盛波, 吴挺佳, 苟志辉. 五指山市金钟藤种群分布格局分析[J]. 生态科学, 2016, 35(4): 97-101. |  
																					| [6] | 刘晓, 丛静, 卢慧, 蒋军, 李广良, 宿秀江, 王秀磊, 李迪强, 张于光. 典型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和环境解释[J]. 生态科学, 2016, 35(4): 125-133. |  
																					| [7] | 宋贤冲, 曹继钊,唐健, 邓小军, 覃祚玉. 猫儿山常绿阔叶林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J]. 生态科学, 2015, 34(6): 93-99. |  
																					| [8] | 范媛媛, 项俊, 刘亮, 方元平. 湖北省香果树自然种群分布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4): 52-56. |  
																					| [9] | 刘云华,吴毅歆,刘春明,何鹏飞,何月秋. 帽天山、蛟龙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Biolog-ECO 分析[J]. 生态科学, 2014, 33(6): 1047-1052. |  
																					| [10] | 陈秋菊, 夏伟, 唐红渠, 姜仕军*. 海南岛主要水系枯水期底栖硅藻群落特征及区系分析[J]. , 2013, 32(1): 1-7. |  
																					| [11] | 赵欣胜1,2*, 崔保山1, 孙涛1, 吕卷章3, 路峰3. 不同生境条件下中国柽柳空间分布点格局分析[J]. , 2011, 30(2): 142-149. |  
																					| [12] | 张建亮1,2, 李先垠2*, 韩文衡1,2, 吕仕洪2, 尤业明1,2, 焦继飞1,2. 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掌叶木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J]. , 2009, 28(6): 495-502. |  
																					| [13] | 曾巾*, 杨柳燕, 梁医, 黎嘉韵, 肖琳, 蒋丽娟. 南京玄武湖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 , 2008, 27(5): 351-356. |  
																					| [14] | 李俊生1, 宋延龄2, 张晓岚3. 甘肃河西小型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与水热分布的关系[J]. , 2005, 24(4): 330-33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