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典型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和环境解释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2.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3
3.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1
4. 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神农架 442421
5. 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保靖 416503 |
|
|
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 气候是影响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 但是对不同气候带内的形成机制关注较少。作者沿不同气候带选择了山西庞泉沟、山西历山、河南龙峪湾、湖北神农架以及湖南八大公山等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典型阔叶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CA 分析结果表明: 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从暖温带的山西庞泉沟保护区依次向南到亚热带的湖南八大公山保护区, 植物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呈增加的趋势。CCA 和Partial Mantel Test分析都表明, 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是影响不同气候带上植物分布的显著因子。此外, 影响暖温带庞泉沟和历山植物分布的环境因子还包括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 影响亚热带神农架和八大公山的环境因子还包括土壤湿度、pH 和土壤硫。因
此, 不同气候带上水热分配不均以及土壤养分存在的差异是影响不同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因素。
|
|
关键词 :
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分布格局,
形成机制
|
|
引用本文: |
刘晓, 丛静, 卢慧, 蒋军, 李广良, 宿秀江, 王秀磊, 李迪强, 张于光. 典型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和环境解释[J]. 生态科学, 2016, 35(4): 125-133.
|
|
|
|
链接本文: |
http://www.ecolsci.com/CN/Y2016/V35/I4/125 |
[1] |
李富利, 彭晓昶, 王崇云, 彭明春, 谢映旭, 左艳洁. 基于无人机的昆明海口林场宽地坝林区植物群落建群种格局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3): 57-. |
[2] |
李小芳, 张朝晖, 王智慧. 苔藓植物群落在重庆小寨天坑垂直梯度上的分布规律[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8-. |
[3] |
彭玉华, 谭长强, 郑威, 申文辉,黄小荣, 黄德诚, 何峰, 莫杨旺. 环境因子对广西红锥幼林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2): 90-. |
[4] |
杨浩, 韩维栋, 高秀梅*. 山椒子光合特性日变化与其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6): 92-. |
[5] |
魏楠, 赵凌平*, 谭世图, 赵芙蓉. 草地灌丛化研究进展 [J]. 生态科学, 2019, 38(6): 208-. |
[6] |
周婕, 苗一方, 方楷, 陈林, 杨志平, 董星凡, 张汉波. 紫茎泽兰内生真菌及其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 |
[7] |
李丽, 陈蜀江, 陈孟禹, 朱选, 来风兵, 贾翔, 李红军. 小莫合流域受创野苹果根萌数量特征的环境驱动力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8-24. |
[8] |
孟凡丽, 王立志, 宋红丽, 肖劲松, 邱如稚, 韩洪军. 红枫湖水体营养盐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2): 77-85. |
[9] |
凌慧, 赵旺, 王瑞旋, 黄晟, 刘晓靖, 吴开畅, 王江勇. 方斑东风螺养殖环境中细菌数量变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30-137. |
[10] |
习丹, 旷远文. 广州城郊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1): 226-232. |
[11] |
王瑶, 钱金平, 董建新.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肥力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6): 30-37. |
[12] |
朱冲冲, 李秋华, 陈文生, 何应, 肖晶. 贵州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31-138. |
[13] |
陈宇, 汪正祥, 杨其仁, 李亭亭, 田凯, 杨启池. 湖北崩尖子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及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5): 39-46. |
[14] |
罗连, 林石狮, 郝大庆, 余意, 凡强, 汤历, 廖文波. 广东丹霞山乌冈栎群落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4): 59-64. |
[15] |
李士超, 李亭亭, 汪正祥, 田凯, 陈宇, 彭乾乾, 熊斌梅. G-F 指数测度万朝山兽类物种多样性[J]. 生态科学, 2018, 37(4): 72-8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