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云南药山黄背栎种群不同海拔空间格局分析 |  
					| 1.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昆明 650091 
2. 云南省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昭通 654600 
3.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昆明 650034 |  
						|  |  
					
						| 
								
									| 
											
                        					 
												
													
													    |  |  
													    | 摘要 黄背栎(Quercus pannosa)是硬叶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之一, 具有较强的克隆萌生能力, 影响其种群更新和格局特征。通过对云南药山三个不同海拔(2900 m、3100 m、3300 m)的黄背栎种群分布格局展开调查, 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其不同海拔下克隆株与实生株的格局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克隆株和实生株的种群密度随海拔递减, 实生苗在低海拔地段占优势。黄背栎实生株与克隆株在高海拔地段呈集群分布, 实生株在小尺度下(0—1 m)集群分布, 随尺度的增大逐渐过渡到随机分布; 低海拔处克隆株与实生株的空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 高海拔小尺度下二者为正相关, 大尺度下呈负相关。 |  |  
															| 关键词 :
																																																																海拔, 
																																																																	克隆, 
																																																																	种群结构, 
																																																																	格局分析 |  
															|  |  
													
														
															| 
																																																																																																										
																					| [1] | 任泽楷, 杨礼香. 珍稀濒危植物绣球茜(Dunnia sinensis Tutcher)的生境特征和繁殖技术[J]. 生态科学, 2020, 39(3): 25-. |  
																					| [2] | 王宇, 武亚楠, 鄢郭馨, 张振明.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碱蓬混生群落空间点格局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1): 51-. |  
																					| [3] | 王玉莹, 沈春竹, 金晓斌, 鲍桂叶, 刘晶, 周寅康. 基于MSPA和MCR模型的江苏省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38-145. |  
																					| [4] | 周鑫, 黄治昊, 张孝然, 邢韶华. 京津冀地区自然植被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布局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1): 64-71. |  
																					| [5] | 黄海裙, 李晓红, 胡雪华, 周兵, 黄国勤. 短期增温对克隆植物剑叶金鸡菊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2): 22-26. |  
																					| [6] | 韦玉, 李熙萌, 桑卫国, 周芸芸, 冯金朝. 不同海拔高度矮嵩草的光合响应差异[J]. 生态科学, 2014, 33(6): 1160-1164. |  
																					| [7] | 梁旭方, 白小丽, 程炜轩, 何珊, 沈丹. 微囊藻毒素降解酶基因cDNA部分序列的克隆及检测分析[J]. , 2013, 32(2): 183-188. |  
																					| [8] | 刘悦, 张其中*, 崔淼. 鲈鱼IgM重链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J]. , 2013, 32(2): 218-223. |  
																					| [9] | 梁宏伟1,2, 黄光强3, 王玉兵2, 陈发菊2, 李凤兰1. 湖北长阳光叶珙桐群落结构研究[J]. , 2011, 30(3): 250-256. |  
																					| [10] | 王宁1,2*, 高艳1. 两种践踏胁迫下克隆整合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生长的影响[J]. , 2011, 30(2): 97-101. |  
																					| [11] | 姚煜, 梁旭方*, 王琳, 栾添, 刘理曼. 3种不同食性淡水鱼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Pi、Mu、Theta型cDNA序列的克隆分析及表达[J]. , 2010, 29(4): 324-331. |  
																					| [12] | 马少杰1,2, 付伟章2*, 李正才1, 孔维健1. 泰山南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梯度格局的比较[J]. , 2010, 29(4): 367-374. |  
																					| [13] | 边园琦1,2*, 邢鹏1, 李化炳1,2, 吴庆龙1. 贫营养湖泊花神湖和紫霞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分析[J]. , 2010, 29(2): 109-115. |  
																					| [14] | 张建亮1,2, 李先垠2*, 韩文衡1,2, 吕仕洪2, 尤业明1,2, 焦继飞1,2. 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掌叶木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J]. , 2009, 28(6): 495-502. |  
																					| [15] | 郑楠, 张华*, 武晶, 曹月. 辽宁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J]. , 2009, 28(6): 510-5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