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3S”技术的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析 |
1.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四川成都 610059
2. 成都理工大学生态资源与景观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59 |
|
|
摘要 运用“3S”技术对五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求达到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持续利用的目的。以2013 年Landsat-7 ETM 影像数据、DEM 图、保护区水文图、区位图为基础, 结合保护区植被类型及当地林业工作者的生产实践、研究成果,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影像解译方法, 根据统计所得到的特征指数数据可计算推导出景观异质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 优势度指数, 破碎度指数, 并结合保护区内猕猴的觅食、休憩等活动分析出自然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自然保护区在封山育林后保护较好, 人为干扰影响较少, 植被是控制保护区环境的主要成分。目前对于保护区来说植被恢复是封山育林后的重要任务。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将有利于促进保护区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 可进一步了解保护区景观格局和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 对于五台山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
|
|
关键词 :
景观格局,
多样性,
破碎度,
3S,
五台山
|
|
[1] |
刘雨先, 王守梅, 龚熊波, 李博, 杨波. 基于3DLP指数的景观格局演变及预测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22-. |
[2] |
刘鹏, 缪泸君, 贺磊, 孙志勇, 刘美娟, 张壹萱, 肖相元, 曾文昌, 王莉, 应钦. 江西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47-. |
[3] |
张文静, 孙小银,单瑞峰, 刘飞. 1975—2018年南四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72-. |
[4] |
朱亚楠, 蒲春玲.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33-. |
[5] |
佘婷, 田野. 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多样性对分解过程和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 39(1): 213-. |
[6] |
朱增云, 阿里木江·卡斯木.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呼图壁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预测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36-. |
[7] |
张晓宁, 刘学录, 王全喜, 李晓丹, 徐亚男. 盐池县土地利用自然生态位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56-. |
[8] |
徐玉洋, 李亭亭, 李果, 汪正祥, 杨启池, 林邦俊, 张贺贺, 李玲. 湖北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垂直分布格局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27-. |
[9] |
王君, 杨晓梅, 隋立春, 康军梅, 王志华*. 西安市1995—2016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监测及景观格局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6): 81-. |
[10] |
何林, 郭水良*, 熊源新. 应用MaxEnt模型预测濒危植物虾藓Bryoxiphium norvegicum在中国的分布范围[J]. 生态科学, 2019, 38(6): 46-. |
[11] |
廖彤晨, 尹健强, 李开枝*, 谭烨辉. 海洋浮游介形类的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90-. |
[12] |
周婕, 苗一方, 方楷, 陈林, 杨志平, 董星凡, 张汉波. 紫茎泽兰内生真菌及其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 |
[13] |
王田田, 孟小靖, 马沁沁, 雍彬, 苗玉志. 四川攀枝花地区印度块菌菌根根际土壤内可培养放线菌功能多样性[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27-. |
[14] |
林国敏, 蔡宏, 康文华, 吴愈锋, 王跃跃. 赤水河中上游坡景观特征动态变化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51-. |
[15] |
于倩茹, 徐煖银, 孙思琦, 郭泺. 鄂西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J]. 生态科学, 2019, 38(4): 119-1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