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壁虎色斑特征和疣粒的地理变异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南宁530023 |
|
|
摘要 动物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是动物对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适应的结果。大壁虎是我国名贵动物药材, 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具有分布范围广、分布地区不连续以及分布区内环境条件变化剧烈等特点。通过对广西、云南和越南的大壁虎进行深入调查, 采集大量样品分析后发现, 大壁虎随着分布区环境条件的不同, 其色斑特征和疣粒存在明显的差异: 分布在石山环境, 其体表光泽度较好, 斑点较小, 颜色较素净, 疣粒均为钝圆凸起; 而分布在土山(或橡胶林)环境,其体表光泽度较差或无光泽, 斑点较大, 颜色鲜艳醒目, 疣粒为锥状凸起或者钝圆凸起和锥状凸起两种。钝圆凸起的疣粒为白色, 而锥状凸起为桔黄色。这些结果表明可能是当地环境因子选择作用对大壁虎的色斑和疣粒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
|
关键词 :
蛤蚧,
形态变异,
适应,
环境因子
|
|
[1] |
李小芳, 张朝晖, 王智慧. 苔藓植物群落在重庆小寨天坑垂直梯度上的分布规律[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8-. |
[2] |
彭玉华, 谭长强, 郑威, 申文辉,黄小荣, 黄德诚, 何峰, 莫杨旺. 环境因子对广西红锥幼林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2): 90-. |
[3] |
杨浩, 韩维栋, 高秀梅*. 山椒子光合特性日变化与其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6): 92-. |
[4] |
何云玲*, 熊巧利, 余岚, 屈新星, 闫文波. 基于NDVI云南地区植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65-. |
[5] |
陶正凯, 荆肇乾*, 陈蕾, 陶梦妮, 王印. 基于胁迫影响的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84-. |
[6] |
李丽, 陈蜀江, 陈孟禹, 朱选, 来风兵, 贾翔, 李红军. 小莫合流域受创野苹果根萌数量特征的环境驱动力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8-24. |
[7] |
孟凡丽, 王立志, 宋红丽, 肖劲松, 邱如稚, 韩洪军. 红枫湖水体营养盐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2): 77-85. |
[8] |
凌慧, 赵旺, 王瑞旋, 黄晟, 刘晓靖, 吴开畅, 王江勇. 方斑东风螺养殖环境中细菌数量变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30-137. |
[9] |
孙梅, 田昆, 岳海涛, 刘强, 王志保. 石斛属植物叶片生物量与叶片养分含量间的关联进化[J]. 生态科学, 2019, 38(1): 1-8. |
[10] |
朱冲冲, 李秋华, 陈文生, 何应, 肖晶. 贵州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31-138. |
[11] |
黄晓敏, 卢昌义. 厦门海湾典型无瓣海桑人工种群特征和幼苗更新扩散现状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5): 1-6. |
[12] |
魏洪祥, 石俊艳, 王晓光, 王兴兵, 寇凌霄, 肖祖国, 宣明春, 刘勇. 卧龙湖浮游生物群落的演替、影响因子及其水质评价[J]. 生态科学, 2018, 37(1): 55-61. |
[13] |
蒋万杰, 欧晓岚,刘艳红. 北京松山油松当年生与往年生针叶光合生理特性[J]. 生态科学, 2018, 37(1): 121-127. |
[14] |
冯胜, 袁斌, 王博雯. 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的变化[J]. 生态科学, 2017, 36(6): 25-34. |
[15] |
李汝伟, 徐大鹏,刘强, 姚天舜, 赵淑江, 焦念志. 浙江近海海域浮游病毒和异养细菌的时空分布[J]. 生态科学, 2017, 36(5): 41-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