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分析 |
1. 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 杭州 311121
2. 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1121
3.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杭州 311121 |
|
|
摘要 基于Landsat TM/ETM+数据完成了我国30 个案例城市建设用地的遥感信息提取, 采用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实现了城市空间形态集聚程度的分析与评价, 以期阐明近年来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并为城市空间形态定量研究方法提供一定的技术手段。结果表明, 案例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基本上呈“单核”分布; 2000—2010 年间城市建设用地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 指数平均变化率为–5.80%, 即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的集聚程度表现为整体性下降的趋势。因而,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要特别注意城市用地过度扩展而引发的大分散和蔓延式扩张态势, 遏制城市空间失控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
关键词 :
城市形态,
Moran&rsquo,
s I,
集聚,
城市化
|
|
[1] |
何云玲, 张淑洁, 邓福英, 荣丽, 张林艳. 快速城市化地区昆明市“城—郊—乡”梯度土壤表层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7-. |
[2] |
贺清云, 李慧平, 欧阳晓.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及模拟预测[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82-. |
[3] |
谢念斯, 刘胜华. 广州市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3): 56-63. |
[4] |
杨晓娇, 王效科. 中国城市化速度区域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3): 36-44. |
[5] |
袁磊,闻珊珊, 杨昆. 快速城市化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建设适宜性分析—以昆明市呈贡区为例[J]. 生态科学, 2019, 38(1): 218-225. |
[6] |
陈希冀,郭青海,黄硕,杨一夫,孙艳伟,肖黎姗 . 厦门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调整与建设探讨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97-105. |
[7] |
江伟明, 潘睿聪, 罗传秀, 林媚珍. 城市空气花粉的研究进展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99-208. |
[8] |
宋光满, 韩涛涛, 洪岚, 张玲玲, 李晓波, 任海. 演替过程中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8, 37(2): 207-213. |
[9] |
肖骁, 李京忠, 韩彬, 逯承鹏, 薛冰. 东北老工业区植被覆盖度时空特征及城市化关联分析[J]. 生态科学, 2017, 36(6): 71-77. |
[10] |
杜乐山, 刘海燕, 徐靖, 张风春, 李俊生. 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双向影响综述[J]. 生态科学, 2017, 36(6): 233-240. |
[11] |
蔡振饶, 李玉红, 李旭东. 贵阳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5): 196-203. |
[12] |
张静超,戴明宏,王腊春,张红. 太原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6): 46-52. |
[13] |
王吉苹,吝涛,薛雄志. 基于系统动力学预测厦门水资源利用和城市化发展[J]. 生态科学, 2016, 35(6): 98-108. |
[14] |
杨昆, 贺磊, 许乃中, 周雯, 张玉环. 柳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4): 148-156. |
[15] |
唐尧, 宋瑜, 谢俊杰. 2000—2010 年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变化特征分析[J]. 生态科学, 2016, 35(3): 134-13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