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森林效益计量及经济评价
马秀芳, 林媚珍*, 谢双喜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 510006
Forest benefit measure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MA Xiu-fang, LIN Mei-zhen, XIE Shuang-xi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摘要 引用统计年鉴资料和其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并参照森林资源调查、水利、气象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广东省森林各类效益值(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产量),通过等效益物替换和货币置换法进行“产品”的转换和量纲统一,得出广东省森林年总效益为2.3681×1010 元,其中,生态公益效益2.0376×1010 元,占总效益的86%,生态公益效益中,涵养水源3.1197×109 元,防止土壤侵蚀6.0109×109 元,土壤改良2.6300×109 元,大气净化8.3867×109 元,森林景观游憩2.2900×108 元;经济效益3.3050×109 元,占总效益的14%。森林生态公益效益与经济效益比为6.1:1,该值与海南相同;与我国大部分地区接近,如黑龙江、湖南、黔东南;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和其他国家相差较远。
关键词 :
森林效益 ,
计量 ,
评价 ,
广东省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and other data from scientific article,together wth relative data provided by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hydraulic,meteoologic departments,the paper estimates the various forest benefit values of Guangdong Province,including visible and invisible Products.Transferring the "products" to currency value using equivalent replacement of beneficial proucts for currency and standdard dimension,the total value is 2.3681×1010 yuan.
Key words :
Forest benefits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Guangdong Province
收稿日期: 2006-10-25
基金资助: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J1-C0336);广州市教育局科技项目(2021)
引用本文:
马秀芳, 林媚珍*, 谢双喜. 广东省森林效益计量及经济评价[J]. , 2006, 25(5): 408-411.
MA Xiu-fang, LIN Mei-zhen, XIE Shuang-xi. Forest benefit measure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 2006, 25(5): 408-411.
链接本文:
http://www.ecolsci.com/CN/Y2006/V25/I5/408
[1] 邓宏海.1985.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J].林业科学,21(1):61-67.
[2] 戴广翌.1998.对森林游憩价值经济评价的研究[J].林业经济,2:63-71.
[3] 粟娟,蓝盛芳.2000.评估森林综合效益的新方法-能值分析法[J].世界林业研究,13(1):32-37.
[4] 罗晓华,向成华.2006.森林生态效益研究现状[J].四川林业科技,27(2):42-45.
[5] 肖寒,欧阳志云,赵景柱,等.2000.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11(4):481-484.
[6] 任海,黄平,张倩媚,等.2002.广东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57-59.
[7] 广东省统计局.2005.广东省统计年鉴2005[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9
[8] 薛春泉,林俊钦,叶金盛,等.2005.广东省森林生态状况与建设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1(2):55-59.
[9] 潘军.2006.黔东南州森林效益计量及经济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31(2):62-66.
[10] 广东省人民政府.2006.转发国务院批转国家林业局关于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意见的通知(粤府
[2006] 26号)[J].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11:2.
[11] 茅于轼,唐杰.2002.商品林业发展中的产权和税费问题[J].管理世界,7:75-88.
[12] 彭达,张红爱,杨加志,等.2006.广东省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布规律初探[J].广东林业科技,22(1):56-59.
[13] 广东森林编辑委员会.1990.广东森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1.
[14] 周晓峰,蒋敏元.1999.黑龙江省森林效益的计量!评价及补偿[J].林业科学,35(3):97-102.
[15] 王志新,牟长城,韩燕茹.2002.吉林省森林效益的经济评价[J].吉林林业科技,31(4):43-47.
[16] 黄小黎,张声才.2002.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J].热带地理,22(2):121-124.
[17] 邓宏海.1985.森林生态效能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J].林业科学,21(1):62-67.
[18] 程漱兰.1999.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8-41.
[19] 韩维栋,高秀梅,卢昌义,等.2000.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J].生态科学,19(1):40-46.
[20]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s Committee.2001.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Intangible Assets[M].Beccles and London:William Clowes Limited.179.
[1] 该数据引自广东省林业局2006年2月7日发布的《广东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概况》
[1]
岳泽伟, 李向义, 李磊, 林丽莎, 刘波, 曾凡江. 氮添加对昆仑山高山草地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
[2]
王燕鑫, 李瑞平, 李夏子, 王思楠, 石玉芬. 融合Kriging算法的河套灌区ET估算方法评价 [J]. 生态科学, 2020, 39(2): 8-.
[3]
谭洁, 董俐, 周卫军, 谭雪兰, 刘沛.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分异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10-.
[4]
谌凯, 吴思聪, 张世文, 陈家乐, 兰鸿超, 缪伟伟, 葛畅, 沈强. 矿业废弃地复垦耕地多目标质量评价体系与应用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90-.
[5]
刘朱婷, 郭庆荣, 刘花, 徐丹. 基于Landsat影像的广东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及其变化评价 [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19-.
[6]
姜田亮, 张恒嘉, 石媛媛, 王雅云. 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需水评价研究——以民勤县为例 [J]. 生态科学, 2019, 38(4): 63-70.
[7]
秦亚情, 李升峰. 南京滨江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旅游资源提升对策 [J]. 生态科学, 2019, 38(4): 150-157.
[8]
吴芮欣, 马会强, 支天一, 初兆娴, 李爽, 石珍瑜, 韩泽治. 两种幼龄乔木修复林下土壤改良及植被多样性研究 [J]. 生态科学, 2019, 38(3): 71-79.
[9]
赵力, 廖彤, 汤泽平,崔星怡, 黎华寿. 500 kV国安输变电工程穿越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影响与生态保护调查分析 [J]. 生态科学, 2019, 38(3): 107-115.
[10]
周静, 万荣荣.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209-216.
[11]
赵云飞, 洪苗苗, 欧延升, 黄政, 张洋洋, 汪霞. 青藏高原东部山地草地土壤碳、氮、磷元素计量特征 [J]. 生态科学, 2018, 37(5): 25-32.
[12]
赵强, 李秀梅, 高倩, 熊丹, 邹春辉.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J]. 生态科学, 2018, 37(4): 188-194.
[13]
侯志华, 马义娟, 贾宇平. 太原市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J]. 生态科学, 2018, 37(4): 204-210.
[14]
柳思, 张军, 田丰, 杨峰. 2005—2014 年疏勒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J]. 生态科学, 2018, 37(3): 114-122.
[15]
王松, 陈红, 刘清, 许江娟, 张国, 王在照. 汉城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水质关系 [J]. 生态科学, 2018, 37(2): 1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