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帽天山、蛟龙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Biolog-ECO 分析 |  
						| 刘云华1,吴毅歆1,2,刘春明1,何鹏飞1,何月秋1,2,* |  
					| 1.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中心, 昆明 650201 2. 微生物菌种筛选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昆明 650217
 |  
						|  |  
					
						| 
								
									| 
											
                        					 
												
													
													    |  |  
													    | 摘要 利用Biolog-ECO 技术, 研究了澄江县帽天山和蛟龙潭磷矿区修复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 帽天山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明显高于蛟龙潭, 土壤微生物群落种类亦相对较丰富, 而蛟龙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相对较丰富。两地区对6 类碳源的优先利用顺序也不同, 帽天山地区依次为: 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碳水化合物类、胺类、酚酸类、羧酸类碳源; 蛟龙潭地区依次为: 氨基酸类、碳水化合物类、多聚物类、酚酸类、羧酸、胺类碳源。两地区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也存在差别: 帽天山以利用多聚物类, 碳水化合物类, 氨基酸类和胺类为主要碳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其主要类群; 蛟龙潭以利用多聚物类, 酚酸类, 氨基酸类和胺类为主要碳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其主要类群。 |  |  
															| 关键词 :
																																																																土壤微生物群落, 
																																																																	碳源利用, 
																																																																	主成份分析, 
																																																																	丰富度指数, 
																																																																	代谢能力 |  
															|  |  
													
														
															| 
																																																																																																										
																					| [1] | 何宏斌, 张钰薇, 程俊康, 贾戌禹, 辛国荣, 陈卫国. 冬闲期种植多花黑麦草对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55-161. |  
																					| [2] | 邰凤姣, 朱珣之, 韩彩霞, 张弛, 邵华. 外来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4): 71-78. |  
																					| [3] | 姜泽群, 阿不都拉?阿巴斯, 艾尼瓦尔?吐米尔. 阿尔泰山温泉沟森林公园地衣区系的比较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1): 92-97. |  
																					| [4] | 宋贤冲, 曹继钊,唐健, 邓小军, 覃祚玉. 猫儿山常绿阔叶林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J]. 生态科学, 2015, 34(6): 93-9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