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可培养富脂海洋微藻的生物多样性 |
1. 广东医学院 化学教研室, 湛江 524023
2. 广东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湛江 524023
3. 广东医学院 湛江市环北部湾海洋微生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湛江 524023 |
|
|
摘要 从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20°10′–20°27′N, 109°50′–109°24′E)潮间带采集海水和泥沙样品, 用f/2-medium 培养液富集培养其中的海洋微藻, 采用基于96 孔板的“稀释分配”结合“微吸管剔除”的方法分离培养海洋微藻, 采用微藻形态学观察、18S rDNA 序列分析及其系统进化树构建的方法分析鉴定分离培养的藻株, 采用尼罗红染色法检测和分析海洋微藻细胞中的脂质。目的就是要分析研究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可培养富脂海洋微藻的生物多样性, 为富脂海洋微藻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结果分离、培养、鉴定并储藏了118 株海洋微藻(Genbank 登录号为KU561102 ~ KU561219),含48 个种, 分布于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和定鞭金藻门(Haptophyta) 3 个门的6 纲、22 目、24 个科、28 个属。其中, 有37 株为富脂微藻, 含22 个种, 分布于硅藻门和绿藻门2 个门的4 纲、11 目、12 个科、16 个属; 优势属为双眉藻属(Amphora), 含22 株,占分离培养藻株的18.6%; 含脂量最高的种群为辐节藻属(Stauroneis), 含Stauroneis anceps,
Stauroneis gracilior, 和2 株Stauroneis kriegeri, 共4 株海洋微藻。这表明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可培养的富脂海洋微藻的物种丰富多样, 可能是发掘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柴油的理想资源。
|
|
关键词 :
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海洋微藻,
稀释分离技术,
生物多样性,
富脂,
尼罗红染色法
|
|
[1] |
佘婷, 田野. 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多样性对分解过程和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 39(1): 213-. |
[2] |
何林, 郭水良*, 熊源新. 应用MaxEnt模型预测濒危植物虾藓Bryoxiphium norvegicum在中国的分布范围[J]. 生态科学, 2019, 38(6): 46-. |
[3] |
于佳骏, 段钰涵, 刘科赛, 刘细霞, 侯建军, 李运涛. 湖北黄石典型水域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1): 137-142. |
[4] |
余小林, 韩文斌, 周友兵, 申国珍, 徐文婷, 谢宗强. 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川金丝猴通道设计[J]. 生态科学, 2018, 37(4): 97-104. |
[5] |
王立竹, 于晓鹏, 管杰然, 叶诺楠, 商天其, 伊力塔. 浙江缙云县公益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动态分析[J]. 生态科学, 2018, 37(4): 147-153. |
[6] |
尼玛曲珍, 张玺, 谭坤, 鲁闯, 王国严, 徐阿生, 罗建.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群落生态位特征[J]. 生态科学, 2018, 37(3): 51-58. |
[7] |
赵轻舟, 王艳芬, 崔骁勇, 郝彦宾, 余志晟. 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8, 37(3): 204-212. |
[8] |
王超, 尹炜, 贾海燕, 雷俊山, 徐建锋. 滨岸带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8, 37(3): 222-232. |
[9] |
周艳飞, 刘章勇, 李大勇, 覃孔华, 杨梅. 农田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J]. 生态科学, 2017, 36(4): 244-248. |
[10] |
蔡卓平, 吴皓, 刘伟杰, 刁盼盼, 骆育敏, 段舜山. 海洋微藻响应重金属复合胁迫的生理生态学机制[J]. 生态科学, 2017, 36(3): 216-219. |
[11] |
粟丽, 黄梓荣, 陈作志. 榕江下游流域夏秋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 生态科学, 2017, 36(2): 9-14. |
[12] |
李伟, 孙宝娣, 崔丽娟, 赵欣胜, 马琼芳, 雷茵茹, 康晓明. 基于双分界二分式的莫莫格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评价[J]. 生态科学, 2017, 36(1): 48-54. |
[13] |
曾献春, 郑李娟, 葛风伟, 安登第, 费莹莹. 新疆石油污染土壤苯并(a)芘降解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4): 79-85. |
[14] |
栾晓睿, 周子程, 刘晓, 岳明. 陕西省外来植物初步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4): 179-191. |
[15] |
帅春燕, 支崇远. 南极硅藻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6, 35(3): 210-21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