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广西北部湾市售贝类麻痹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  
					| 1. 广西师范学院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宁530001 2. 广西科学院 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 南宁530007
 3. 暨南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广州 510632
 |  
						|  |  
					
						| 
								
									| 
											
                        					 
												
													
													    |  |  
													    | 摘要 2014 年9—11 月对广西北部湾市售双壳经济贝类进行采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麻痹性贝毒(PSP)毒素含量及毒素组成, 评价其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采集于北海、东兴、防城港、涠洲岛4 个市场的16 种市售贝类中均检出麻痹性贝毒, 毒素含量为0.24—290.10 μg STXeq·100 g1, 检出率100%。毒素成分包括GTX 类、STX 类和C类。其中, dcGTX2、C2、GTX4 三者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73%、52%、42%。涠洲岛采集的波纹巴非蛤与防城港采集的紫贻贝PSP 含量高于联合国规定的麻痹性毒素警戒标准, 分别是警戒标准的3.6 倍和1.02 倍, 样品总超标率达6.06%。贝类消化腺和贝肉均检出PSP,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建议食用贝类时, 去除腺体以降低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风险。总的来说, 广西北部湾PSP 染毒情况不容乐观, 亟需加强监控。 |  |  
															| 关键词 :
																																																																广西北部湾, 
																																																																	双壳经济贝类, 
																																																																	麻痹性贝毒, 
																																																																	高效液相色谱 |  
															|  |  
													
														
															| 
																																																																																																										
																					| [1] | 程杏安, 郑子昭,蒋旭红, 洪丹丹, 高梓娟, 赖子尼. 珠江三角洲水域底泥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分析[J]. 生态科学, 2015, 34(3): 59-64. |  
																					| [2] | 冷科明1,吴霓2,杜克梅2,邓国群2,江天久2*. 粤西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特征分析[J]. 生态科学, 2013, 32(5): 558-563. |  
																					| [3] | 胡霞, 莫创荣*, 周云新, 李小明, 李彦. 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承载力评价[J]. , 2013, 32(4): 480-486. |  
																					| [4] | 周孝治1, 陈菊芳1*, 聂湘平2, 江天久1. 三氯异氰尿酸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归趋的研究[J]. , 2007, 26(4): 361-366. |  
																					| [5] | 向军俭, 唐琦, 罗辉武, 江天久, 邓宁, 唐勇, 杨红宇, 凌钦婕. 抗麻痹性贝毒素GTX2,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J]. , 2005, 24(2): 132-135. |  
																					| [6] | 徐轶肖1, 江天久1*, 冷科明2. 深圳海域养殖牡蛎卫生质量状况(Ⅱ)——农药、微生物及麻痹性贝毒的含量与评价[J]. , 2004, 23(3): 215-2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