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风“威马逊”对东寨港红树林灾害程度影响因子分析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州 510520 |
|
|
摘要 2014 年7 月18 日, 一场自1973 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的最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海南, 台风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同时也对海岸带红树林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台风后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选取样地, 利用样方法对风灾给红树林不同群落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 了解红树林群落受灾程度的影响因子。调查结果表明, 木麻黄较红树林群落受灾严重; 而红树林群落中, 海莲、无瓣海桑折树与倒树比例较大, 而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较小;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 红树林群落枝叶损失率与其株高、冠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此外, 红树林群落在本次台风中受灾害的程度还与林分密度, 群落结构等存在显著的关系。
|
|
关键词 :
红树林群落,
台风,
灾害,
影响因子
|
|
[1] |
范洪旺, 滕臻, 许克福. 城市绿地土壤呼吸研究综述[J]. 生态科学, 2018, 37(5): 210-216. |
[2] |
巫明焱, 何兰, 税丽, 董光, 程武学. 基于MaxEnt 模型的藏雪鸡在中国适宜生境的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3): 176-183. |
[3] |
陈永林, 孙永光, 康婧, 齐玥, 张爱明, 柴超前. 不同尺度下红树景观格局与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异及表征关系[J]. 生态科学, 2017, 36(6): 98-106. |
[4] |
林静柔, 唐丹玲, 娄全胜. 超级台风“南玛都”对南海北部叶绿素a、温盐及溶解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4): 9-14. |
[5] |
许建新, 侯晓丽, 薛立. 冰雪灾害对粤北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3): 85-89. |
[6] |
姚毅, 刘艳红*, 胡耀升, 郭文霞, 司继跃, 张声凯, 李双君, 杨林, 张静, 曲红. 珙桐一年生苗光合特性的研究[J]. , 2012, 31(4): 384-389. |
[7] |
欧晓昆, 柳小康, 张志明*, 王文礼, 施雯, 冯欣. 生态交错带宽度判定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 2011, 30(1): 88-96. |
[8] |
杨少红1, 邹文涛2*, 尹光天2, 李荣生2, 杨锦昌2. 广东顺德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影响因子[J]. , 2010, 29(5): 427-431. |
[9] |
范海燕*, 吕信红, 詹晓燕, 刘臣辉. 扬州城市生态系统影响因子分析[J]. , 2010, 29(4): 390-394. |
[10] |
王天鹅1,2, 林谨1, 王维奇1,2,3, 曾从盛1,2,3*. 闽江河口湿地植物与土壤灰分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 2010, 29(3): 268-273. |
[11] |
杨勇1,2, 王云鹏1*, 杨静学1,2. 利用MODIS数据评估冷冻灾害对广东植被的损害[J]. , 2009, 28(6): 543-547. |
[12] |
钟瑜1,2, 黄良民1*. 海洋微型和微微型浮游生物的区域分布与影响因素[J]. , 2008, 27(3): 179-185. |
[13] |
潘刚, 段舜山*, 徐宁. 海洋赤潮水色遥感技术研究进展[J]. , 2007, 26(5): 460-465. |
[14] |
陈浩如, 孙丽华, 王肇鼎, 严岩.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及其影响因子*[J]. , 2004, 23(4): 299-30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