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喀什市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研究 |  
					| 1.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4 2.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乌鲁木齐 830054
 |  
						|  |  
					
						| 
								
									| 
											
                        					 
												
													
													    |  |  
													    |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合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基本框架, 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 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 分析建设用地、林地、草地、耕地、水域、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和变化过程, 对近20 年来喀什市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和生态敏感性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1990—2010 年间喀什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较快的地类分别是草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 林地和建设用地每年以1.58%和1.87%的速度在增加。草地、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每年以2.42%、1.36%、1.81%和1.04%的速度在减小。城市高敏感区和不敏感区面积由1990年的22.79 km2、113.76 km2 增加到2010 年的58.40 km2 和125.95 km2, 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反而中敏感区和低敏感区面积由1990 年的30.21 km2、121.76 km2 减小到2010 年的15.54 km2、88.63 km2, 呈现逐年减小的变化特征。 |  |  
															| 关键词 :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敏感性, 
																																																																	喀什市, 
																																																																	GIS |  
															|  |  
													
														
															| 
																																																																																																										
																					| [1] | 秦思思, 颜玉娟, 欧阳晟.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 GIS预测蜡梅适生域在中国的潜在分布[J]. 生态科学, 2020, 39(3): 49-. |  
																					| [2] | 李煜东, 臧传富, 陈相龙.  淮河流域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04-. |  
																					| [3] | 严军, 王婷, 秦珏.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马鞍山江心洲生态敏感性定量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24-. |  
																					| [4] | 胡其玉, 陈松林.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58-. |  
																					| [5] | 徐亚男, 刘学录, 李晓丹, 李尚泽, 张一达. 祁连山东段生态敏感性对景观动态变化的响应[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60-. |  
																					| [6] | 张丽芳, 冉丹阳, 张鑫, 李伟健, 杨存建, 倪静. 基于GIS的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评价[J]. 生态科学, 2019, 38(4): 202-208. |  
																					| [7] | 蒋斋, 孙小银, 刘飞, 单瑞峰, 樊玉娜, 丛文翠. 1975—2015年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3): 201-210. |  
																					| [8] | 孙思琦, 郭泺, 薛达元. 重庆市巫山县土地利用格局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J]. 生态科学, 2019, 38(1): 176-185. |  
																					| [9] | 袁磊,闻珊珊, 杨昆. 快速城市化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建设适宜性分析—以昆明市呈贡区为例[J]. 生态科学, 2019, 38(1): 218-225. |  
																					| [10] | 李洁华, 周平, 张林林, 程伟文 . 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变化规律分析与预测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45-51. |  
																					| [11] | 杨志鹏, 许嘉巍,冯兴华, 郭蒙, 靳英华, 高雪娇. 基于 InVEST 模型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的影响研究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39-147. |  
																					| [12] | 周汝波, 林媚珍,吴卓,龚建周. 珠江西岸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75-183. |  
																					| [13] | 何建华, 詹皖欣, 黄俊龙. 基于GIS 的武汉市生态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5): 131-139. |  
																					| [14] | 侯志华, 马义娟, 贾宇平. 太原市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J]. 生态科学, 2018, 37(4): 204-210. |  
																					| [15] | 季军民, 刘庆广, 王爱. 合肥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响应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3): 91-9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