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TM 影像的沈阳市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1. 辽宁大学环境学院, 沈阳 110036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 110016 |
|
|
摘要 利用1992 年和2013 年Landsat TM 数据, 在遥感与GIS 平台支持下, 采用景观格局和梯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沈阳市城市化进程中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1992—2013 年, 沈阳市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明显, 城镇用地增长10.97%, 农业用地减少9.95%, 水体、道路、绿地变化幅度较小。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有所下降, 斑块密度、边界密度、Shannon 多样性均有所下降, 蔓延度升高。在样带梯度分析中, 以斑块密度为基础的几种景观指数能检测出城市化梯度和程度不断向郊区递减, 在空间上, 呈现出农村-城乡交错带-城市-城乡交错带-农村的变化特征,在时间上, 中心城区的景观破碎化降低, 城乡交错带景观破碎化升高。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为了解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形态、结构和生态过程提供依据和参考。
|
|
关键词 :
城市化,
景观格局变化,
梯度分析,
景观指数,
沈阳市
|
|
[1] |
何云玲, 张淑洁, 邓福英, 荣丽, 张林艳. 快速城市化地区昆明市“城—郊—乡”梯度土壤表层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7-. |
[2] |
贺清云, 李慧平, 欧阳晓.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及模拟预测[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82-. |
[3] |
杨晓娇, 王效科. 中国城市化速度区域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3): 36-44. |
[4] |
谢念斯, 刘胜华. 广州市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3): 56-63. |
[5] |
杜文杰, 龚建周, 胡月明, 赵冠伟. 珠江三角洲林地结构现状及景观梯度分异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2): 67-76. |
[6] |
袁磊,闻珊珊, 杨昆. 快速城市化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建设适宜性分析—以昆明市呈贡区为例[J]. 生态科学, 2019, 38(1): 218-225. |
[7] |
陈希冀,郭青海,黄硕,杨一夫,孙艳伟,肖黎姗 . 厦门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调整与建设探讨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97-105. |
[8] |
江伟明, 潘睿聪, 罗传秀, 林媚珍. 城市空气花粉的研究进展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99-208. |
[9] |
胡艳, 杨瑞.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特征分析[J]. 生态科学, 2018, 37(3): 184-188. |
[10] |
肖骁, 李京忠, 韩彬, 逯承鹏, 薛冰. 东北老工业区植被覆盖度时空特征及城市化关联分析[J]. 生态科学, 2017, 36(6): 71-77. |
[11] |
杜乐山, 刘海燕, 徐靖, 张风春, 李俊生. 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双向影响综述[J]. 生态科学, 2017, 36(6): 233-240. |
[12] |
蔡振饶, 李玉红, 李旭东. 贵阳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5): 196-203. |
[13] |
张静超,戴明宏,王腊春,张红. 太原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6): 46-52. |
[14] |
李佩伶,刘艳芳,李庆玲,危小建.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湖北平原、湖南丘陵、贵州高原多尺度景观指数筛选[J]. 生态科学, 2016, 35(6): 53-61. |
[15] |
王吉苹,吝涛,薛雄志. 基于系统动力学预测厦门水资源利用和城市化发展[J]. 生态科学, 2016, 35(6): 98-10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