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研究分析 |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兰州 730000
2. 墨尔本大学澳中水资源研究中心, 墨尔本 维多利亚 3010 |
|
|
摘要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也是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 对这一地区河流健康的研究, 可为生态系统的管理与恢复等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见解。因此, 确定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可快速监测与检测其健康状况的生态指标,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诊断与预测, 随时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河流健康的定义与评价内涵、评价指标研究态势为根本, 在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的生态系统特征、河流关键生态环境机理及表现、社会-生态-文化系统长期相互影响的基础上, 从水资源、植被、物理化学特性、社会经济等方面出发, 提出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健康评价的关键控制性指标。
|
|
关键词 :
河流,
河流健康,
河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
|
[1] |
李煜东, 臧传富, 陈相龙. 淮河流域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04-. |
[2] |
陈孟禹, 贾翔, 陈蜀江, 侯博展, 刘逸豪, 黄铁成, 闫志明. 叶尔羌河流域胡杨春尺蠖发生期遥感预测[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45-. |
[3] |
谌凯, 吴思聪, 张世文, 陈家乐, 兰鸿超, 缪伟伟, 葛畅, 沈强. 矿业废弃地复垦耕地多目标质量评价体系与应用[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90-. |
[4] |
刘雨薇, 田伊林, 张振兴, 李昆, 任艳利, 赵玉, 崔东, 刘影, 尚天翠, 高英志, 王璐, 杨海军*. 冰川及雪线后退对河流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99-. |
[5] |
秦亚情, 李升峰. 南京滨江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旅游资源提升对策[J]. 生态科学, 2019, 38(4): 150-157. |
[6] |
刘逸豪, 贾翔, 侯博展, 陈蜀江, 黄铁成, 来风兵. 叶尔羌河流域胡杨春尺蠖虫态发育节律对地表温度的响应[J]. 生态科学, 2019, 38(2): 119-129. |
[7] |
王鹏赫,赵成义,王丹丹,马晓飞 . 气候变化对叶尔羌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8. |
[8] |
豆明伟, 唐莉华, 徐翔宇, 杨大. 安徽省生态弹性力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84-190. |
[9] |
柳思, 张军, 田丰, 杨峰. 2005—2014 年疏勒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生态科学, 2018, 37(3): 114-122. |
[10] |
詹长根, 吴鼎, 杨如军. 广西能源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3): 131-137. |
[11] |
张满满, 于鲁冀, 张慧, 靖中秋. 基于PSR 模型的河南省水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5): 49-54. |
[12] |
刘勇丽, 刘录三, 汪星, 王瑜. 水生植物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7, 36(3): 207-215. |
[13] |
陈志芬. 面向贵州省南部新城规划的生态敏感性评价[J]. 生态科学, 2017, 36(2): 113-118. |
[14] |
吴大放, 姚漪颖, 刘艳艳, 刘毅华, 吴嘉欣. 广州市番禺区耕地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5): 160-168. |
[15] |
张宏斌, 孟好军, 赵维俊, 高慧娟, 赵永宏. 黑河流域中游芦苇湿地土壤碳垂直分布特征[J]. 生态科学, 2016, 35(2): 123-1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