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学科进入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行列 |  
						| 段舜山 |  
						|  |  
					
						| 
								
									| 
											
                        					 
												
													
													    |  |  
													    | 摘要 2002年伊始,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水生生物学科已正式进入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行列。暨南大学水生生物学科创建于1964年。当时,由留美博士、国际知名藻类学家樊恭炬先生和留英博士、着名鱼类学家廖翔华教授领衔申请,高教部批准成立了水生生物研究室。 |  |  
															| 关键词 :
																																																																水生生物, 
																																																																	重点学科, 
																																																																	暨南大学, 
																																																																	等学校, 
																																																																	水生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 
																																																																	水生经济动物, 
																																																																	水生态系统, 
																																																																	赤潮藻, 
																																																																	学科创建 |  
															| 收稿日期: 2002-02-25 |  
													
														
															| 
																																																																																																										
																					| [1] | 刘雨薇, 田伊林, 张振兴, 李昆, 任艳利, 赵玉, 崔东, 刘影, 尚天翠, 高英志, 王璐, 杨海军*. 冰川及雪线后退对河流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99-. |  
																					| [2] | 聂永康, 陈丕茂, 周艳波, 袁华荣, 冯雪, 李勇, 洪洁漳, 周治刚,黄泽强.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7, 36(4): 236-243. |  
																					| [3] | 孙志伟1, 段璐洋2, 周静韵1, 田斐1, 安民3, 段舜山1*. 红树植物干粉和新鲜组织水提物对两种赤潮藻的化感抑制效应[J]. , 2012, 31(2): 109-114. |  
																					| [4] | 李爱芬, 许忠能, 韩博平. 暨南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的办学思考[J]. , 2010, 29(6): 582-585. |  
																					| [5] | 付保荣1, 曹向宇2, 冷阳1, 顾继光3, 马汐平1, 李法云1, 杜麟1. 光合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影响[J]. , 2008, 27(2): 102-106. |  
																					| [6] | 周孝治1, 陈菊芳1*, 聂湘平2, 江天久1. 三氯异氰尿酸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归趋的研究[J]. , 2007, 26(4): 361-366. |  
																					| [7] | 鹿金雁, 李潇, 聂湘平*, 杨永涛.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和诺氟沙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J]. , 2007, 26(1): 55-58. |  
																					| [8] | William V. Sobczack1,2, 古滨河3. 林德曼的营养动力论及其在当前生态学研究中的意义[J]. , 2007, 26(1): 84-87. |  
																					| [9] | 顾笑迎1, 黄沈发2, 刘宝兴1, 吴健2, 吴建强2, 由文辉1*. 东风港滨岸缓冲带对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 2006, 25(6): 521-525. |  
																					| [10] | 王翔1, 聂湘平1*, 李凯彬2. 三氯异氰尿酸和环丙沙星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J]. , 2006, 25(2): 155-157. |  
																					| [11] | 王朝晖, 张玉娟, 曹宇, 谢隆初. 微囊藻毒素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J]. , 2006, 25(2): 188-191. |  
																					| [12] | 彭俊杰, 李传红, 黄细花. 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和特征*[J]. , 2004, 23(4): 370-373. |  
																					| [13] | 王莹1*, 陈冰2, 梁永禧2. 利用水生生物对SBR处理制药废水工艺效果的分析[J]. , 2002, 21(3): 254-25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