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种十字花科植物对土壤高浓度铀胁迫响应及富集特性研究 |
1.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 绵阳621000
2. 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621000 |
|
|
摘要 研究植物对的铀耐受性及其富集特性对修复铀污染土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外源施加铀浓度150 mg·kg–1 土壤环境中, 研究5 种十字花科(芥菜、小白菜、红油菜、花菜、白萝卜)植物在高浓度铀胁迫下的耐受性, 对铀的富集及提取特性, 并采用赋值法比较各植物的综合富集能力。结果表明: 高浓度铀条件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 其中白萝卜的耐受性最好;红油菜的地上部、地下部和单株铀含量最高分别为126.65 mg·kg–1(干重)、770.84 mg·kg–1(干重)、241.9 mg·kg–1(干重)。红油菜的单株富集系数最大为1.61, 白萝卜的铀积累量最大为0.24 mg, 且转运系数都小于0.5, 最大的白萝卜也只有0.42。通过综合评价分析, 红油菜的综合评价值最高, 在修复土壤铀污染方面具有潜在利用价值。
|
|
关键词 :
十字花科植物,
铀,
富集
|
|
[1] |
郜雅静, 李建华, 卢晋晶, 靳东升, 郜春花. 生物修复剂TF3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2): 114-. |
[2] |
刘政, 许中秋, 张鑫洁, 赵子荀, 冯凯, 吴秀萍, 张耀琴, 许晓岗. 刺楸年轮中重金属含量动态变化及富集特性[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28-. |
[3] |
美合日阿依·希尔亚孜旦, 玉米提·哈力克*, 阿不都艾尼·阿不里. 阿克苏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富集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6): 30-. |
[4] |
慕凯, 罗明良. 三里七湖水生植物重金属富集作用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3): 82-89. |
[5] |
杨期和, 张映菲, 麦嘉杰. 粤东铅锌尾矿区四种莎草的重金属富集特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1): 185-192. |
[6] |
聂亚平, 王晓维, 万进荣, 尹阳阳, 许温蓬, 杨文亭. 几种重金属(Pb、Zn、Cd、Cu)的超富集植物种类及增强植物修复措施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6, 35(2): 174-182. |
[7] |
胡天印, 谢佩君, 晏丽蓉, 李铭红, 乔云蕾. 菹草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J]. 生态科学, 2014, 33(6): 1182-1189. |
[8] |
陆慧贤, 徐永健*.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对海水中镉富集规律的研究[J]. , 2013, 32(4): 434-438. |
[9] |
付保荣, 张楠, 武暕*, 李楠, 张润洁, 惠秀娟, 李霞. 不同浓度纳米二氧化钛对大型溞的繁殖及富集和自净能力的影响[J]. , 2012, 31(6): 601-605. |
[10] |
董彬.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展望[J]. , 2012, 31(6): 683-687. |
[11] |
葛奇伟, 徐永健*, 孙彬, 戴广谱. 两种贝类养殖环境特征污染物的筛选方法研究[J]. , 2011, 30(6): 613-61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