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沉水植物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中TN 生态效应及模型研究 |  
					| 1.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1 2.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江苏 徐州221116
 3. 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1
 |  
						|  |  
					
						| 
								
									| 
											
                        					 
												
													
													    |  |  
													    |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构建水体营养盐和菹草生物量正交试验, 研究菹草从石芽萌发至菹草植株衰亡腐烂整个生命周期中, 对水体中TN 的生态效应, 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生态效应模型。研究表明: 在不同生物量菹草作用下, 富营养化水体中TN 含量是先下降后上升的一个周期式过程; 在相同营养水平条件下, 菹草对TN 的吸收量随菹草生物量的增大而依次递增, 而在相同生物量的前提下, 菹草对TN 的修复力存在一个最佳营养水平范围, 即13.95—20.56 mg·L–1 之间; 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生态效应模型分两部分: 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中TN 与时间关系模型以及菹草生态修复水体TN 限度理论模型, 通过这两个模型的构建可以为生产实践中菹草在生态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投放量和菹草的最佳收割时间提供有力依据, 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效保障。 |  |  
															| 关键词 :
																																																																沉水植物, 
																																																																	菹草, 
																																																																	生态效应, 
																																																																	模型 |  
															|  |  
													
														
															| 
																																																																																																										
																					| [1] | 秦思思, 颜玉娟, 欧阳晟.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 GIS预测蜡梅适生域在中国的潜在分布[J]. 生态科学, 2020, 39(3): 49-. |  
																					| [2] | 边慧芹, 王雪梅 .  基于NDVI的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时空演变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3): 80-. |  
																					| [3] | 刘雨先, 王守梅, 龚熊波, 李博, 杨波.  基于3DLP指数的景观格局演变及预测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22-. |  
																					| [4] | 王立志, 董彬, 宋红丽, 李宝, 安娟. 衰亡期黑藻与生长期菹草交替生长对水体磷迁移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60-. |  
																					| [5] | 李泽坤, 任丽燕, 马仁锋, 刘永强, 姚丹.  基于效率视角的浙江省2030年碳排放配额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3): 201-. |  
																					| [6] | 张娟, 李剑萍, 王誉陶, 张翼, 井乐, 李建平. 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地生产潜力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82-. |  
																					| [7] | 杨秀平, 贾云婷, 张大成, 翁钢民, 侯玉君.  旅游环境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生态科学, 2020, 39(3): 221-. |  
																					| [8] | 陈思斯, 刘想, 童鑫玥, 管毕财.  基于多模型集合预测尖萼红山茶物种分布[J]. 生态科学, 2020, 39(2): 58-. |  
																					| [9] | 郑欣, 程艳妹, 任彩凤, 周立志.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鄂尔多斯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 生态科学, 2020, 39(2): 95-. |  
																					| [10] | 李乐, 刘常富.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 39(2): 215-. |  
																					| [11] | 师鹏飞, 李爽, 姜虎生, 马会强.  沈抚新城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J]. 生态科学, 2020, 39(2): 41-. |  
																					| [12] | 卫晓庆, 王涛, 李嘉霖, 程贇, 刘晓艺.  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18-. |  
																					| [13] | 朱增云, 阿里木江·卡斯木.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呼图壁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预测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36-. |  
																					| [14] | 单凌飞, 丁颖慧, 王双蕾, 张默实, 韩航, 石莎, 冯金朝*. 胡杨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光合作用及其光响应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6): 22-. |  
																					| [15] | 阿提姑·吐尔洪, 李新国*,李志, 刘彬,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新疆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土壤剖面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6): 5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