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海地区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兰竹虹, 陈桂珠*, 廖岩, 彭逸生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510275
Biodiversity of Wetlad Plants in South China Sea
LAN Zhu-hong, CHEN Gui-zhu, LIAO Yan, PENG Yi-she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摘要 对南中国海地区湿地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范围包括浅水海域、潮间带滩涂、河口地带和三角洲冲积平原、三角洲基塘等湿地类型。基本弄清了南中国海湿地植物的生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南中国海湿地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调查表明,南中国海近海近岸湿地生境多样性复杂,物种丰富。主要生境类型有浅海水域湿地等13类;湿地高等植物的生态系统主要有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等6种;南中国海地区湿地共有高等植物179科,593属,829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Ⅱ级保护植物9种。
关键词 :
生物多样性 ,
湿地 ,
南中国海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investigation of biodiversity of wetland Plant in China along South China Sea was conducted.The This region has a complex diversity of wetland habitats,wetland plant species and wetland ecosystem.There are 13 main types of wetland habitats,6 main types of wetland ecosystem,712 species of wetland advanced plants belonging to 158 families and 454 genera.Among these plants,there are 3 and 9 species belong to first-grade State protection and second-grade State protection respectively.
Key words :
Biodiversity
Wetland
South China Sea
收稿日期: 2006-02-25
基金资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全球环境基金(GEF“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项目资助(UNEP/GEF/SCS/chi/Mou2d)
引用本文:
兰竹虹, 陈桂珠*, 廖岩, 彭逸生. 南中国海地区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J]. , 2006, 25(1): 13-16.
LAN Zhu-hong, CHEN Gui-zhu, LIAO Yan, PENG Yi-sheng. Biodiversity of Wetlad Plants in South China Sea. , 2006, 25(1): 13-16.
链接本文:
http://www.ecolsci.com/CN/Y2006/V25/I1/13
[1] 张莉.2002.论我国南海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对策[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2(2):13-17
[2] Talaue-McManus L.2000.Transboundary Diagnostic Analysis for the South China Sea[M].Bangkok:UNEP Press.21-32.
[3] 吴征镒.1991.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专辑[J].云南植物研究,4(增刊):1-139.
[4] 吴兆洪,秦仁昌.1991.中国蕨类植物科属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140-387.
[5] 仲铭锦,廖文波.1995.广东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及其特点[J].广西植物,15(1):18-25
[6] 苏志尧,张宏达.1994.广西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分分析[J].广西植物,14(1):3-10
[7] 张宏达.2001.南海植物区系的多样性[J].生态科学,20(1,2):1-10
[8] 刑福武,吴德邻,李泽贤.1994.我国南沙群岛的植物与植被概况[J].广西植物,14(2):151-156
[9] 宋朝枢,徐荣章,张清华编.1989.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20-480
[1]
王宇, 武亚楠, 鄢郭馨, 张振明.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碱蓬混生群落空间点格局分析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51-.
[2]
谢冬明, 温丽, 易青, 周国宏, 黄庆华, 陈家欣, 周杨明, 钱海燕. 基于景观尺度下的鄱阳湖湿地浅层土有机碳的空间特征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01-.
[3]
佘婷, 田野. 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多样性对分解过程和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213-.
[4]
何林, 郭水良*, 熊源新. 应用MaxEnt模型预测濒危植物虾藓Bryoxiphium norvegicum在中国的分布范围 [J]. 生态科学, 2019, 38(6): 46-.
[5]
于芳芳, 李法云*,贾庆宇. 温度和水分对辽河保护区典型湿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19, 38(6): 98-.
[6]
陶正凯, 荆肇乾*, 陈蕾, 陶梦妮, 王印. 基于胁迫影响的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研究进展 [J]. 生态科学, 2019, 38(6): 184-.
[7]
秦亚情, 李升峰. 南京滨江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旅游资源提升对策 [J]. 生态科学, 2019, 38(4): 150-157.
[8]
李翠, 王庆海, 陈超, 温海峰. 蔡家河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和土壤因子的关系 [J]. 生态科学, 2019, 38(3): 133-142.
[9]
周盛, 杨森, 鲍明霞, 杨阳, 李春林. 基于遥感反演预测“引江济淮”工程对菜子湖越冬水鸟栖息地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19, 38(1): 71-78.
[10]
任玉连, 陆梅, 范方喜, 彭淑娴. 高原湿地沼泽化草甸土壤真菌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J]. 生态科学, 2019, 38(1): 42-49.
[11]
于佳骏, 段钰涵, 刘科赛, 刘细霞, 侯建军, 李运涛. 湖北黄石典型水域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研究 [J]. 生态科学, 2019, 38(1): 137-142.
[12]
周静, 万荣荣.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209-216.
[13]
何春梅,童毅华,高常军. 南京城市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48-154.
[14]
李艳琼, 沈育伊, 黄玉清, 徐广平, 蒲高忠, 何成新, 王新桂, 莫凌.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分布差异与微生物活性特征 [J]. 生态科学, 2018, 37(4): 24-34.
[15]
杨帆, 李雁泽, 郭小雅, 于淑亭, 李捷, 黄建涛. 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类型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研究 [J]. 生态科学, 2018, 37(4): 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