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及其与藻类的关系
毕永红, 胡征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2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color and phytoplankton
BI Yong-hong, HU Zheng-yu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AS, Wuhan 430072, China
摘要 水色是水环境质量评价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不同的水色反映水质的营养状况;藻类群落是水体营养状况的生物表征,对水色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水色中的藻类优势种群及其作用,认为藻类优势种群是决定水色的主要生物因子;阐明了藻类与水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施肥改变水色的内在机理,水体营养状况决定了水体藻类群落结构进而决定不同的水色;并结合实践对如何判断不同藻类种群引起的不同水色提出了看法,同时对改变和调控水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论述,为相关生产和水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
水色 ,
藻类 ,
水质 ,
水体
Abstract :Watercolor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aquat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Watercolor was affected remarkably by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The effects of predominant algal species on watercolor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algae and watercolor were reviewed. The mechanism of fertilization affecting watercolor was also analyzed and regulating methods on watercolor were advised. Method on how to distinguish the predominant algae from different watercolor wa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o instruct the water management and relative aquatic industry.
Key words :
Water color
Algae
Water quality
收稿日期: 2005-02-25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课题KSCX2-SW-111资助.
[1] 王宪君.1991.虾池水色的观察与调节[J].齐鲁渔业,8(1):28-30.
[2] 姚宏禄.1996.综合养鱼高产池塘的浮游植物[J].中国水产科学,3(1):64-71.
[3] 王友亮,姚宏禄,吴乃薇等.1994.主养青鱼高产池塘的浮游植物与有机碎屑[J].水产学报,18(4):297-304.
[4] 任敬萍,赵进平.2002.二类水体水色遥感的主要进展与发展前景[J].地球科学进展,17(3):363-371.
[5] 卢敬让,李德尚,杨红生,等.1996.莱洲湾虾池养殖罗非鱼的静水围隔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的初步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6(1):56-63.
[6] 苏建国,张钥,许英.2002.培养淡水浮游硅藻所需的最适氮磷比[J].畜牧兽医杂志,21(1):11-13.
[7] 高健,何玉明.1991.蓝绿藻和池塘养殖[J].福建水产,20(2):15-18.
[8] 王桂春.2001.浅析微藻与池塘养殖的关系[J].苏盐科技,28(30):12-13.
[9] 杨芬.2002.藻类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技术研究及其进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1(3):47-49.
[10] 王桂芹,黄权.2001.可利用微藻及其应用研究现状[J].北华大学学报,2(6):529-533.
[1]
李佳静, 刘威, 邓培雁. 柳江流域不同水文季节水质对附生硅藻群落的影响研究 [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0-.
[2]
张敏, 李令军, 赵文慧, 郭逍宇, 许金浩, 王鑫龙, 赵文吉. 洋河水质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J]. 生态科学, 2019, 38(4): 77-84.
[3]
彭勃, 付永胜, 赵君凤, 周高峰. 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19, 38(3): 90-99.
[4]
周静, 苟婷, 张洛红, 蓝郁, 马千里, 梁荣昌, 赵学敏 . 流速对不同浮游藻类的生长影响研究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75-82.
[5]
付保荣, 刘梦琦, 张润洁, 张楠, 任婧. 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对鲤鱼养殖水质及其生长特性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18, 37(5): 146-151.
[6]
李菲菲,褚淑祎,崔灵周,肖继波. 沉水植物生长和腐解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J]. 生态科学, 2018, 37(4): 225-230.
[7]
王超, 尹炜, 贾海燕, 雷俊山, 徐建锋. 滨岸带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J]. 生态科学, 2018, 37(3): 222-232.
[8]
姜歆, 柯志新, 向晨晖, 李佳俊, 谭烨辉, 黄良民. 大亚湾夏季和冬季超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及环境调控 [J]. 生态科学, 2018, 37(2): 1-10.
[9]
王松, 陈红, 刘清, 许江娟, 张国, 王在照. 汉城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水质关系 [J]. 生态科学, 2018, 37(2): 114-123.
[10]
王琼, 王善祥, 范志平, 李法云. 土地利用方式和社会经济对大伙房水库上游河流水质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18, 37(2): 153-161.
[11]
徐少林, 李慧明, 顾杨亮, 韩博平. 广东省大沙河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J]. 生态科学, 2017, 36(5): 18-26.
[12]
王雪平, 闵敏, 孙雅婷, 范漪, 余在旺, 贺美. 储存温度与时间对市售饮用矿泉水和纯净水有毒物质释放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17, 36(3): 15-22.
[13]
张洁, 杨娟. 三峡库区汛期浮游藻类与水质特征研究 [J]. 生态科学, 2017, 36(1): 55-63.
[14]
王小娇, 胡国成, 张丽娟, 杨剑, 陈棉彪, 黄楚珊. 广西刁江流域主要河流水质评价 [J]. 生态科学, 2016, 35(6): 128-135.
[15]
王凯, 李坤明, 胡文靖, 邵君凤, 洋雯, 李敏. 附着基对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 )种群密度及水体化学要素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16, 35(5): 19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