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期刊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下载中心
《生态科学》稿件写作提示
稿件格式模板(2019年新)
出版物标点符号用法
出版物数字用法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访问统计
2016年 35卷 6期
刊出日期:2016-11-25

综述
研究论文
综述
 
       研究论文
1 暖季型草坪草AMF 侵染与孢子密度季节动态研究
彭雪, 韩涛, 郭健桦, 何宏斌, 韩晓鸽, 黄丹, 胡文武, 辛国荣*
以广州地区常见暖季型草坪草(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 通过测定植物根系AMF 侵染率、根际土壤AMF 孢子密度以及土壤理化性质, 探讨AMF 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 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三种草坪草的根系AMF 侵染以菌丝侵染为主, 总体表现为夏季最高, 秋季和冬季次之, 春季最低, 囊泡侵染率较低, 很少丛枝侵染; (2)季节对根际土壤AMF 孢子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草坪草根际土壤孢子密度最大值多出现在夏季或冬季, 而春季和秋季则较低; (3)对于土壤因子, AMF 菌丝侵染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 而囊泡侵染率与电导率成显著正相关, 与全氮和全磷成极显著负相关; 对于气候因子, AMF 总侵染率和菌丝侵染率均与月均气温和月均降水成极显著正相关。
2016 Vol. 35 (6): 1-5 [摘要] ( 124 ) HTML (1 KB)  PDF (386 KB)  ( 591 )
6 一种基于多种微生物的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关颖,吴泳标,林奕云,张国霞,张胜卿

以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环境微生物专业菌种库中 25 个不同种属的菌株为材料, 根据菌株与有毒化合物反应的剂量效应关系、系统发育多样性以及对 2, 3, 5-三苯基四氮唑(TTC)响应稳定性的原则筛选了 10 株细菌和 1 株酵母菌作为受试菌。结合 96 孔板建立了一种稳定、灵敏的检测环境污染物急性毒性的微生物新方法, 该方法被命名为多种微生物平板毒性测试法 (Multispecies Plate for Toxicity testing, MTOXPlate)。 MTOXPlate 基于 11 个菌株菌体内脱氢酶活性, 活性大小 TTC 作为细胞活性指示, 污染物毒性由脱氢酶抑制率决定。新方法的最佳接种密度(OD600)是 1.0 稀释100 倍, 最佳指示剂 TTC 浓度为 0.1%, 最佳响应时间是 18 h, 稳定性较好, 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 RSD <1%。用本方法测试了 7 种化合物的急性毒性, 并与 Microbial Assay for Risk Assessment(MARA)方法作了比较。结果显示: 新方法 MTOXPlate与 MARA 有非常高的相关性(r=0.978, P<0.05), 灵敏度略高于 MARA 方法。

2016 Vol. 35 (6): 6-13 [摘要] ( 142 ) HTML (1 KB)  PDF (641 KB)  ( 541 )
14 温度变化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方婷轩,马增岭

近年来,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 在世界各地经常发生微囊藻水华, 并且因有些微囊藻品系能够产生毒素和异味物质, 从而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并威胁人类健康自然水体中的微囊藻水华通常由产毒品系和非产毒品系微囊藻共同引发, 并且很多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使蓝藻水华进一步扩张。研究铜绿微囊藻产毒品系 FACHB-905 (Microcystisaeruginosa FACHB-905)和非产毒品系 FACHB-469 (M. aeruginosa FACHB-469)在不同温度下适应 10 天后的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对强光胁迫耐受性的差异。结果发现两品系在 15 下都基本没有生长, 40 下甚至无法存活。而在 20 30 , 两品系的比生长速率均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到 35 , 其又开始降低。在 20 35 之间,铜绿微囊藻产毒品系 FACHB-905 比非产毒品系 FACHB-469 的比生长速率略高, 但是尚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 20 35 下适应 10 天后, 产毒品系 FACHB-905 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和暗呼吸速率(Rd)均显著高于非产毒品系 FACHB-469。将两品系转移至强光下(600 μmol·photons·m–2·s–1)照射 4 小时后, 两者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都显著降低, 但是产毒品系 FACHB-905 Fv/Fm 30 35 时显著高于非产毒品系 FACHB-469。总之, 在适应了不同温度梯度 10 天后, 非产毒品系 FACHB-469 相比, 产毒品系 FACHB-905 表现出较高的生长、光合作用潜能以及耐光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推测气候进一步变暖有可能使产毒品系微囊藻处于优势地位, 从而加剧其水华危害。

2016 Vol. 35 (6): 14-23 [摘要] ( 164 ) HTML (1 KB)  PDF (557 KB)  ( 1149 )
24 20002010 年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张彪,徐洁,谢高地,李庆旭
清楚认知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是优化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红线划定的重要前提。以 200020052010 SPOT 影像和园林绿地普查数据为基础, 综合利用 GIS 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 定量分析了北京市六环内绿色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特征。结果发现 20002010 年北京城市绿色空间面积减少 207 km2, 主要是大面积农田和水域被改变为城市建设用地; 56 环之间绿色空间被侵占现象明显, 4 环内绿色空间变化相对稳定; 绿色空间斑块数量(NP)和形状指数(SHAPE)均持续增大, 空间邻近度指数(MNN)、聚集度指数(AI)和结合度指数(COHESION)相对减小, 城市绿色空间破碎化趋势明显。该研究表明, 20002010 年城市化过程中北京城区绿色空间面积、组成及格局发生明显变, 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不应停留在简单的“点线面”几何学或美学的考量, 而需要重点关注增加立体绿量和优化空间格局以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功能。
2016 Vol. 35 (6): 24-33 [摘要] ( 121 ) HTML (1 KB)  PDF (3741 KB)  ( 443 )
34 不同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种群种间关系的影响
吴艳玲,吕世杰,刘红梅,卫智军

为了解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关联对的影响, 以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群为研究对象, 在苏尼特右旗附近的荒漠草原试验示范基地, 设置 3 个放牧强度试验处理(SA1SA2CK), 2013 8 对不同试验处理区种群存在状况和出现频率进行调查和统计, 旨在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关联关系。结果表明, 3 个植物种群出现频率受放牧强度影响的敏感程度表现为碱韭<无芒隐子草<短花针茅。重度放牧导致显著正相关种对数减少, 物种关联链简单, 关联物种对较少。在研究的放牧强度范围内,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总体关联性呈正联结的变化趋势。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主要表现为无关联性, 短花针茅与碱韭主要表现为负关联性, 无芒隐子草和碱韭受放牧强度影响, 其种间的竞争与亲和作用可以转化。

2016 Vol. 35 (6): 34-40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429 KB)  ( 297 )
41 光强和施肥对杜鹃红山茶成花品质的影响
汪越,易慧琳,刘楠,罗建,徐翊,任海,曾振新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 因四季都能开花且花色鲜艳,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目前还没有影响其花观赏品质的研究。研究光照和施肥对杜鹃红山茶花瓣花青素含量和花芽数的影响。研究发现, 照强度导致花芽数量改变, 但高光照(全光照和 80%自然光照)和过低光照环境(20%自然光照)均不利于其花瓣中花青素的积累, 50%自然光照下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光照环境下花青素含量。 施肥能促进杜鹃红山茶开花, 但对花色没有显著影响。研究指出, 为提高杜鹃红山茶的观赏品质, 其生长环境可参考 50%自然光照, 并适当施肥。

2016 Vol. 35 (6): 41-45 [摘要] ( 91 ) HTML (1 KB)  PDF (633 KB)  ( 576 )
46 太原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张静超,戴明宏,王腊春,张红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 但同时也引起了城市交通拥挤、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城市化问题。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衡量未来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 其定量化地研究对于评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太原市为例, 从城市综合承载力划分为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 4 个准则层, 并选取了 20 个评价指标, 建立了太原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太原市 19852010 年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变化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太原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由较低承载力水平转变为较高承载力水平,19852010 年综合承载力指数从 0.3397 提升到 0.6444。其中, 人口承载力指数逐年降低, 是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均呈上升趋势, 其中, 经济承载力的提高是促进城市综合承载力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2016 Vol. 35 (6): 46-52 [摘要] ( 114 ) HTML (1 KB)  PDF (591 KB)  ( 300 )
53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湖北平原、湖南丘陵、贵州高原多尺度景观指数筛选
李佩伶,刘艳芳,李庆玲,危小建
以湖北、湖南、贵州二调数据为数据源, 依据 DEM, 选取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江南丘陵和贵州高原区, 采用GIS、景观格局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依次进行相关性筛选、尺度筛选和主成分筛选, 分别选取三个区域代表性景观指数。研究表明: (1)栅格尺度过小或过大, 景观指数均不能有效表达格局特征, 选择 30 m 100 m 为本研究适宜尺度。 (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累积贡献率 78%以上的三个公因子, 筛选出代表性景观指数。 (3)景观水平上, 原、丘陵、山地筛选结果差异大, 部分景观指数仅在特定区域被筛选。 (4)类型水平上, 三个区域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水系的景观指数筛选结果相近; 而建设用地景观指数筛选对区域空间异质性更敏感, 即在平原区筛选指数与山地、丘陵区差异大。
2016 Vol. 35 (6): 53-61 [摘要] ( 107 ) HTML (1 KB)  PDF (2232 KB)  ( 192 )
62 珠江三角洲水生态调节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价
张丽,范建友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 由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过度开发, 导致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在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的基础上, 提出了珠江三角洲水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主要包括水文调节(洪水调蓄)、河流输沙、土壤保持、水质净化、水资源积蓄与调节、生物栖息地功能, 应用替代工程法、替代花费法、机会成本法等, 合数据的可获得性, 对珠江三角洲水生态调节功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珠江三角洲水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总价值179.07 亿元, 各种功能的价值量排序为水资源积蓄与调节>水质净化功能>生物栖息地功能>河流输沙功能>水文调(洪水调蓄)>土壤保持功能, 经进一步分析其核心功能是水资源积蓄与调节功能, 因此, 在河流管理中既要考虑发挥其核心功能, 又要保证其他功能的支持作用得以实现。
2016 Vol. 35 (6): 62-66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264 KB)  ( 233 )
67 极小种群广西青梅种群结构、动态分析及保护策略
蒋迎红,申文辉,谭长强,项文化,彭玉华,潘光波
通过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 分析了广西那坡县广西青梅种群的数量动态过程; 利用生存分析理论, 编制静态生命表, 绘制生存曲线并分析生存函数变化。结果表明: 广西青梅种群缺少大径级个体, 幼苗占较大比例, 主要集中在胸径为 01 cm, 占整个群落个体数的 88.3%; 其生长至胸径 4 cm 以上时, 植株死亡率较低, 并能保持稳定, 种群存活曲线趋于 Deevey-Ⅲ型。广西青梅生长更新良好, 更新方式为种子繁殖, 幼龄数量储备充足, 结合量化分析为增长型种群。结果表明种群在发展前期出现较大的波动, 选择合适的恢复和保存方法为广西青梅更新层个体发育创造适宜的生境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2016 Vol. 35 (6): 67-72 [摘要] ( 103 ) HTML (1 KB)  PDF (422 KB)  ( 266 )
73 磴口县荒漠绿洲景观时空演变及其格局特征分析
于强,岳德鹏,张启斌,牟春燕,尹波,吕奇
将磴口县作为研究区, 从景观大尺度入手按照荒漠绿洲景观分类系统对 1989, 1995, 2000, 2007, 2010 2014年遥感影像进行分类, 综合利用 GIS 分析技术、景观利用动态分析方法与模型以及景观格局指数, 系统研究了磴口县荒漠绿洲景观格局特征及其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 景观水平上, 磴口县景观斑块趋于连片化, 破碎化降低且景观内部组分比例逐渐均匀; 类型水平上, 优势景观逐步演替: 严重→中度→轻度→非沙漠化, 依托水体景观而生的非沙漠化景观正在占据主导地位; 25 年来, 经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 严重、重度沙漠化景观面积减少, 中度与轻度沙漠化景观大面积转出, 与水体景观关系密切的非沙漠化景观逐步发挥其生态功能, 区域总动态度逐步稳定。
2016 Vol. 35 (6): 73-83 [摘要] ( 125 ) HTML (1 KB)  PDF (7113 KB)  ( 96 )
84 全氟辛酸和全氟壬酸对两种海洋微藻的联合毒性效应
周静韵,段舜山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是目前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 胁着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和全氟壬酸(perfluorononanoic acid, PFNA)作用于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研究该两种物质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并且以单一毒性为背景, 按毒性单位比 1:1 水平分别对两种藻进行联合毒性实验。 结果表明: (1)PFOA 对杜氏盐藻和三角褐指藻96 h EC50 分别为 668.671 mg·L–1 351.775 mg·L–1; PFNA 对杜氏盐藻和三角褐指藻的 96 h EC50 分别为 156.585mg·L–1 65.127 mg·L–1(2)PFOA PFNA 对杜氏盐藻的联合毒性表现为相加效应, 对三角褐指藻为协同效应。实验范围内, PFOA PFNA 对两种藻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PFNA PFOA 对两种藻的毒性更大; 对于 PFOA PFNA的单一及联合胁迫, 三角褐指藻比杜氏盐藻更敏感。
 
2016 Vol. 35 (6): 84-90 [摘要] ( 117 ) HTML (1 KB)  PDF (490 KB)  ( 475 )
91 渭南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测与评价
宋慧敏, 薛亮
针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 以渭南市为例, 选取 20002013 年渭南市统计年鉴数据, 建立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杨士弘提出的协调发展模型计算该市近 20 的协调发展水平, 采用 NAR 模型对 20142020 年的发展水平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 渭南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动态非线性的, 具体表现在 20002004 年为发展初期, 这一阶段表现为失调衰退状态的更替及向协调状态的过渡调整, 土地利用的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20052010 年为发展中期, 两者协调发展, 整体呈稳步上升的状; 2011 年以后, 两者的关系逐渐变得稳定协调, 生态环境的发展滞后于土地利用的发展。并得出以下结论: 1)渭南市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则表现为波动性的变化; 2)2011 年起, 两者的关系
一直处于中级协调发展阶段, 反映出土地利用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可挖掘潜力。因此, 本文尝试提出渭南市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方式的同时, 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建立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以保证该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向更高的阶段推进。
2016 Vol. 35 (6): 91-97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363 KB)  ( 144 )
98 基于系统动力学预测厦门水资源利用和城市化发展
王吉苹,吝涛,薛雄志
厦门是久负盛名的海港风景之都, 但却严重缺水。在严峻的形势下, 如何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和城市化发展模式, 在满足水资源红线的约束下, 城市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Vensim 5.10)模拟预设情景, 在水资源红线约束下预测厦门市 2011–2030 年的各类用水量、城市化水平及经济发展趋势。四种情景分别为千年生态评估描述的全球协同、实力秩序、适应组合和技术乐园情景, 其中技术乐园是理想化情景, 趋于全球化和主动式管理, 实力秩序则是区域化、被动式管理, 是一个消极的发展情景。全球协同则属于趋向于全球化的被动式管理, 适应组合属于区域化的主动式管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水资源红线约束, 预测时间段内, 2011–2020 , 厦门可以选择全球协同发展情景, 2020 年之后, 必须选择技术乐园情景, 技术乐园情景是最接近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情景。 2030 , 技术乐园情景下, 厦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了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人均 GDP 及三次产业结构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但需在水资源红线的约束下, 节约能效, 革新技术, 可以在保护水资源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6 Vol. 35 (6): 98-108 [摘要] ( 99 ) HTML (1 KB)  PDF (624 KB)  ( 163 )
109 不同果园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邢树文, 张银珊, 李金林, 李玲玲
2012 7 , 对粤东地区柑橘园、番石榴园、荔枝园和芒果园 4 种不同果园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 应用土壤线虫群落生态学指数、土壤线虫各食性类群组成、 cp 类群结构及营养结构特征指数, 分析 4 种不同果园土壤线虫群落的功能结构特征, 探讨果树栽植年限、果园管理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功能结构的影响。共分离获得土壤线53551 , 隶属 2 11 20 28 属。对不同果园土壤线虫的生态指数分析表明, 4 种果园的 Shannon 指数(H′)Pielou 均匀性指数(J)Simpson 指数(D)Margalef 丰富度指数(SR)和密度类群指数(DG)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Gower 系数表明, 种植年限短的果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与种植年限长的果园之间具有显著相异性。食细菌线虫的H′JSR 指数排序为柑橘园>番石榴园>芒果园>荔枝园, 植食性线虫的 H′JSR 指数排序为荔枝园>芒果园>石榴园>柑橘园。 cp 类群组成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 4 种果园的 cp1—cp2 类群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 cp3—cp5类群(P<0.05), 土壤线虫生活策略组成以 cp2 类群占优势。 PPI 指数表明: 荔枝园和芒果园受扰动程度大于柑橘园和番石榴园, MIPPI/MI 值则表明: 柑橘园和番石榴园土壤线虫群落的稳定性较高, 受到的干扰程度小。 NCR 值均说明了 4 种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分解主要依靠细菌分解途径。综合线虫功能类群的指数分析结果显示, 果树的栽植年限对果园土壤线虫的 PPI/MI 值有很大影响, 随着果树栽植年限的增加, PPI/MI 值呈上升趋势。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统计结果表明, 荔枝园和芒果园植食性线虫数量增加虽未达到对果树的伤害阈值, 但种植年限较长的果园土壤环境受到的扰动较大。
 
2016 Vol. 35 (6): 109-120 [摘要] ( 133 ) HTML (1 KB)  PDF (759 KB)  ( 247 )
121 深圳城镇森林常见树种营养器官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李健容,裴男才,陈步峰,史欣,王成
为了解城镇森林乔木树种的生态环境特性, 通过调查遴选了深圳城郊园山景区内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小叶榕(Ficus microcorp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非洲楝(Khaya senegalensi)和板(Castanea mollissima)6 种常见乔木树种, 测试和分析了其营养器官(根、枝干、叶片)8 种重金属元素(ZnCuCrNiPbCdAsHg)的含量, 以研究各元素在该城镇区域部分常见树种营养器官中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 多数常见树种营养器官内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在标准范围内, 且大多居于较低的含量水平, 表明该区域总体上处于清洁水平。总体来看, 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 根系次之, 枝干较低; 同一树种相同营养器官间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多叶或者根系发达的树种将吸储更多的重金属元素, 可能对净化受污染生境有重要意义。部分优良景观树种(如降真香和樟)在吸储重金属元素方面效果较好, 可为美丽城镇森林景观优良树种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2016 Vol. 35 (6): 121-127 [摘要] ( 112 ) HTML (1 KB)  PDF (905 KB)  ( 232 )
128 广西刁江流域主要河流水质评价
王小娇, 胡国成, 张丽娟, 杨剑, 陈棉彪, 黄楚珊
为研究广西刁江水质污染现状, 从刁江流域上游到下游共设置 9 个水质监测断面。于 2013 12 -2014 12月对河流的 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 a、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正磷酸盐、重金属(砷、铅、镉、汞、铬)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采用单因子和综合污染指数对刁江水质进行评价, 同时开展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刁江流域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刁江流域水质整体较好, 但上游的平村河污染较严重。从时间分布来看, 秋季水质最差, 冬季较好。从营养化状态指数来看, 平村河为中度富营养化状, 其余河流为中营养状态, 富营养化程度呈现春夏高, 冬季低的特点。对评价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 结果表明刁江流域总氮最大的贡献者可能来源于居民的生活污水。
2016 Vol. 35 (6): 128-135 [摘要] ( 118 ) HTML (1 KB)  PDF (3470 KB)  ( 299 )
136 中国淡水微囊藻的一个新记录种
晁爱敏, 于海燕, 魏铮, 徐杭英
目前微囊藻在全球范围内报道了约 52 , 中国记录报道的有 22 种。在对南太湖浮游植物调查中, 发现我国微囊藻属的一个新记录种: 放射微囊藻(Microcystis botrys TEILING 1942)。对该种的形态及判断特征作了详细描述, 同时与国内已记录报道的放射微囊藻作了全面比较。
2016 Vol. 35 (6): 136-139 [摘要] ( 108 ) HTML (1 KB)  PDF (1931 KB)  ( 180 )
140 喀斯特地区典型针叶林的降雨截留分配效应
周秋文,颜红,马龙生,蔡明勇,戴丽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典型针叶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定位观测方法对降雨分配特征进行研究。观测期内采集到 36 场降雨数据, 林外降雨总量为 300.66 mm, 主要以小雨为主。10 月降雨量最大, 占观测数据中降雨量的 57.29%, 3 月降雨量最小, 占观测数据中降雨量的 1.43%。树干流总量为 31.34 mm, 占降雨总量的 10.42%。树干流量变化范围为 0—4.7 mm, 树干流率变化范围为 0—34.55%。穿透雨总量为 218.02 mm, 占降雨总量的 72.51%, 穿透雨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穿透雨率与林外降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林外降雨量越大, 林间穿透雨率越大。灌木层截留总量为 29.11 mm, 占降雨总量的 9.68%, 灌木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 但截留率与降雨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林冠截留总量为 51.24 mm, 占同期降雨的17.04%, 树冠截留量随着降雨的增大而增大, 林冠截留率随降雨增大而减小。
2016 Vol. 35 (6): 140-145 [摘要] ( 97 ) HTML (1 KB)  PDF (446 KB)  ( 293 )
146 风电场对草地蒸散发影响分析
李国庆,刘志锋,常学礼,张蒙
利用 2000 年—2014 年的 MOD16 数据,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的方法, 分别对内蒙古灰腾梁风电场及该电厂 50 km缓冲区内, 风电场建设之前的 2000 年—2008 年、风电场建设之后的 2008 年—2014 年及 2000 年—2014 年的草地生态系统区域年蒸散发(ET)进行了分析; 同时结合 2000 年—2014 年的风向频率数据, 重点探讨了不同风向频率下 ET 的具体变化幅度, 最终得到了如下的结论: (1)风电场会加快地表 ET, 风电场对 ET 的影响距离可达到 50 km 以上。 (2)同其它风向区域相比, 风电场上、下风区对 ET 的影响程度更大。 (3)风电场下风区对 ET 的影响程度最大, 在剔除 ET 自然变化趋势的影响后, 下风处 ET 141.05 mm·1 的速度上升。 (4)ET 持续上升可能会对局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影响, 随着风电场更大规模的建设,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期待为风电场的建设、探讨风电场对草业资源的可更新性, 可持续性利用等方面的影响提供借鉴。
2016 Vol. 35 (6): 146-151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2582 KB)  ( 671 )
152 克拉玛依城市土壤磁化率、 有机质和 pH 值的特征及关系研究
孙蓉花,陈学刚,董煜,赵枫,韩文堂
选取了克拉玛依市建成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 56 个土壤样品, 分析了土壤样品的磁化率、有机质与 pH 值特征,并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目的是揭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克拉玛依市土壤中磁性颗粒主要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多畴(MD)粗颗粒,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磁性矿物含量各异; 土壤有机质总体含量偏高,不同用地类型中有机质含量具有差异性, 主要是受当地的植被覆盖率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 土壤 pH 值平均值为 7.54, 明克拉玛依市土壤总体偏碱性,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 pH 值存在差异性, 通过方差分析发现: 交通运输用地、未建设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 pH 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克拉玛依总体土样磁化率与有机质、 pH 值均呈正相关关系, 但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三者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很好的显示了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对自然成土过程的过度干扰。
2016 Vol. 35 (6): 152-158 [摘要] ( 115 ) HTML (1 KB)  PDF (3029 KB)  ( 119 )
159 苯污染对小鼠血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俞发荣, 杨博, 李登楼, 张诗爽, 薛源, 连秀珍, 谢明仁
给予 BALB/c 小鼠不同剂量苯 21 d, 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液不同成分水平的变化,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苯对血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水平。结果表明, 给予 BALB/c 小鼠0.120.31.2g·kg–1 体重 21 d, 与对照组比: 动物血球蛋白水平降低了 22.51%37.99%56.69%, 白蛋白水平降低了13.41%26.81%33.29%, 钙离子水平降低了 4.48%14.46%22.07%, 磷离子水平降低了 24.28%63.6486.26%, 白细胞水平降低了 39.90%52.04%61.80%, 血小板水平降低了 23.80%27.36%32.15%, 钾离子水平升高了 12.88%34.52%57.32%, 镁离子(0.31.2g·kg–1 体重组)升高了 29.52%91.20%, cAMP 水平降低了 8.19%41.11%79.08%, cGMP 水平升高了 21.60%27.43%195.61%, HSP70 水平升高了 24.16%51.66%59.16%。研究结果表明, 苯污染使血浆蛋白减少,解毒功能、免疫功能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AMP cGMP 水平发生变化, 引起新陈代谢紊乱, 导致机体损伤或病变。
2016 Vol. 35 (6): 159-163 [摘要] ( 125 ) HTML (1 KB)  PDF (428 KB)  ( 218 )
164 庐山有毒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及应用研究
李晓花,梁同军,陈波红,鲍海鸥
调查庐山地区有毒药用植物, 为有毒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等实践工作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江西植物志等相关文献。庐山有毒药用植物有 52 99 174 , 其中, 蕨类植物有 44 10 , 裸子植物有 2 2 2 , 被子植物有 46 93 162 种。该区的有毒药用蕨类植物 4 属分为 2 个类型且以温带分布为重; 有毒药用种子植物 95 属分为 13 个类型及 6 个变型, 温带成分占优势, 热带分布以泛热带分布为重, 带分布以北温带分布分布为重。按照植物生活型分类, 草本植物有 106 , 木本植物有 47 , 木质藤本植物有 3 , 质藤本植物有 18 种。该区有毒药用植物较丰富, 植物区系分布复杂, 生活型多样, 在药用、食用、农药及园林应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 加强有毒药用植物调查, 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
2016 Vol. 35 (6): 164-170 [摘要] ( 103 ) HTML (1 KB)  PDF (357 KB)  ( 347 )
171 扬州运河水上生态旅游体验产品开发研究
李强, 范慧芳
根据水上旅游所具有的独特观光游览方式, 以生态旅游体验为理论基础, 结合国内外对内河水上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的实践, 运用 ASEB 栅格分析法对扬州运河水上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 以旅游者生态体验满意度出发, 基于生态视角从旅游、生态、景观、文化空间等四个维度研究运河水上旅游景点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等, 探索我国内陆城市河流水上游项目开发设计和实施路径。
2016 Vol. 35 (6): 171-175 [摘要] ( 126 ) HTML (1 KB)  PDF (896 KB)  ( 516 )
176 珊瑚砂改良为目的的离岸岛礁有机固废处理策略研究
周继豪,沈小东,张平,赵志伟,赵秀兰,彭伟
针对我国南海核心区域人工扩建的珊瑚砂离岸岛礁, 通过实地调查与珊瑚砂取样分析, 指出岛礁有机固体废弃物增多且缺乏相应的管理, 珊瑚砂土壤质地较差、营养元素匮乏, 人工岛礁环境承载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从当前岛礁垃圾管理现状入手, 分析了岛礁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组成、危害; 在遵循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新型珊瑚砂土壤的理化性质, 结合国内外岛屿垃圾管理研究现状以及现有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提出好氧堆肥并就近利用堆肥产物对珊瑚砂土壤进行调质改良是一种绿色、经济且有巨大工程应用潜力的离岸岛礁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途径。
 
2016 Vol. 35 (6): 176-181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331 KB)  ( 440 )
182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丁冬静, 廖宝文, 管伟, 熊燕梅, 李玫, 陈玉军
以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对 2010 年 LandsatTM 遥感影像进行解译, 结合一些实地调查数据, 把东寨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红树林沼泽、滩涂、养殖塘和河口水域4 个类型, 面积分别为 1 623.59 hm2、 651.12 hm2、 191.04 hm2、 673.70 hm2。确定树木年材积生长量价值、养殖捕捞价值、防风消浪蓄水调洪价值、固碳价值、水质净化价值、大气调节价值、有害生物控制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促淤造陆价值、休闲游憩价值和科研教育价值为主导服务价值, 采用市场价值法、生产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意愿支付法和碳价格交易法评价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 70 793.5 万元, 其中固碳价值、防风消浪蓄水调洪价值和促淤造陆价值是主要的服务功能价值, 其价值量占服务价值总量的比例分别为 32.58%、 22.25%、 15.28%。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能力以及公众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6 Vol. 35 (6): 182-190 [摘要] ( 121 ) HTML (1 KB)  PDF (340 KB)  ( 1428 )
       综述
191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计算研究进展
高君亮,罗凤敏,高永,党晓宏,郝玉光
大气中近 10%的碳由土壤产生, 其微小变化就能对全球碳平衡产生重要的影响, 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因, 土壤碳储量和释放量的准确测定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计算结果、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3 个层面对当前土壤碳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分析了当前关于土壤碳储量计算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了应加强的研究内容, 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2016 Vol. 35 (6): 191-198 [摘要] ( 142 ) HTML (1 KB)  PDF (337 KB)  ( 586 )
199 近海设施双壳类污损特点及应对措施概述
张勇,韩帅帅,曲兴刚,徐绍勋,严涛
双壳类软体动物是引发海洋生物污损现象的重要生物类群。污损近海设施的该类型生物主要为紫贻贝(Mytilusedulis)、齿缘牡蛎(Dendostrea folium)、褶牡蛎(Alectryonella plicatula)、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日本巨牡蛎(C.nippona)等种类; 在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近海海域, 污损性双壳类以牡蛎为优势种, 而温带近海海区则是紫贻贝;至于深度方面, 牡蛎污损的范围大于紫贻贝。近海设施污损生物的防除主要通过水下人工清除作业、安装波浪驱动海生物防除装置、涂装防污漆、电解海水、添加杀生剂和生物控制等途径, 加强近海污损性双壳类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海洋生态学研究的发展, 而且可为研发新型高效环保防污技术奠定基础。
2016 Vol. 35 (6): 199-203 [摘要] ( 102 ) HTML (1 KB)  PDF (288 KB)  ( 275 )
204 入侵植物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桔红,张丽娜,陈学林,陈文
入侵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是地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植物入侵到新的栖息地后能够促进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改变土壤理化性质, 强化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发挥, 进而创造更适合外来植物生长的土壤微环境, 促进外来种的入侵进程。从外来入侵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外来入侵植物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以及从地下生态学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计数法、微生物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及分子技术 3 ; 入侵植物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其生物量、多样性以及功能微生物菌群等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 应当注重对同一区域外来入侵植物和近缘本土种、及其伴生种的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比较研究; 加强入侵植物根际微生物功能机理、环境因子与微生物间关联性的研究; 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传统方法与生物标记法及其与分子技术的结合。
2016 Vol. 35 (6): 204-210 [摘要] ( 100 ) HTML (1 KB)  PDF (318 KB)  ( 586 )
  编辑部公告
22 《生态科学》入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百佳科技期刊案例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入选2024年度广州科普社会协同力推荐个人
22 《生态科学》获广东省高校教育学会高校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重大项目立项
22 《生态科学》被评为广东省精品科技期刊
22 《生态科学》荣获“广东省高校学术期刊最美封面优秀奖”
22 《生态科学》在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喜获佳绩
22 《生态科学》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22 《生态科学》再次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本刊信息  
国内刊号:CN 44-1215/Q
国际刊号:ISSN 1008-8873
刊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82年
主办:广东省生态学会、暨南大学
编辑:《生态科学》编辑部
出版:生态科学杂志社、科学出版社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
邮编:510630
电话:020-85228257
手机:18198853575
E-mail:ecolsci@163.com
  友情链接
22 广东省生态学会
22 广州市生态学学会
粤ICP备17056760号-3   版权所有 © 《生态科学》编辑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 邮编:510630 E-mail:ecolsci@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