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期刊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下载中心
《生态科学》稿件写作提示
稿件格式模板(2019年新)
出版物标点符号用法
出版物数字用法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访问统计
2014年 33卷 3期
刊出日期:2014-05-25

综述
研究论文
综述
 
       研究论文
0 本期目录
2014 Vol. 33 (3): 0-0 [摘要] ( 101 ) HTML (1 KB)  PDF (11076 KB)  ( 36 )
401 溶磷菌对玉米苗期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
白文娟1,2,3, 胡蓉蓉1,2,3, 章家恩1,2,3,*, 冯丽芳1,2,3, 徐华勤1,2,3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溶磷菌(SWJ1-4 和SWJ3-1)对玉米苗期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溶磷细菌对玉米苗期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各处理的苗期玉米的株高、径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长、根体积、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  且以半量磷加混菌处理与全量磷处理的促生效果最为显著,  但这两种处理之间基本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  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和根系的全磷含量。各菌剂处理中,  以半量磷加混菌的处理效果最好。综合分析认为,  溶磷菌(SWJ1-4和SWJ3-1)在促进玉米苗期生长和磷素吸收方面具有较大潜能,  可用于玉米溶磷菌肥料的研制和开发。
2014 Vol. 33 (3): 401-407 [摘要] ( 126 ) HTML (1 KB)  PDF (581 KB)  ( 234 )
408 意大利黑麦草对新西兰兔增重及肉品质的影响
王宇涛1,2, 辛国荣1, 2,*, 周柏权3, 李明贤4, 夏芳芳2, 胡志坚2, 游奕来3, 李伯欣3, 甘道建3
构建合理的意大利黑麦草饲喂畜禽模式是推广“意大利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这一典型生态农业系统的重要基础。试验对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代替部分精饲料饲养新西兰兔(Oryctolagus cuniculus)的效果进行研究。经过60天的分组饲喂试验发现, 采用意大利黑麦草代替50%精饲料饲喂的新西兰兔其去皮重和胴体重分别提高6%和8%。意大利黑麦草饲喂新西兰兔的兔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精饲料组(P<0.05), 且1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精饲料组和杂草组, 表明利用意大利黑麦草作为青饲料代替部分精饲料能够明显改善新西兰兔的兔肉品质。
2014 Vol. 33 (3): 408-412 [摘要] ( 97 ) HTML (1 KB)  PDF (374 KB)  ( 234 )
413 南草蜥胚胎生长及物质和能量动用
徐大德, 温接姗, 张德容
用3种水热条件下(3温度×1湿度)孵化南草蜥(Takydomus sexlineatusDaudiin)卵以观测孵化卵质量变化、卵大小、孵化期、胚胎发育及孵出幼体特征。孵化过程中,  每5 d测定卵质量和大小。初生幼体称重后冰冻处死,  解剖分离为躯干、剩余卵黄和腹脂肪体, 65 ℃恒温干燥后称重。不同孵化温度对孵化期的长短有明显影响,  孵化期随孵化温度升高而缩短, 24 ℃平均41.8 d、27 ℃平均35.4 d、30 ℃平均34.0 d。卵孵化到14 d肉眼可见胚胎,  此后胚胎发育变化明显加速。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出幼体的质量、大小。本实验的受精卵在24 ℃、27 ℃中孵出的幼体质量较大。24 ℃、27 ℃发育的胚胎对卵黄的利用最充分,  剩余卵黄少。
2014 Vol. 33 (3): 413-418 [摘要] ( 116 ) HTML (1 KB)  PDF (469 KB)  ( 69 )
419 低温胁迫和解除对4种阔叶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张柔1, 许建新1,2, 薛立1,*, 杨振意1, 吴彩琼2, 郭淑红1
以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银合欢(Leucaena glauca)和葛藤(Pueraria lobota)幼苗为试验材料, 研究其在人工低温6 ℃胁迫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 台湾相思和葛藤幼苗的叶绿素总含量下降, 分别在低温胁迫48 h和72 h达最小值, 比对照显著减少13%和27%。银合欢和火棘先升后降, 其中银合欢72 h时显著减少25%; 台湾相思、火棘和葛藤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均先增后降, 在低温胁迫48 h分别比对照显著大41%、47%和29%, 银合欢为升-降-升,  各低温阶段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台湾相思和葛藤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后下降, 火棘和银合欢显著上升, 均在低温胁迫24 h 增加最快,  分别比对照显著大196%、86%、105%和72%; 台湾相思和火棘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 在48 h达最大值, 分别比对照显著大27%和83%, 银合欢和葛藤持续上升, 在72 h达最大值,  分别比对照显著大46%和28%; 台湾相思、火棘和银合欢幼苗的SOD活性先升后降, 葛藤持续上升, 且在各个低温胁迫处理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 4 种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持续上升,  在72 h达最大值, 分别比对照大46%、54%、8%和165%。主成分分析表明,  低温下幼苗抗寒能力顺序为: 银合欢>葛藤>火棘>台湾相思。
2014 Vol. 33 (3): 419-425 [摘要] ( 127 ) HTML (1 KB)  PDF (576 KB)  ( 74 )
426 淡水驯化后桐花树幼苗对人工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董雪1, 李昆1, 向洪勇1, 唐密1, 杨海军1, 张振兴1,*
为探究淡水驯化6年后的桐花树幼苗对人工污水的净化效果、耐污能力及最佳去污浓度, 采用温室水培试验, 分别用无污水、正常浓度、5倍、10倍、15倍、20倍、25倍和30倍浓度人工污水(正常浓度人工污水成分: 60 mg⋅L–1 TOC、51 mg⋅L–1 TN、5 mg⋅L–1TP)对淡水桐花树幼苗持续浇灌60 d后,  测定植物生长指标及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淡水驯化后的桐花树幼苗能够承受5倍以下浓度污水胁迫, 在正常浓度污水中植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其他组,  株高、基茎、根长月增量最高可达1.27 cm、0.23 mm、0.53 cm, 并且延长污水停留时间有助于植物净化水体TOC和TN, 改善pH和浊度。经淡水桐花树幼苗去污的最佳污水浓度实验,  用淡水桐花树幼苗分别处理1/4倍、1/2倍、正常、2倍、4倍和5倍浓度人工污水, 实验结果表明在4倍浓度污水中植物对TOC、TN、TP的净化能力最强, 日去除量分别可达69.97 mg、11.51 mg和1.89 mg。因此, 在理论上可利用淡水驯化后的桐花树进行人工湿地的构建,  提高对淡水环境的净化效果。
2014 Vol. 33 (3): 426-432 [摘要] ( 126 ) HTML (1 KB)  PDF (515 KB)  ( 72 )
433 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NaCl胁迫的响应
杨柯1, 李胜1,*, 马绍英1, 杨晓明2, 张品南1, 刘会杰1, 戴彩虹1, 王立珍1
以“陇豌一号”和“S4008”2个豌豆品种为材料, 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种子进行发芽实验, 研究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NaCl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 10 mmol·L–1NaCl胁迫可促进种子萌发, 2 个豌豆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和胚根长、幼苗鲜重和干重、相对含水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 25 mmol·L–1NaCl处理略高于对照,  但差异不显著; 发芽指数总体随着盐浓度增高而降低, 10、25 mmol·L–1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高浓度NaCl(50、100、200 mmol·L–1)则显著抑制了发芽率、发芽势、胚芽和胚根长、幼苗鲜重和干重、相对含水率以及叶绿素含(P<0.05), 且胚根下降趋势大于胚芽; 极高浓度NaCl (300 mmol·L–1)胁迫下种子基本不发芽。细胞膜透性随着盐浓度增加显著上升(P<0.05); 丙二醛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100 mmol·L–1处理达到最大值; 而脯氨酸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P<0.05), 25 mmol·L–1处理达到最小值。胚根是对盐分胁迫较敏感的部位, S4008抗盐能力>陇豌一号。
2014 Vol. 33 (3): 433-438 [摘要] ( 99 ) HTML (1 KB)  PDF (391 KB)  ( 54 )
439 海南撂荒地天然更新效果研究
杨众养1, 薛杨1, 陆元昌2, 周燕华3, 王小燕, 刘宪钊2,*
森林更新是生态系统动态变化中森林资源再生产的一个自然的生物学过程。植被的更新状况则是反映植被恢复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为了解热带天然林完全毁坏后潜在的恢复能力, 以热带烧荒整地插苗造林失败的7 hm2撂荒地为研究对象, 采用线状抽样的方法对封育7年的植被更新情况进行诊断性更新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  砍烧后的撂荒地上幼树、幼苗的天然更新和生长效果良好; 枫香、黄牛木、银柴等少数先锋树种的更新数量和生长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 次生演替早期物种随面积增大的多样性表现为局部的无规律性; 一些干扰因素对于天然更新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对于封育的总体效果而言, 除了人为干扰比较严重的地区, 其它地区的更新幼树、幼苗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符合森林经营中对于用材种和生态种的要求,  进一步的经营设计应该集中在对现有种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上。
2014 Vol. 33 (3): 439-444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391 KB)  ( 55 )
445 江西省樟科富油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
祝必琴1, 刘宇2, 陈晖3, 景慧娟2, 廖文波2, *
樟科是一个富油能源植物重点科。通过文献查阅、野外考察和种子实测, 结果表明: 江西省樟科植物共有14 属89种, 其中种子含油量在60%以上的有6种; 含油量在50%—60%的有14种, 含油量在30%—50%有7种; 从油脂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资源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表明: 大叶新木姜、鸭公树、山鸡椒、木姜子、黑壳楠、月桂、鳄梨、阴香、樟、黄樟、潺槁等11种优良能源植物,  值得开发利用和推广种植。尤其是大叶新木姜、鸭公树、山鸡椒, 其分布广, 适应性强, 果实大, 易采摘, 且单株产量高而极具开发前景。
2014 Vol. 33 (3): 445-451 [摘要] ( 134 ) HTML (1 KB)  PDF (3371 KB)  ( 203 )
452 氮、磷添加对亚高山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辛小娟1, 王刚2,*, 杨莹博2, 任正炜2

一直以来, 关于根冠对N、P响应机制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假说在生态学研究中存在较大争论。以甘南亚高山草甸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添加氮磷元素,  并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地上地下生物量, 以此研究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动态及其机制以及氮磷对根冠生长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 相对植物根部而言, 氮磷共同添加更能促进植物冠部的生长; 随着元素的增加,  植物根冠比逐渐降低, 植物群落由养分限制转变为光限制, 植物为了获取最快生长, 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给地上来截取更充足的光照。由此, 验证并支持了最优分配假说。

2014 Vol. 33 (3): 452-458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459 KB)  ( 143 )
459 夏季混养鳙和银鲫对凡纳滨对虾低盐养殖池塘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陈辉煌1, 陆开宏1,*, 郑忠明1, 华建权2, 李越蜀1
基于2011年6—8月在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凡纳滨对虾低盐(2—3.2)养殖塘调查取得的数据, 分析了混养鳙和银鲫对凡纳滨对虾低盐养殖塘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 (1) 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藻类5门32属48种, 其中蓝藻门16种, 绿藻门20种, 硅藻门5种, 裸藻门5种, 隐藻门2种, 主要优势种为螺旋藻Spirulinasp.)、湖泊鞘丝藻(Planktolyngbya limnetica)和湖生卵囊藻(Oocystis lacustris)等。(2) 混养鳙和银鲫的虾塘浮游藻类平均生物量(22.7 mg·L−1)要低于仅混养银鲫的(32.6 mg·L−1)和单养对虾的(34.0 mg·L−1), 其中混养鳙和银鲫与仅混养银鲫的蓝藻生物量所占比例分别为46.4%与45.1%, 要低于对虾单养池塘的68.1%。(3) 混养鳙和银鲫的虾塘浮游藻类群落相似度在中、后期较高,而仅混养银鲫的虾塘在后期相似度变化较大。因此, 混养适当密度的鳙和鲫能够改善虾塘藻相,  防止藻过度增长,  促进养殖期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14 Vol. 33 (3): 459-466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638 KB)  ( 183 )
467 老工业区城市功能的生态化路径评价——以沈阳为例
张黎明1,2, 薛冰1,*, 姜淼3, 耿涌1, 任婉侠1
城市是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功能体, 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走向生态化,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呈正反馈关系。以沈阳为例, 采用雷达图综合评价方法, 定量研究沈阳市2000—2010年的城市功能的生态化过程,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在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遴选了26个评价指标,  并基于雷达图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过去近十年中, 沈阳市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环境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是在速率上具有差异性。在三个子功能系统的作用下, 沈阳市城市功能系统生态化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沈阳市应该加大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的投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2014 Vol. 33 (3): 467-473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592 KB)  ( 95 )
474 江西新岗山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 A 草本植物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
熊先华1, 高末2, 吴庆玲3, 方腾4, 丁炳扬5,*

于2009年3月底至4月上旬在江西新岗山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A对皆伐后生长起来的草本植物进行了种类鉴定和盖度调查。应用Canoco for windows 4.5软件对所获得的79个物种的盖度数据和4个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 并作出了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  所选取的环境因子对草本植物分布均有影响,  且影响大小依次为:  海拔>年太阳总辐射值>坡向>坡度。CCA为量化环境因子和皆伐后草本植物分布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皆伐后初期草本植物中的多年生种类相对于一年生或二年生种类而言对皆伐后的森林更新有更大影响。

2014 Vol. 33 (3): 474-479 [摘要] ( 113 ) HTML (1 KB)  PDF (1246 KB)  ( 155 )
480 华南地区野牡丹、桃金娘和金合欢对檀香幼苗的护理效应研究
梁开明1,3,4, 杨兴玉2, 章家恩1,3,4,*, 赵本良1,3,4, 罗颢1,3, 郭靖1,3
在檀香幼苗的野外栽植过程中, 光照和寄主选择是限制其幼苗存活的重要因素。植物护理效应是指护理植物能够在其冠幅下改善微气候, 辅助或保育其他物种生长发育的现象。作为一种新的造林方法, 护理植物技术不仅会产生护理效应, 而且还可减少水土流失, 保持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因此近年来这种技术被应用于植被恢复与造林中。野牡丹、桃金娘和豆科植物金合欢是亚热带地区的常见先锋植物, 但这些物种是否具有作为檀香护理植物的特征, 尚未有这方面研究。以这三种植物为研究对象,  通过野外定位实验测定了三种植物冠幅下的微环境特以及檀香幼苗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桃金娘和野牡丹能通过冠幅有效改善檀香幼苗周围的环境因子, 缓解檀香幼苗叶片光系统II的午间光抑制, 提高檀香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地径和存活率, 因此这两种植物适宜作为檀香的护理植物。金合欢虽然在初期能提高檀香的存活率, 但由于其生长迅速, 冠幅过大, 容易造成过度荫蔽的环境而不利于檀香的生长和存活,  因而光照可能成为其冠幅下檀香幼苗生长的限制因子。
2014 Vol. 33 (3): 480-487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529 KB)  ( 75 )
488 用磷脂脂肪酸(PLFA)谱图技术分析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盐碱程度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李新, 焦燕*, 杨铭德
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3种不同盐碱程度(盐土、强度盐化土、轻度盐化土)土壤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 盐土土壤微生物的PLFA总量显著低于强度盐化土和轻度盐化土; 三种不同盐碱程度土壤中的微生物均以细菌为主,  盐土的细菌PLFA含量较强度盐化土和轻度盐化土的细菌PLF含量都显著降低; 以27 种PLFA含量为样本进行聚类分析, 发现土壤盐碱化程度不同,  土壤微生物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Shannon- Wiener等多样性指数分析可得盐碱程度越大, 主要土壤微生物PLFA标记物多样性越单一, 反之则越丰富; 以PLFA标记物为物种, 以土壤含盐量、pH、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为环境变量, 借助CANOCO软件主分分析生成物种-环境双序图, 两个排序轴对物种变量的解释量达94.3%, 土壤含盐量、pH与第一主成分轴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7, 0.9091;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与第一主成分轴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8和–0.8992。
2014 Vol. 33 (3): 488-494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554 KB)  ( 195 )
495 辽河流域河段蜿蜒度特征分析
徐彩彩1, 2, 张远2, 张殷波3, 侯利萍2, 贾晓波2, 孔维静2,*
对辽河流域河流水系进行分段, 计算河段的蜿蜒度, 分析各子流域东辽河、西辽河、浑太河、辽河干流及其支流的河段蜿蜒特征, 对4个子流域之间的河段蜿蜒度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 并研究了河段蜿蜒度与地貌、河流等级、坡降的关系, 结果表明: (1)辽河流域共有3158个河段, 河段蜿蜒度范围为1—4.2; (2)各子流域低度蜿蜒河段占流域总河段数的70%左右, 辽河干流属于高度蜿蜒河段, 大多数源头河流、西辽河中下游以及辽河干流东部的招苏台河、清河、柴河的上游属于低度蜿蜒河段, 东辽河和浑太河河流从源头山地区流向平原地区后河流逐渐蜿蜒;(3)东辽河、西辽河和浑太河3个子流域之间河段蜿蜒度差异不显著, 辽河干流及支流河段蜿蜒度显著高于其他个子流域; (4)不同地貌类型间河段蜿蜒度差异极显著, 河段蜿蜒度与河流等级成正相关关系, 河段蜿蜒度与坡降成负相关关系。
2014 Vol. 33 (3): 495-501 [摘要] ( 91 ) HTML (1 KB)  PDF (3305 KB)  ( 209 )
502 浙江姥山岛苦槠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未来走向
岳华峰1, 邵文豪2, 井振华2, 姜景民2,*,黄琳1, 李相宽1
为探索苦槠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对居群的未来发展做出评估, 对分布于浙江千岛湖姥山岛内苦槠萌蘖能力进行了调查, 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实生苗扩散格局、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系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苦槠萌蘖能力很强, Re2型分蘖最多, 占32.4%; 林下苦槠实生苗遗传分布格局中, 84.2%实生苗是居群内自交繁殖结果; 筛选出的6对SSR引物分辨率高, 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7.6%以上; 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达88.9%以上, 并且母树(0.49)>实生苗(0.45)。目前姥山岛苦槠自然居群采用根蘖自然更新为主的方式仍然会使居群在短期内保持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使苦槠处于稳定增长期,  并呈现出向顶级群落演替的趋势; 但母株分蘖产生的植株进一步增加了林分郁闭程度,  接受外来花粉减少, 群内自交严重, 易产生群内遗传分化, 导致群体DNA遗传多样性处于衰退阶段,  不利于居群未来发展,  应借助人工干预扩大居群间交流。
2014 Vol. 33 (3): 502-506 [摘要] ( 108 ) HTML (1 KB)  PDF (1335 KB)  ( 83 )
507 基于缓冲带的城乡边缘效应定量评价
俞龙生, 李志琴
以缓冲带取样方法和群落边缘效应测度公式为基础, 尝试构建城乡交错带景观边缘效应的定量评价模型。以广州市番禺区4期景观类型图为研究数据, 基于梯度带上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结果, 分别计算了不同幅度的边缘效应强度和综合边缘效应强度。研究结果表明: 边缘效应强度计算结果反映了城乡交错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景观动态特征。基于缓冲带的边缘效应评价方法, 能够从总体上判断城乡交错区的位置,  也能够反映核心区和城乡交错区的景观格局动态特征。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分析可为城乡交错区位置的判定提供数据支持,  景观指数的幅度效应也为交错区宽度的判断提供依据。
2014 Vol. 33 (3): 507-512 [摘要] ( 114 ) HTML (1 KB)  PDF (626 KB)  ( 82 )
513 盐胁迫对两种红树植物生态、生理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唐密1, 李昆1, 向洪勇1, 董雪1, 金会鑫1, 王悦1, 杨海军1, 张振兴1,*
目前关于盐胁迫对红树植物同一植株进行生态、生理及解剖学三个尺度的综合性研究较少。在盐度分别为0、5、10、15、20、30、40和50(‰)条件下种植无瓣海桑(Sa)和泌盐灌木桐花树(Ac)的1年生幼苗,  以株高、基径、生物量、叶片数量、叶片长宽及生物量为生态指标;  以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为生理指标;  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  系统揭示盐胁迫对两种红树植物在不同尺度上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盐度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Sa与Ac的生长,  但在高盐度(≥30)条件下两种植物均无法存活; (2)Sa和Ac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 (3)无瓣海桑在15、20盐度、桐花树在0、5盐度时, 栅栏组织层数最多。由此可知, Sa 适宜作为人工湿地建群种和优势种种植, Ac 生长旺盛但增高不大, 适宜作为伴生种种植。揭示了红树植物的耐盐性机制, 可为人工红树林湿地构建和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2014 Vol. 33 (3): 513-519 [摘要] ( 100 ) HTML (1 KB)  PDF (3458 KB)  ( 159 )
520 近五年引滦入津工程天津段水质评价研究
王海英, 武丹, 卞少伟, 梅鹏蔚, 张震, 孙韧*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引滦入津工程天津明渠段设置了10个点位对水体质量状况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 引滦入津工程天津段水质以Ⅱ类和Ⅲ类为主, Ⅰ—Ⅴ类水质分别占0.19%、44.19%、52.62%、2.62%和0.37%, 达标率为97%。2009年至2012年引滦流域整体达标率逐年提高,  在2013年出现下滑。自上游至下游水质达标率呈现升高趋势,  位于水厂的396号点位达标率达100%, 其余点位均出现超标现象,  位于上游的383号点位达标率仅为93.33%。Hg、Pb、Cu等重金属和As、氰化物等剧毒物质浓度保持低水平,  水质偏碱性。引滦上游点位As、Cu、氨氮、硫化物、总磷等测试指标高于下游点位,  下游点位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石油类等指标高于上游点位。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为超标项目, 最大值分别达22.00 mg⋅L–1、4.10 mg⋅L–1、2.26 mg⋅L–1和0.492 mg⋅L–1。383号点位和385号点位多次出现冬季氨氮和总磷超标。
2014 Vol. 33 (3): 520-526 [摘要] ( 103 ) HTML (1 KB)  PDF (1091 KB)  ( 84 )
527 三疣梭子蟹不同月龄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王燕飞, 王春琳*, 母昌考, 宋微微, 李荣华
利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在1—5月龄的生长数据, 对其全甲宽、甲宽、体长、体高、大螯长节长、大螯不动指长、第一步足长节长及体重8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1—3月龄各性状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4、5月龄部分性状间不显著(P>0.05)。各月龄三疣梭子蟹的主成分有所不同: 1月龄三疣梭子蟹的第一主成分为长度因子,  第二主成分为宽度因子; 2月龄三疣梭子蟹的第一主成分为宽度因子,  第二主成分为长度因子, 第三主成分为体重因子; 3月龄三疣梭子蟹的第一主成分为宽度因子; 4—5月龄三疣梭子蟹的第一主成分均为体重因子,  第二主成分均为长度因子。不同月龄三疣梭子蟹各性状的生长速率存在一定差异。1—3月龄形态性状的增长优先于体重, 4—5月龄体重增长优先于形态性状的增长。
2014 Vol. 33 (3): 527-532 [摘要] ( 115 ) HTML (1 KB)  PDF (324 KB)  ( 75 )
533 支脉河口滨岸潮滩植被分布与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董贯仓, 高云芳, 刘超, 刘峰, 客涵, 李秀启*
为探讨河口潮滩小尺度植被分异特征及其潜在控制因子, 2011年7月对支脉河口滨岸潮滩植被及土壤理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支脉河口滨岸潮滩植被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翅碱蓬(Suaeda salsa)、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和糙叶苔草(Carex scabrifolia)等优势群落的镶嵌式带状分布。土壤水溶性盐含量为5.50 g·kg–1, 为典型的中-重盐土盐渍滩涂; 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3.56 mg·kg–1、11.85 mg·kg–1、239.34 mg·kg–1和4.15 g·kg–1, 除速效钾含量丰富外总体较贫瘠; 植物多度与土壤水解氮含量以及高度与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 其它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因子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复杂潮沟系统造成的生境异质性、土壤营养物质以及水溶性盐含量等因子的共同作用,  造成了支脉河口滨岸潮滩植被的分布格局。
2014 Vol. 33 (3): 533-539 [摘要] ( 108 ) HTML (1 KB)  PDF (945 KB)  ( 58 )
540 管角螺幼体配合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的研究
杜学星, 蒋霞敏*, 姜小敏, 叶丽
试验中采用国产鱼粉和进口白鱼粉为蛋白源, 混合油(鱼油︰豆油=1︰1)为脂肪源,  蛋白质含量为40%, 设置了五个脂肪水平: 7%、9%、11%、13%、15%, 选择壳高(2.41±0.04) cm、体重(0.85±0.03) g的管角螺, 以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为指标,  研究了上述不同脂肪水平对管角螺的生长和肌肉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脂肪含量的上升,  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呈现抛物线变化的趋势, 其中脂肪水平为13%组两项指标均最大,  分别达到了0.61%和37.81%, 15%组最小, 分别为0.37%和27.31%, 将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分别与饲料脂肪水平进行拟合,  得出管角螺配合饲料最适脂肪含量为12.86%—13.33%。试验结束后对管角螺肌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发现,  随饲料脂肪含量的增加,  管角螺肌肉粗蛋白和水分含量均降低,  粗脂肪含量升高,  粗灰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 肌肉脂肪酸含量不同,  其中13%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最多, 为19.90%, 7%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多为44.24%。
2014 Vol. 33 (3): 540-544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393 KB)  ( 49 )
545 深圳城市扩展模式的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荀斌1,2,3, 于德永1,2,*, 王雪1,2, 刘宇鹏1,2, 郝蕊芳1,2, 孙云1,2
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过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研究不同城市扩展模式的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对理解城市化过程, 揭示城市格局演变规律和形态发展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快速城市化典型地区——深圳市为研究区域, 通过对1980—2010年6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解译, 将城市扩展模式识别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相结合, 对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分析, 对比不同区域不同扩展模式的城市扩展格局, 并探究城市增长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过去30年间城市用地类型转变为深圳景观主导类型, 其空间格局破碎化程度增加, 2005年后斑块破碎化程度下降; 两种城市增长模式中, 边缘扩展是城市增长的主要方式; 深圳城市扩展格局动态是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和城市规划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作用的结果。
2014 Vol. 33 (3): 545-552 [摘要] ( 127 ) HTML (1 KB)  PDF (3430 KB)  ( 249 )
553 上海市南汇东滩滩涂围垦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刘畅1,2, 方长明1,*
针对上海市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开发特点,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作为研究方法, 构建了反映和体现滩涂围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加权评分法对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发展进行生态评价, 并对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安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南汇东滩围垦区围垦初期(2009—2012)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范围为4.1—4.8, 其安全状况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15—2050年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从5.3到7.0, 都高于围垦初期, 其中2020年将达到良好安全状态, 主要原因是社会响应的增加。可见, 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下, 企业自主经营的模式有利于推动围垦区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可直接为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围垦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借鉴。
2014 Vol. 33 (3): 553-558 [摘要] ( 97 ) HTML (1 KB)  PDF (526 KB)  ( 156 )
559 基于市政污泥的拓展型绿色屋顶基质的固碳潜力研究
黎小廷1, 刘晓玲2, 罗鸿兵3,4,*, 张可3,4, 黄波5, 朱春燕6, 陈凤辉3,4, 范良千3,4, 蒋明抒1
为提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探索绿色屋顶基质的固碳能力, 推广绿色屋顶的应用, 研究选择混合污泥土(污泥与自然土等体积混合)和本地自然土作为绿色屋顶的种植基质, 分别修建20 cm、25 cm和30 cm三个不同厚度的绿色屋顶,  进行了一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混合污泥土平均总碳含量较高,  为(44.33±7.12) g⋅kg–1,  平均总有机碳(36.02±6.03) g⋅kg–1高于自然土的总有机(19.64±4.3) g⋅kg–1。混合污泥土TC与TOC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降低规律不明显, 而自然土比较明显。混合污泥土的碳密度(13.15 kg⋅m–2)是本地自然土(8.58 kg⋅m–2)的1.53倍, 一年的固碳量混合污泥土(3.81 kg⋅m–2)与自然土(3.89 kg⋅m–2)相当, 两者的固碳能力都处于较高水平。可见混合污泥土是一种潜力较大的绿色屋顶种植基质。若将成都市34 km2没有绿化的屋顶面积的50%选择混合污泥土作为绿色屋顶基质进行推广应用,  成都绿色屋顶基质每年增加固碳6.48×107kg, 相当于每年减少CO2排2.38×108kg, 利用市政污泥2.125×106m3(2.231×106 t), 这将对成都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起十分积极的作用。
2014 Vol. 33 (3): 559-567 [摘要] ( 94 ) HTML (1 KB)  PDF (1185 KB)  ( 203 )
568 基于HJ-1-A/B数据提取城市绿地信息的应用研究
凡宸1,5, 叶有华1,*, 邓焕祥2, 蓝蕾2, 温文杰2, 谭富建2, 曾振3, 肖韬4, 黄涛1, 翀黄展 1, 陈佩珊5
先通过几何矫正、配准、裁切等预处理获取深圳市辖区的HJ-1-A/B卫星CCD2数据, 再选取城市绿地、林地、农用地等样本进行光谱特征分析, 并以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等数据作为辅助, 最后利用“决策树-监督”混合分类模式提取深圳城市绿地信息。将分类结果与深圳市生态资源测算的城市绿地面积进行对比,  分析发现两类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值为0.9997, 平均误差为8.37%; 通过空间分布对比发现,  两类数据解译获取的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有利于提高城市绿地信息的提取效率,  进而为降低区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成本并提高监测的时间精度提供一定的借鉴。
2014 Vol. 33 (3): 568-573 [摘要] ( 62 ) HTML (1 KB)  PDF (2006 KB)  ( 63 )
574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的影响 ——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冯荣光1, 林媚珍1,*, 葛志鹏1, 2, 纪少婷1
顺德社会经济综合实力雄厚, 近10年来顺德区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显著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在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结构。利用遥感(RS)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能有效监测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变化。应用2000年、2010年2个时相的遥感数据,  结合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顺德区近10间的土地利用和生态服务价值演变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 2000—2010年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9.17%, 观测期内研究区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基塘地、林地、耕地等生态用地,  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的动态变化较大; 顺德区城市生态服务价值由2000年的1472.95×106元减少到2010年的786.08×106元, 总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686.87×106元, 城市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损害。论文客观、准确地反演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过程,  并基于土地利用面积估算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对城镇土地综合开发管理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4 Vol. 33 (3): 574-579 [摘要] ( 126 ) HTML (1 KB)  PDF (730 KB)  ( 114 )
580 上海市免费公园职能提升与多元化服务管理途径
古旭1,2, 郭雪艳1,2, 杨晓东1,2, 张庭华3, 朱虹霞3, 达良俊1,2,*
抽样选取上海市27座免费公园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游客结构特征、来园方式和目的, 以及对公园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的满意度和服务管理性需求。结果表明: 上海免费公园游客以中老年离退休人员和企业员工为主体, 而青少年和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比例较低; 游客来园目的基本为游憩康体型, 科教文化型则微乎其微; 支撑公园职能实现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均需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调查结果, 为提高免费公园的公共服务性, 提升其游憩康体和科教文化职能, 提出“面向大众, 差异性服务; 以人为本, 精细化管理; 凸显特色, 错位式经营”的多元化服务管理途径。
2014 Vol. 33 (3): 580-585 [摘要] ( 70 ) HTML (1 KB)  PDF (1053 KB)  ( 54 )
586 大通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富营养化动态研究
钟诗群1, 5, *, 陈荣坤2, 周杰3, 邢艳4
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对大通湖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数据显示:  大通湖水体已中度富营养化。三年内,  总氮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平均升高了15, 总磷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平均升了13, 浮游植物的Sannon-Weiner指数平均下降了0.08, Margalef指数平均下降了1.65, Simpson’s指数平均下降了0.09, McNaughton指数平均上升了0.01, Pielou指数平均上升了0.05。一年中,  富营养化最严重的时期是8、9月份,  最轻的是1月份。大量施肥和不科学的放养模式是导致大通湖水体富营养化迅速加重、蓝藻比例逐年增大和浮游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螺、蚌、蚬过多是导致大通湖水域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4 Vol. 33 (3): 586-593 [摘要] ( 66 ) HTML (1 KB)  PDF (660 KB)  ( 181 )
594 基于土壤养分的农林生态系统生态交错带宽度测定
熊丹1, 欧晓昆1, 黄文君2, 杨济达1, 王婷1, 呙靖雯1, 张志明1,*
生态交错带变化最显著的是物种组成和植被结构, 然而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个系统。前期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测定出退耕还林政策驱动下, 退耕撂荒地—云南松林(Pinus yunnanensis Franch)交错带宽度约9 m。假设利用土壤养分变化与前期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测定出的生态交错带宽度和类型一致。为验证此假设, 选取滇西北维西县永春乡退耕还林政策下形成的退耕撂荒地—云南松林交错带为研究对象, 测定其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并利用移动窗口法进行交错带位置和宽度的测定。结果表明: (1)相对于云南松林, 退耕撂荒地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 碱解氮, 速效钾, 速效磷)均显著偏低; (2)pH, 有机质, 碱解氮的变化趋势能更好的用于测定交错带的位置和宽度, 且SED指数优于PD指数; (3)最终测定农林生态交错带的宽度为11 m, 属于急变型交错带,  与前期利用植物多样性变化测定的结果一致。
2014 Vol. 33 (3): 594-602 [摘要] ( 87 ) HTML (1 KB)  PDF (1588 KB)  ( 77 )
       综述
603 金钱龟的救护技术
李贵生
金钱龟为珍稀动物, 其种群数量日益枯竭, 金钱龟的救护意义重大。金钱龟包括2种闭壳龟, 即三线闭壳龟和圆丽闭壳龟。圆丽闭壳龟又可分为2个亚种,  即圆丽闭壳龟指名亚种和圆丽闭壳龟梅氏亚种。金钱龟的救护措施包括加强金钱龟保护的宣传教育、建立金钱龟自然保护区、开展金钱龟野外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工作、建立金钱龟的种质资源库和大力开展人工繁育。其中人工繁育是金钱龟救护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目前形势下最有效的救护措施。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人工孵化技术、越冬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病害的预防包括合理的养殖密度、保持水质清新和合理的营养。
2014 Vol. 33 (3): 603-606 [摘要] ( 92 ) HTML (1 KB)  PDF (276 KB)  ( 115 )
607 臭氧胁迫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综述
列淦文, 郭淑红, 薛立*
臭氧(O3)能造成植物叶面损伤、茎缩短[0]甚至植株矮化, 诱发植物细胞脂质过氧化, 损伤叶绿体, 破坏光合色素, 诱导植物叶片气孔关闭, 抑制碳的同化, 减弱植物的净光合作用, 加速植物老化, 最终引起植物生长的下降, 种子和作物的减产。臭氧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随臭氧浓度和植物种类而, 也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相关。不同植物间的竞争影响其对臭氧胁迫的敏感性, 慢性臭氧胁迫能引起枝叶和根之间碳分配的变化。加强自然环境中臭氧对森林影响的研究, 定位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对臭氧的响应, 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和臭氧的交叉作用对植物的影响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2014 Vol. 33 (3): 607-612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287 KB)  ( 209 )
613 大型水生植物在维持水生态系统健康中的作用
汪秀芳1,2,*, 叶碎高1, 薛淋淋3
大型水生植物对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水生植物通过为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对进入水体的径流进行拦截、过滤和吸附、从水体和沉积物中吸收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等污染物、进行光合作用为水生态系统提供氧气、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等途径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认识到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水生态健康的维持、水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 Vol. 33 (3): 613-618 [摘要] ( 85 ) HTML (1 KB)  PDF (325 KB)  ( 392 )
619 城市扩展研究的主要进展与展望
徐新良1,*,赵美艳1,2, 闵稀碧1,2
城市扩展是现阶段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学者对它的时空特征、驱动机制、模拟和预测方法以及环境效益等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和探索。文章对城市扩展的研究体系、研究方法和尺度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并对未来城市扩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 (1)目前城市扩展的研究已经形成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局面,  各学科为城市扩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方法支撑, 但理论探索相对缺乏; (2)目前元胞自动机和分形理论在城市扩展的研究中应用较多, 引入其他有效的数理方法深化城市扩展研究非常必要; (3)尺度在城市扩展研究中非常重要, 慎重选择时空粒度能更好的反映和揭示城市扩展的特征和规律; (4)我国对城市扩展的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借鉴国外的居多,  结合中国城市化实际进行理论探索, 并深入对全国范围城市扩展特征和规律的全面认识, 是中国未来城市扩展研究的重要方向。
2014 Vol. 33 (3): 619-624 [摘要] ( 87 ) HTML (1 KB)  PDF (305 KB)  ( 163 )
  编辑部公告
22 《生态科学》入选2023年版“北大核心期刊”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参加“广州科技传播力量”颁奖典礼暨广州科技传播联盟总结会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获聘为广东省科普讲师团成员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当选广州科技传播联盟单位理事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受邀参加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谈学习贯彻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体会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被评选为广州优秀农村科技特派员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在“绿美广州 科普同行”广州科普微视频大赛中获奖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本刊信息  
国内刊号:CN 44-1215/Q
国际刊号:ISSN 1008-8873
刊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82年
主办:广东省生态学会、暨南大学
编辑:《生态科学》编辑部
出版:生态科学杂志社、科学出版社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
邮编:510630
电话:020-85228257
手机:18198853575
E-mail:ecolsci@163.com
  友情链接
22 广东省生态学会
22 广州市生态学学会
粤ICP备17056760号-3   版权所有 © 《生态科学》编辑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 邮编:510630 E-mail:ecolsci@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