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期刊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下载中心
《生态科学》稿件写作提示
稿件格式模板(2019年新)
出版物标点符号用法
出版物数字用法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访问统计
2014年 33卷 2期
刊出日期:2014-03-25

综述
研究论文
综述
 
       研究论文
0 本期目录
2014 Vol. 33 (2): 0-0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237 KB)  ( 42 )
209 采用耳石日轮研究珠江口黄唇鱼幼鱼的产卵期及生长
区又君1, *, 廖锐1, 2, 李加儿1, 勾效伟1
通过矢耳石日轮对采自珠江口的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 幼鱼进行日龄鉴定, 并据此研究其产卵期和生长特性。黄唇鱼的产卵时间最早为2 月8 日, 最晚是5 月17 日, 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5 月。体长为16.40—26.30 cm 的黄唇鱼幼鱼的体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 体重生长为匀速生长; 体长和体重随日龄的生长关系均以幂函数模型符合程度较好; 体长和体重平均生长率分别为0.55 mm⋅d−1 和1.60 g⋅d−1, 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27%⋅d−1 和0.82%⋅d−1。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耳石日龄来推算黄唇鱼的产卵期是可行的, 并可据此推算其特定阶段的生长模型。
2014 Vol. 33 (2): 209-212 [摘要] ( 79 ) HTML (1 KB)  PDF (613 KB)  ( 164 )
213 不同硝酸钠浓度对大真眼点藻生长和脂产量的影响
程秀颀, 高保燕, 万凌琳, 李爱芬, 张成武*

以大真眼点藻(Eustigmatos magnus)为研究材料, 改良BG-11作为基础培养基, 设置四种NaNO3浓度, 利用Ø3 cm的玻璃柱状光生物反应器对该藻进行培养, 通过一系列生理指标的测定来探讨不同NaNO3浓度对大真眼点藻生长和脂积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最适宜该藻生物量积累的NaNO3浓度为9 mmol•L–1, 此条件下生物量达到11.31 g•L–1; 通过脂组分分级, 结果显示3.6 mmol•L–1实验组的总脂含量和中性脂含量均为最高, 总脂含量为60.21%(干重百分比), 中性脂含量为92.99%(总脂百分比); 主要脂肪酸组分为棕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 三者含量总和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5%- 87%; 9 mmol•L–1实验组的总脂单位体积产率最高为0.29 g•L–1•d–1, 6 mmol•L-1实验组的中性脂产率最高, 达到0.26 g•L–1•d–1。总体来看, 9 mmol•L–1实验组和6 mmol•L–1实验组的产油能力相当, 但若要进行工业化生产, 则6 mmol•L–1为产油脂的最适浓度。

2014 Vol. 33 (2): 213-219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1452 KB)  ( 101 )
220 琼脂共培法测定小麦化感潜力的微生物污染及其对策
王宁, 张林, 骆世明, 杨帆, 李昊
小麦常规消毒后的琼脂培养过程难免会经常发生微生物污染,  并影响琼脂共培法测定小麦化感潜力的准确性。为寻求一个恰当的对策,  本研究对9个化感潜力不同的小麦品种采用琼脂迟播共培法培养,  莴苣迟小麦3天播种, 共培到第2、4、6、8、10、12、14 天时分别测定小麦对莴苣的根长抑制率。结果表明,  小麦成熟籽粒在培养过程发生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与抑制率测定值的偏差呈显著正相关,小麦的污染程度随共培养天数的延长而加重。另一方面,  小麦品种的化感潜力测定值在共培早期变动较大,  直到共培12 天后才有相对稳定的表现。兼顾缩短小麦培养时间可减少微生物污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以及小麦化感潜力稳定表达所需的时间,  优化的小麦化感潜力测定时间是受体植物比小麦迟播3天后再与小麦共培12天。
2014 Vol. 33 (2): 220-225 [摘要] ( 80 ) HTML (1 KB)  PDF (392 KB)  ( 68 )
226 水淹及盐胁迫对海滨锦葵生长及Na+、K+离子积累的影响
闫道良1, 王猛2, 燕志2, 潘海鸥3

以具有34枚真叶的海滨锦葵小苗为处理材料, 在可控温室下研究了海滨锦葵苗期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和植株Na+K+离子积累对盐、水淹和水盐协同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盐胁迫处理对海滨锦葵株高、叶片数、主根粗、根系长及根系体积的抑制作用要明显于水淹胁迫处理(P<0.05)。水盐协同胁迫对株高、叶片数、根系体积和比叶面积的影响与盐处理没有显著差别(P>0.05)。盐和水盐协同胁迫显著降低了植株的相对含水量。水淹胁迫处理和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影响根、茎和叶的生物量积累。同样, 盐胁迫处理和水盐协同胁迫对根、茎、叶生物量的影响也没有显著差别, 但都低于水淹处理和对照。各处理间对叶重比、茎重比、根重比和根冠比没有明显影响。水淹胁迫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的K+/Na+, 盐和水盐协同胁迫处理则显著降低了K+/Na+比。结果表明, 海滨锦葵对水淹胁迫(与盐胁迫相比)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海滨锦葵通过稳定比叶面积、保持平衡的含水量、有效的生物量积累、均衡的生物量分配策略、K+促进吸收和保持高含量的K+/Na+比来提高对水胁迫的适应。

2014 Vol. 33 (2): 226-231 [摘要] ( 84 ) HTML (1 KB)  PDF (397 KB)  ( 203 )
232 不同pH对双胞旋沟藻和血红哈卡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涛, 董宏坡, 李霞, 吕颂辉*
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和血红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a)是我国近海的两种赤潮藻种。研究了不同pH(8.30、7.80、6.80)值对上述两种甲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不同pH值下两种甲藻的细胞密度产生了差异, 与对照组(8.30)相比, 7.80组无显著性, 6.80组则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在两种甲藻的三组实验培养结束时,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7.80组藻细胞的叶绿素a含量、最大光合效率(Fv/Fm)、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 6.80组与对照组均表现出显著性降低(p<0.05), 说明弱酸pH值条件对两种甲藻的光合特性具有抑制作用。
2014 Vol. 33 (2): 232-236 [摘要] ( 105 ) HTML (1 KB)  PDF (1558 KB)  ( 155 )
237 三疣梭子蟹软壳蟹肝胰腺的消化酶活力与营养成分分析
靳立兵, 王春琳*, 母昌考, 宋微微, 李荣华
通过生化分析、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等技术,  系统地研究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软壳蟹肝胰腺的消化酶活力与营养组成。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软壳蟹肝胰腺中粗脂肪的含量最高,  达47.97%, 但脂肪酶活力却最小; 其消化酶活力大小为: 淀粉酶>类胰蛋白酶>脂肪酶,  且各消化酶活力之间差异显著(P<0.05)。共检出38种脂肪酸,  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8 种,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8 种,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12 种;  其中SFA的含量最高,  为33.05%, PUFA次之,  占32.45%, MUFA的含量最少,  为28.18%。氨基酸组成中谷氨酸含量居首位,  共检测出29种氨基酸,  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及20中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最高,  为52.77%; 其次为必需氨基酸,  占35.39%; 半必需氨基酸最低,  为11.84%。由此可知,  脂类物质是三疣梭子蟹软壳蟹期间主要的能源物质, 其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与硬壳蟹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014 Vol. 33 (2): 237-243 [摘要] ( 122 ) HTML (1 KB)  PDF (406 KB)  ( 102 )
244 低氮对金色奥杜藻色素-蛋白复合物特性及全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
彭倩倩, 王璐瑶, 李爱芬*, 张成武

采用SDS-PAGE圆盘电泳分离技术, 研究两种氮浓度下17.6 mmol•L1 (高氮组)、5.87 mmol•L1 (低氮组)金色奥杜藻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从两种氮浓度所培养的金色奥杜藻细胞光合膜上, 均可分离得到6种色素蛋白复合物条带, 按照迁移速率从小到大依次为CPⅠa、CPⅠ、CPa1、CPa2、LHCP1、LHCP2。与高氮组相比, 低氮下电泳分离的复合物条带颜色明显变浅, 尤其CPⅠ、CPa1、CPa2三条带仅隐约可见。低温荧光发射光谱显示CPa1的荧光发射主峰也较高氮组蓝移10 nm左右,说明低氮主要影响光系统Ⅱ。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 氮浓度降低后藻细胞中有6种蛋白表达下调, 3种蛋白表达上调, 这些差异蛋主要白涉及光合作用、氮素吸收、碳同化、能量转换等生理过程, 大多与维持叶绿体功能有关。

2014 Vol. 33 (2): 244-250 [摘要] ( 79 ) HTML (1 KB)  PDF (4574 KB)  ( 87 )
251 太岳山七里峪道路建设对不同植被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任彩勤, 张钦弟, 毕润成*
运用6个物种多样性指数, 研究了七里峪景区道路建设对不同植被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乔木 层的物种多样性在道路建设干扰程度最小的地方都达到最大值, 在干扰程度居中的地方出现也相对较大, 在干扰程度 最大的地方最小。乔木种的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较大。(2) 灌木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在道路干扰程度最大、中度和最小的地方都比较大, 多样性随道路干扰程度的变化无明显变化。(3) 在道路干扰最大的地方, 草本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大, 在干扰最小的地方,草本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小, 优势度则是在干扰最大的地方最小, 干扰最小的地方最大。草本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最大。
2014 Vol. 33 (2): 251-257 [摘要] ( 111 ) HTML (1 KB)  PDF (448 KB)  ( 96 )
258 通辽市公园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刘玉平1, 白日吐2, 郭贵英1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分析城市公园树种多样性可以为城市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 完善城市公园结构,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通辽市的5 个公园进行抽样调查, 分析和比较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 通辽市公园共有物种70 种, 隶属于25 科48 属, 通辽市公园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为49, 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9257,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0114, 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738; 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为21, 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9041,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6269, 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161。根据对物种多样性及乔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的分析, 对各公园的群落组成、结构特点提出改造建议

2014 Vol. 33 (2): 258-261 [摘要] ( 77 ) HTML (1 KB)  PDF (313 KB)  ( 92 )
262 珠江口萘双加氧酶基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吴鹏1,2, 王友绍1,2,*, 张建东1,2

选取珠江口上游到下游的四个站点采用16S rRNA-DGGE方法分析了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 四个站点中微生物组成差别较大, 并且珠江口上游的微生物多样性稍低于下游。基于萘双加氧酶基因(ndo基因)的DGGE分析则表明珠江口上游和下游区域中的ndo基因多样性(站点A1和A4)高于珠江口中游(站点A2和A3)。为了进一步探讨环境因子与ndo基因分布的相关关系, 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发现站点A1中ndo基因组成主要受NH4-N影响, 该基因在站点A2的分布主要与SiO3-Si正相关, 而站点A4的该基因组成则与盐度的相关性较高。研究结果能为珠江口的PAHs生物降解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2014 Vol. 33 (2): 262-268 [摘要] ( 51 ) HTML (1 KB)  PDF (1798 KB)  ( 39 )
269 黄河口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环境质量评价
王志忠1, 张金路1, 杜兴华1, 刘艳春2, 陈述江1, 段登选1, 张明磊1

于2008年和2009年的黄河枯水期(5月)和丰水期(8月), 在黄河入海口水域选取14个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 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64种, 其中软体动物25种、节肢动物(甲壳动物)23种、环节动物(多毛类)7种、底栖鱼类4种、腔肠动物2种以及腕足动物、棘皮动物和螠类各1种; 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是构成该水域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该水域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较低, 分别为(76.4310.71) indm–2和(9.442.04) gm–2; 栖息密度多毛类最高, 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次之, 其他类群最低; 生物量其他类群最高, 软体动物和多毛类次之, 甲壳动物最低。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900.02、1.450.02和0.770.02。黄河口水域环境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 丰水期质量优于枯水期, 2009年优于2008年。

2014 Vol. 33 (2): 269-275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543 KB)  ( 118 )
276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邹文涛, 姜艳, 尹光天*, 李荣生, 杨锦昌, 王东光

对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2636 hm2范围内植被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表明:该园共有105科220属512种, 其中蕨类植物有24科32属73种, 裸子植物有5科5属7种, 被子植物有76科183个属432种; 30个样方按优势种可以分为12个植物群落, 分别为: 华润楠+黄杞-广东毛蕊茶群落、深山含笑+华润楠-华丽杜鹃群落、米槠+鹅掌楸-细齿叶柃群落、红花荷+华润楠-网脉山龙眼群落、华润楠+罗浮柿-鼠刺群落、华润楠+鹅掌楸-罗浮柿群落、华润楠+枫香-鹅掌楸群落、马尾松+华润楠群落-鼠刺群落、浙江润楠+短序润楠-鼠刺群落、薄叶润楠+网脉山龙眼-厚皮香群落、杉木群落、桉树群落, 其中9个群落为南亚热带阔叶林, 2个群落为人工林, 1个群落为针阔混交林。杉木和桉树人工林群落优势物种的水平和垂直结构较为均匀; 其它10个天然林群落优势物种数量多, 演替较完整, 且稳定。

2014 Vol. 33 (2): 276-281 [摘要] ( 111 ) HTML (1 KB)  PDF (339 KB)  ( 143 )
282 广东省韶关市3座大中型饮用水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特征
黄成1, 岳强2, *, 史元康1, 李红娟1, 许晓燕1, 陈燕飞2, 邱劼婷1

于2011年1—12月调查分析了韶关市南水水库、瀑布水库和花山水库3座大中型饮用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和优势功能类群的演替特点。结果表明: 南水水库为贫营养型水库, 全年以适应低营养盐环境的Lo和A等功能类群占优势, 枯丰两期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变化不明显, 全年低浓度的氮、磷营养盐是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重要影响因子; 瀑布水库和花山水库为中营养型水库, 虽然枯、丰两期Lo和A等功能类群占优势, 但在丰水期, 适应富营养环境的X1、MP和J等功能类群也占优势,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动态变化相对明显, 枯、丰两期氮磷营养盐浓度差异、水体稳定性和透明度变化是其动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

2014 Vol. 33 (2): 282-287 [摘要] ( 100 ) HTML (1 KB)  PDF (713 KB)  ( 138 )
288 食物浓度对拟同形溞(Daphnia similoides)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罗晓霞, 刘正文*

研究了不同食物(斜生栅藻 Scenedesmus obliquus)浓度对拟同形溞(Daphnia similoides)生长繁殖的影响, 实验共 设7个浓度组(有机碳浓度分别为0.25, 0.75, 1.5, 5.5, 11, 16, 20 mg⋅L –1 )。结果表明拟同形溞的体长、生长率、累积孵化率 和内禀增长率m r 均随着食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最高浓度20 mg C⋅L –1达到最高值, 其体长为3.55 mm, 生长率为0.23 d –1 , 累 积孵化率为327.45个/雌, 内禀增长率为0.399, 显著高于最低浓度0.25 mg C⋅L –1组(体长为2.52 mm, 生长率为0.15 d –1 , 累积孵化 率为20.3个/雌, 内禀增长率为0.12)。拟同形溞的产前发育期、存活时间则随着食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在浓度为1.5—20 mg C⋅L –1 时, 拟同形溞的产前发育期为4—5天, 之后随着浓度下降, 产前发育期延长, 0.75 mg C⋅L –1和0.25 mg C⋅L –1组的产前发育 期分别为6天和7天。食物浓度越低, 寿命越长, 最低浓度组(0.25 mg C⋅L –1)的拟同形溞的寿命是62天, 是最高组(20 mg C⋅L –1 ) 的2.5倍。因此, 拟同形溞生长与繁殖的适合浓度范围为5.5—20 mg C⋅L –1。

2014 Vol. 33 (2): 288-293 [摘要] ( 104 ) HTML (1 KB)  PDF (470 KB)  ( 73 )
294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退化原因初探
徐蒂1, 2, 廖宝文2, *, 朱宁华1, 管伟2, 李诗川3, 钟才荣3

针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片红树林严重退化现象, 对退化红树林开展群落特征调查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观测研究, 以揭示其退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1)红树林退化与林木高度和胸径无显著相关, 但随退化程度加深, 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和单位面积呼吸根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并达到极显著相关; (2)团水虱主要分布在离地面高度0—30 cm的树干根茎处, 尤其在10—20 cm处分布最多, 其密度达2.94 个•cm2, 钻孔面积所占面积达23.93 %, 并且与每株红树退化程度达到极显著相关; (3)红树林群落微地形变化导致了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的变化, 其中淹水深度变化与红树林退化无显著相关, 但淹水时间变化(表现在形成积水)则与其退化呈显著正相关, 较长的淹水(积水)时间加剧了红树林退化, 退化特征值(%)与积水时间(min)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死亡率=0.4138x+42.66(R=0.817, p<0.01), Y退化率= 0.5195x+13.943(R=0.639, p<0.05)。

2014 Vol. 33 (2): 294-300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756 KB)  ( 219 )
301 镉离子对羊角月牙藻光合作用及其抗氧化酶的毒性影响
苏甜, 李义刚, 欧瑞康, 聂湘平

以羊角月牙藻为受试材料, 研究了氯化镉对羊角月牙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镉对羊角月牙藻的96 h的EC50为0.068 mg·L −1 , 属于高毒物质, 对藻的生长、叶绿素的含量有明显抑 制作用。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增加,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ABS/RC大幅度上升, RC/CS 0、φE0、φP0、Ψ0等参数有所下降, PSⅡ反应中心受体侧PQ库变小, QA 还原次数N变小, PSII 性能指数明显下降。当氯化镉质量浓度为0.150 mg·L −1时, ABS/RC达到最大, PIabs 最低, 不及对照组50%。以上结果表明羊角月牙藻的光合作用中心受到严重损害, 电子传递受到严重阻碍。藻细胞内MDA含量明显上升, 说明镉对藻机体产生了氧化损伤。同时, 镉对藻内SOD和CAT的活性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低浓度暴露时, SOD 和CAT活性受到诱导, 表明藻体内抗氧化系统启动, 抵抗外界镉胁迫。但当暴露 质量浓度达到0.108 mg·L −1时, 两者活性均受到显著的抑制。

2014 Vol. 33 (2): 301-306 [摘要] ( 97 ) HTML (1 KB)  PDF (588 KB)  ( 125 )
307 青藏高原东缘人工草地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对选择效应的影响
李昂1, *, 杜国祯2

实验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常见物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和羊茅(Festuca ovina)为材料,  通过建植单、混播植物群落,  及连续5年对其生产力的测定,  来探索物种组成、丰富度、播种密度和土壤养分对群落选择效应的影响,  以及群落选择效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凡包含有垂穗披碱草物种的群落均有较高的选择效应,  说明物种组成显著影响群落的选择效应;  实验初期,  群落选择效应随物种丰富度和播种密度的增大而升高;  然而,  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  物种丰富度和密度的效应却呈逐减弱趋势; 施肥对群落选择效应的影响从最初的显著提高转变为影响不显著,  到最后反而减弱了群落的选择效应; 从群落成长过程来看,  群落的选择效应值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2014 Vol. 33 (2): 307-312 [摘要] ( 69 ) HTML (1 KB)  PDF (860 KB)  ( 200 )
313 基于半变异函数的环渤海地区NDVI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毋亭1,2, 张勇3, 侯西勇1

基于环渤海地区1999—2009期间年尺度的NDVI序列数据和半变异函数分析方法, 定量研究植被覆盖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结论如下: 1)辽宁省地形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强于气候,  植被分布整体的连续性最好; 而在山东和京津冀区域,  温度对植被覆盖空间格局的影响强于水分,  且山东植被分布的斑块化最为显著; 2)结构性因子对辽宁、京津冀、山东三个分区植被覆盖的影响作用占主导,  但均呈减弱趋势; 3)辽宁、京津冀、山东三个分区植被覆盖空间变异最小、空间连续性最大的方向分别为东北-西南(30°)、西北-东南(150°)和西北-东南(135°), 该方向的差异体现了影响因子类型及其作用的差异性。

2014 Vol. 33 (2): 313-320 [摘要] ( 66 ) HTML (1 KB)  PDF (1398 KB)  ( 58 )
321 珠海人工红树林与天然红树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张晓君1,2, 管伟1, 廖宝文1,*, 朱宁华2, 李琳3, 何奕雄3

在珠海市鹤洲北、横琴岛设置不同的样地对2种人工红树林与2种天然红树林进行群落调查, 分析比较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的物种数量、群落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空间结构等特征差异, 以期为指导红树林的人工恢复营造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 1)无瓣海桑人工林群落的结构组成简单、空间层次分布明显、林下植被主要为老鼠簕; 2)秋茄人工林和天然老鼠簕群落物种组成相对丰富、植物密集、数量众多、竞争激烈; 3)天然桐花林群落则与老鼠簕形成了共优群落; 4)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的排序为: 天然老鼠簕群落>天然桐花树群落群落>秋茄人工林>无瓣海桑人工林; 5)在红树林的恢复重建中, 可以考虑乡土种与外来种相结合、通过人工的方式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使群落层次更加丰富。

2014 Vol. 33 (2): 321-326 [摘要] ( 63 ) HTML (1 KB)  PDF (427 KB)  ( 140 )
327 1952—2011年蚌埠气温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
原文杰, 李侠丽, 梅雪英*

根据气温资料,  采用线性趋势函数、Morlet小波分析方法,  研究了蚌埠市的年、季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最高、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  探讨了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1952—2011年蚌埠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气候倾向率为0.23 ℃·10a−1,  其中春、秋、冬的增温趋势较为明显,  夏季变化趋势不明显;  年平均气温在1990年以前相对偏低,  呈现波动变化,  增温趋势不显著; 1990年后相对偏暖,  增温趋势明显。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  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1 ℃·10a−1、0.37 ℃·10a−1; 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远大于年平均最高气温,  表明夜间增温较多,  白天增温较少,  气温日较差逐渐减小。夜间温度升高,  将增加植物的呼吸消耗,  不利于物质的积累,  可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2014 Vol. 33 (2): 327-331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2303 KB)  ( 55 )
332 汕头港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王亮根1, 2, 陈伟洲3, 曹会彬3, 杜虹1, *

根据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对汕头港6个断面的连续调查所得数据, 以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P) 、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硫化物和悬浮物作为海水水质评价指标,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多元尺度分析法对汕头港水质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汕头港全年各断面水质均为Ⅳ类, 主要污染因子均是DIN和PO4–P。空间上, 海湾西部污染程度明显比东部严重, 尤其是西港河口因水动力学条件差污染最为严重。时间上, 水质变化无明显季节性变化特征, 其中, 4月、5月与7月这三个月的水质明显好其他各月。汕头港水质与盐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0.644)表明径流输入是汕头港主要污染来源。

2014 Vol. 33 (2): 332-338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912 KB)  ( 154 )
339  松花江流域青鱼、草鱼、鲢及鳙突进游速比较研究
熊锋1, 王从锋1,2,*, 刘德富3, 寇方露1, 莫伟均1, 刘伟1, 石小涛4

利用自制的鱼类游泳能力测定实验装置, 采用递增流速法, 研究了松花江流域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及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突进游泳速度。研究结果表明: 青鱼、草鱼、鲢及鳙的相对突进游泳速度大小排序为鲢>草鱼>青鱼>鳙, 这四种鱼类的绝对突进游泳速度随着体长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 而相对突进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大而呈递减趋势。研究结果旨在为鱼类游泳能力及鱼类行为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同时也为过鱼设施的流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并对鱼类资源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2014 Vol. 33 (2): 339-343 [摘要] ( 56 ) HTML (1 KB)  PDF (658 KB)  ( 82 )
344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生植被生态恢复种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张萌1, 刘足根1, 李雄清1,2, 祝国荣3, 徐军3,*, 李中强4

湖泊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生态学问题。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群作为我国八大湖泊群之一, 近30年来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极为严重, 亟待系统性修复。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则是面向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治理的重要技术。然而, 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恢复种来保证恢复效果以及长期的生态安全与稳定性仍是目前恢复工程中的重要且薄弱环节。结合长江中下游湖泊中水生植物的生长、分布、繁殖、来源及污染耐受性等提出了以乡土物种操控为理念适合该区域湖泊的生态恢复先锋物种建议名录, 并依据所筛选的物种特性和淡水生态学相关理论, 提出不同的优化组合方案来指导长江中下游不同类型湖泊的水生植物生态恢复。

2014 Vol. 33 (2): 344-352 [摘要] ( 73 ) HTML (1 KB)  PDF (381 KB)  ( 297 )
353 象山港国华电厂强增温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格局
李婷1, 韩晓1, 林霞1, 2, *

为探索电厂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于2011年2月(冬)、5月(春)、8月(夏)和11月(秋), 用浮游生物III型网(网目77 μm)在象山港国华电厂邻近海域的强增温区进行10站位2重复的浮游植物取样。结果表明, 共有浮游植物51种, 以硅藻门占绝对优势, 共20属48种。该海域年平均丰度为71.5 ×104  indm–³, 物种多样性最高发生在秋季, 而春季最低。4个季节的优势种有16种, 其中, 春季和冬季各检出1种, 分别为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centrali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其他季节最主要优势种为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 )、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和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相似性分析(ANOSIM)和相似性百分比(SIMPER)分析显示, 各季节间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R=0.992, p<0.01), 尤其在夏季, 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 适高温的角毛藻倾向于聚集到排水口附近海域, 这可能会增加高温期角毛藻赤潮的概率。

2014 Vol. 33 (2): 353-360 [摘要] ( 103 ) HTML (1 KB)  PDF (531 KB)  ( 77 )
361 苦草生理生长对太湖底质的响应研究
张俊*

调查研究了太湖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之间所在区域(31°4′3″—31°11′39″N, 120°18′42″—120°25′48″E)内15个 样方中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的根系活力与干湿比, 以及相应样方内的太湖底质氨氮、总氮、总磷与有机质。结果 显示, 调查区域内苦草的根系活力平均值为(314.93±79.49) mg⋅(g⋅h) –1、干湿比平均值为8.17%±2.90%; 底质中氨氮、 总氮、总磷、有机质平均值分别为(8.13±11.78) mg⋅kg –1、(1.03±1.07) g⋅kg –1、(0.55±0.29) g⋅kg –1、1.86%±2.19%。对苦 草根系活力、干湿比与底质氮、磷、有机质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 在本次所调查的底质氨氮、总氮、总磷、有机质含 量范围内, 随着氨氮含量的增加对苦草生长有促进作用; 总氮、总磷、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对苦草生长呈现一定抑制性。

2014 Vol. 33 (2): 361-365 [摘要] ( 77 ) HTML (1 KB)  PDF (622 KB)  ( 58 )
366 广西石祥河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及分析
钟诗群1,5, 李秀丽2,吴洪华3,张锦标4, 余爱芹4

2010年7月对石祥河水库水体中的氮、磷及浮游生物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数据显示: 石祥河水库水体已中度富营养化, 属于劣Ⅴ类水质, 主要成分分析显示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较大的水化因子首先是氮, 其次是磷。氮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徘徊于56—83, 磷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徘徊于32—66。石祥河水库的浮游生物小型化十分明显; 浮游植物的Sannon-Weiner指数徘徊于1.09—1.42, Pielou指数徘徊于0.28—0.37, Simpson,s指数徘徊于0.41—0.51, McNaughton指数徘徊于0.94—0.85, Margalef指数徘徊于2.56—2.99。并提出了减缓水库富营养化进程、防治其进一步加剧的相关措施。

2014 Vol. 33 (2): 366-372 [摘要] ( 62 ) HTML (1 KB)  PDF (650 KB)  ( 46 )
373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李超1,李文峰2,*, 李林润3

鉴于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社会、经济、人类等的复杂关系, 该研究从区域角度出发, 分别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并通过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将二者整合, 评判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研究中对生态环境质量及协调度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与GIS结合, 制作成专题地图, 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应用。结果表明: 1996—2005年, 江苏省沿江、沿海和两淮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徐连、宁镇扬和太湖经济区, 大部分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有提高, 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在1996—1999年间呈波动上升后逐年下降, 但仍保持良好或优质协调状态。

2014 Vol. 33 (2): 373-378 [摘要] ( 65 ) HTML (1 KB)  PDF (1593 KB)  ( 92 )
379 深圳羊台山黄牛木群落学特征研究
刘东蔚1, 王海军2, 陈勇1, 孙延军2, 程华荣3, 孙冰1,*

羊台山位于深圳西北部, 最高海拔587.1 m, 是深圳城区北部的生态屏障, 尚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次生阔叶林。自2006年, 在羊台山等布设2个面积为1200 m2的固定样地, 定位研究深圳羊台山次生林典型群落黄牛木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 旨在为深圳地区乡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1)样地内黄牛木群落有维管植物132种, 隶属48科70属, 样地1以黄牛木为单优势种, 样地2以银柴为单优势种; (2)生活型谱分析可见: 高位芽植物占物种数的60%以上, 与我国云南东南和浙江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较为接近, 略低于广东鼎湖山典型南亚热带次生阔叶林; (3)群落垂直结构方面, 样地1有较明显的分层, 黄牛木主要分布于乔木层14—9 m高度级, 样地2整体分层不明显, 黄牛木多处在14—5 m的高度级; (4)黄牛木群落的主要种群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样地1中黄牛木属稳定型种群, 银柴属增长型种群, 水蒲桃属发展型种群, 样地2银柴、杉木、水杨梅以及黄牛木均属稳定型种群; (5)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 样地1属演替中期群落, 样地2属演替中前期群落。

2014 Vol. 33 (2): 379-385 [摘要] ( 59 ) HTML (1 KB)  PDF (507 KB)  ( 223 )
386 艳妇斑粉蝶生物学特性研究
蒲正宇1, 史军义1, 姚俊1, 周德群2, 李贵兴3

艳妇斑粉蝶Delias belladonna (Fabricius)具有较高的经济、美学和生态价值, 可用于观赏、工艺制作、活体放 飞等。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 艳妇斑粉蝶一年发生1代, 卵期8至12天, 在6月至7月能发现卵; 幼虫期约10个月, 当年6月份至次年5月份能发现幼虫, 其中1龄幼虫历期7至10天, 2龄10至17天, 3龄14至19天, 4龄约5至6个 月, 5 龄虫30至45天; 蛹期20至35天, 蛹主要出现在4月份至6月份; 成虫发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艳妇斑粉 蝶以4龄幼虫越冬, 其寄主植物为桑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sis和短梗钝果寄生Loranthus vestitus。艳妇斑粉蝶野外资源可进行有规划地可持续开发利用。

2014 Vol. 33 (2): 386-389 [摘要] ( 71 ) HTML (1 KB)  PDF (2019 KB)  ( 210 )
       综述
390 广州市典型河涌生态堤岸的调查分析及改进对策
赵本良1,2,3, 章家恩1,2,3,*, 梁开明1, 孔旭晖1,2,3, 叶延琼1,2,3, 苏贻娟1,2,3

城区河涌生态堤岸具有防洪、航运、环境保护、生态服务、亲水观水、景观旅游等多功能效用。选取广州部 分典型河涌, 采用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方法, 分析其生态堤岸类型、结构及特点, 并提出相关改进对策。目前广州 典型生态堤岸包括附着式、围栏式、点缀式、一体式、组合式等类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堤岸生物多样性低; 美学体验与休闲服务功能弱; 生态堤岸的培育意识缺乏等方面。可通过提高生态堤岸组份的耦合水平、强化生态堤岸亲水和休闲功能、重视生态堤岸的构建与培育等措施对其进行改进, 以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美学享受价值和生活休闲功能。

2014 Vol. 33 (2): 390-395 [摘要] ( 73 ) HTML (1 KB)  PDF (5407 KB)  ( 143 )
396 微藻种质资源的采集及保存现状
蔡卓平1,2,3, 李燕璇2, 段舜山1,*, 朱红惠2

微藻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宝贵生物资源, 开发利用微藻生物资源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有充足 而优良的经济微藻株系, 且能实现其长期稳定的遗传特性, 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微藻种质资源采集和保存技术研究。文 章首先交代了微藻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必要性, 重点从生物质能源开发角度归纳微藻生物的资源化利用, 然后对比 简介国外和国内微藻种质资源采集及保存状况, 指出国内微藻种质资源采集和保存面临的困境,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议并进行展望。

2014 Vol. 33 (2): 396-400 [摘要] ( 66 ) HTML (1 KB)  PDF (333 KB)  ( 321 )
  编辑部公告
22 《生态科学》首次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22 《生态科学》入选2023年版“北大核心期刊”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参加“广州科技传播力量”颁奖典礼暨广州科技传播联盟总结会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获聘为广东省科普讲师团成员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当选广州科技传播联盟单位理事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受邀参加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谈学习贯彻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体会
22 《生态科学》蔡卓平博士被评选为广州优秀农村科技特派员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本刊信息  
国内刊号:CN 44-1215/Q
国际刊号:ISSN 1008-8873
刊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82年
主办:广东省生态学会、暨南大学
编辑:《生态科学》编辑部
出版:生态科学杂志社、科学出版社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
邮编:510630
电话:020-85228257
手机:18198853575
E-mail:ecolsci@163.com
  友情链接
22 广东省生态学会
22 广州市生态学学会
粤ICP备17056760号-3   版权所有 © 《生态科学》编辑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 邮编:510630 E-mail:ecolsci@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