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黔西北人工草地蜘蛛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张茂1, 3, 周谷春2, 龙见坤1,*, 黄秀东1, 陈志敏1, 李中森1, 杨正禹1 |
1.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 昆虫研究所, 贵阳 550025
2. 赣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赣州 341000
3 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都匀, 558000 |
|
|
摘要 为探索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地蜘蛛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的影响因子, 该研究于2019年9月—2020年1月结合样方、陷阱、样线取样三种方法对黔西北油杉河新西兰牧场的蜘蛛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影响蜘蛛分布的生境因子开展调查。结果表明: (1)捕获蜘蛛1642头, 隶属于15科53属69种, 不同功能群排序为: 结圆网型蜘蛛>伏击型蜘蛛>游猎型蜘蛛>结皿网型; 优势科4科, 分别为园蛛科(25.15%)、球蛛科(20.52%)、逍遥蛛科(15.1%)、和蟹蛛科(13.28%); 优势种2种分别为远亲园蛛(17.17%)和虚逍遥蛛(14.49%)。(2)12月时蜘蛛个体数量、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1月时蜘蛛优势度指数、11月时蜘蛛的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 而蜘蛛丰富度指数先减后增, 12月时最低, 且11月、12月的蜘蛛丰富度指数均显著低于9月、10月、1月(P<0.05)。(3)对9个生境因子与蜘蛛多度进行线性拟合发现, 海拔、空气湿度、植被物种数3个环境因子对蜘蛛多度有显著正效应(P<0.05)。(4)对9个生境因子与蜘蛛物种多样性进行CCA分析发现, 9个环境因子对蜘蛛物种多样性的总解释度为70.98%, 其中植被均匀度指数对蜘蛛物种多样性具有显著负效应(P<0.05), 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对蜘蛛物种多样性具有显著正效应(P<0.05)。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地蜘蛛的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季节、气候、植被等因子有较强的相关性, 利用蜘蛛进行草地病虫害防治一定要密切结合当地特定的环境、气候及土壤等因子。
|
|
|
引用本文: |
张茂1, 3, 周谷春2, 龙见坤1,*, 黄秀东1, 陈志敏1, 李中森1, 杨正禹1. 黔西北人工草地蜘蛛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 生态科学, 2023, 42(5): 74-.
|
|
|
|
链接本文: |
http://www.ecolsci.com/CN/Y2023/V42/I5/74 |
[1] |
陈哲1,2, 吕艳花1, 杜岩功3, 张莉1, 周华坤3, 王英典1, 王文颖1,2,*. 牛粪尿短期储存氨释放与养分转化的抑制剂作用成效研究[J]. 生态科学, 2023, 42(5): 1-. |
[2] |
尹洁慧 1,*, 季道德 1, 刘炜炜 2. 不同浓度海生根鞭毛虫(Oxyrrhis marina)对环小两栖猛水蚤Amphiascopsis cinctus (Claus, 1866)发育时间、存活率、繁殖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3, 42(5): 12-. |
[3] |
李凤1, 杨扬1,2,*. 应用溶藻功能菌PA14强化微人工湿地修复微囊藻污水效果[J]. 生态科学, 2023, 42(5): 19-. |
[4] |
朱欧娜1, 田义超1, 2, 3, *. 基于Landsat-8 TIRS的防城港核电站温排水分布规律研究[J]. 生态科学, 2023, 42(5): 25-. |
[5] |
白丽丽1,2,3, 史军辉1,2,*, 刘茂秀1,2, 王新英1,2. 天然胡杨林龄对营养元素空间分配格局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3, 42(5): 31-. |
[6] |
陈荣友1, 雷耘2, 韩武元3, 李亭亭4, 成波1, 朱秀迪1, 徐杰4, 汪正祥4,5,*. 漳河源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23, 42(5): 41-. |
[7] |
刘旭华1, 刘华民1,2,3, 魏江明1, 寇欣1, 徐智超1, 于晓雯1, 温璐1,2,3, 刘东伟1,2,3, 王立新1,2,3,*. 基于混合演化算法的乌梁素海芦苇凋落物分解模拟及预测[J]. 生态科学, 2023, 42(5): 48-. |
[8] |
王晶1,2,*,杨亮彦1, 孔辉1, 刘思琪1,2. 治沟造地背景下延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J]. 生态科学, 2023, 42(5): 57-. |
[9] |
黄栋华1, 2, 张姣佼1, 2, 周坚1, 2, *. 气候变化下阔叶山麦冬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 生态科学, 2023, 42(5): 66-. |
[10] |
赵永玉1, 阿里木江·卡斯木1,2,*, 高鹏文1, 梁洪武1. 基于GIS的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J]. 生态科学, 2023, 42(5): 84-. |
[11] |
李凯迪, 袁琳, 胡晓, 孙晓芳*. 京津冀地区三生用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生态科学, 2023, 42(5): 94-. |
[12] |
田雅楠1,2, 马龙1,2, 吴全3.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土地利用演变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 生态科学, 2023, 42(5): 103-. |
[13] |
王洁1,2, 吕阳阳1, 杨奕杰1, 王杰1, 沈蔚1,2,*. 基于GIS平台的上海市菜鸟驿站空间特征分析[J]. 生态科学, 2023, 42(5): 114-. |
[14] |
宋文涛1,2, 宁川川1,2, 黄美琳1,2, 董宇豪1,2, 陈火君1,2, 蔡昆争1,2,*. 秸秆生物炭对两种典型土壤的养分特性及硅的化学形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3, 42(5): 123-. |
[15] |
黄嘉纯, 林丹*.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生态科学, 2023, 42(5): 13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