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混合演化算法的乌梁素海芦苇凋落物分解模拟及预测 |
刘旭华1, 刘华民1,2,3, 魏江明1, 寇欣1, 徐智超1, 于晓雯1, 温璐1,2,3, 刘东伟1,2,3, 王立新1,2,3,* |
1.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
2. 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呼和浩特 010021
3. 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呼和浩特 010021
|
|
|
摘要 以乌梁素海湖滨植被带建群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 基于野外分解袋法对芦苇凋落物进行分解实验, 通过混合演化算法(HEA)建模。旨在揭示和预测芦苇凋落物在湖水中的分解过程, 并结合阈值和敏感性分析, 探讨凋落物分解释放的氮、磷元素与环境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混合演化算法的最佳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拟合度高(r2=0.90—0.99), 质量损失模型(ML-model)的拟合效果最好(r2=0.99)。(2)芦苇凋落物的质量损失(ML)随水温(WT)增高而增加; 凋落物中的N元素先累积后释放, 且pH较低(pH<8.326)时, 促进N元素释放; 凋落物中的P元素在整个过程中以释放为主, 且WT较高(WT>=16.978 ℃)时, 凋落物中P元素与溶解氧(DO)呈负相关; WT较低时, P元素与WT呈负相关。进一步证明, 混合演化算法模型能够模拟和预测湖泊芦苇凋落物水中分解过程, 识别和量化凋落物分解与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和阈值数据, 可为浅水草型湖泊内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
|
|
引用本文: |
刘旭华1, 刘华民1,2,3, 魏江明1, 寇欣1, 徐智超1, 于晓雯1, 温璐1,2,3, 刘东伟1,2,3, 王立新1,2,3,*. 基于混合演化算法的乌梁素海芦苇凋落物分解模拟及预测[J]. 生态科学, 2023, 42(5): 48-.
|
|
|
|
链接本文: |
http://www.ecolsci.com/CN/Y2023/V42/I5/48 |
[1] |
赵帅营1,2, 孙育平3, 韩博平4,*. 基于围隔实验研究鳙在亚热带贫-中营养水库的下行效应[J]. 生态科学, 2023, 42(6): 1-. |
[2] |
刘旭华1, 寇欣1, 徐智超1, 于晓雯1, 曹晓霭1, 刘华民1,2,3, 温璐1,2,3, 刘东伟1,2,3, . 基于混合演化算法模型的岱海湖泊叶绿素a模拟及预测[J]. 生态科学, 2023, 42(6): 11-. |
[3] |
金丽娟1,2,3,4, 许泉立1,2,3,4,*. 基于RUSLE模型的四川省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时空演化分析[J]. 生态科学, 2023, 42(6): 19-. |
[4] |
马文婧1,2, 李英年3, 张法伟3,*, 韩琳1. 一次热浪事件对祁连山海晏草甸草原CO2通量的影响过程[J]. 生态科学, 2023, 42(6): 33-. |
[5] |
方灵超1,2, 李渊1, 毕永红1,*. 三峡水库4条支流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科学, 2023, 42(6): 44-. |
[6] |
李润祥1,2,3,4, 何林华1,3,5, 高小红1,2,3,4,*. 基于分类变量定量化的玉树市土壤全碳制图[J]. 生态科学, 2023, 42(6): 51-. |
[7] |
何恩业1,2, 王丹1,2,4,*, 卢勇夺1, 李晓3, 季轩梁1. 典型东海原甲藻赤潮过程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J]. 生态科学, 2023, 42(6): 63-. |
[8] |
李凯, 张北赢*. 2000—2020年延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J]. 生态科学, 2023, 42(6): 74-. |
[9] |
李佩珊1,3, 张雅杰1,*, 张丰2. 基于公园质量评估及核密度两步移动搜索法的中山市城区绿地公平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23, 42(6): 84-. |
[10] |
邹艳丽1, 王倩2, 丁巧玲3, 周奇4, 刘忠成1, 陈志晖1, 廖文波1, *. 罗霄山脉甜槠(Castanopsis eyrei)群落的纬度地带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23, 42(6): 93-. |
[11] |
刘凤莲1, 杨人懿1, 杨磊1, 田人渠2,*. 1990—2015年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格局研究[J]. 生态科学, 2023, 42(6): 105-. |
[12] |
王宇阳1, 岳春雷2,*, 谷雅馨2, 李贺鹏2, 王珺2, 房瑶瑶2. 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不同木本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特征[J]. 生态科学, 2023, 42(6): 116-. |
[13] |
郭宏仙1, 项凌飞1, 张子豪1, 李志刚1,2,*. 杨树枝条不同施用方式对沙化土壤养分及植物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3, 42(6): 127-. |
[14] |
李静1, 郑毅鹏1, 郭旻皓2, 王丹1, 齐向英1, 邓振山1,*. 不同栽培模式对山丹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J]. 生态科学, 2023, 42(6): 134-. |
[15] |
李松林, 王萍*.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3, 42(6): 14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