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改性水生植物对水体硝酸根、磷酸根的吸附效应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院, 抚顺 113001 |
|
|
摘要 在高纬度地区, 自于秋季人工湿地对硝酸根以及磷酸根的处理往往不尽如人意, 论文的目的为在高纬度地区秋季温度条件下研究一种高效以及低值的技术去移除人工湿地中的硝酸根以及磷酸根。在秋季收集水生植物枯落物芦苇,利用化学改性方法制备离子吸附剂。通过序批实验, 研究了改性芦苇(MR)对硝酸根以及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 MR 表面带正电荷, Zeta 电位为+12.45mV。MR 对硝酸根以及磷酸根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7), 等温吸附曲线更好拟合Langmuir 方程(R2>0.97)。批量吸附实验也表明, 溶液初始pH 会影响改性水生植物生物炭吸附硝酸根以及磷酸根。秋季化学改性的芦苇可以有效的去除人工湿地水体硝酸根以及磷酸根, 促进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
|
|
关键词 :
水生植物,
人工湿地,
吸附,
硝酸根,
磷酸根
|
|
[1] |
邱勇, 兰天,赵庆杰. 海南热带雨林土壤中胡敏酸对Pb2+、Cu2+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78-. |
[2] |
慕凯, 罗明良. 三里七湖水生植物重金属富集作用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3): 82-89. |
[3] |
刘勇丽, 刘录三, 汪星, 王瑜. 水生植物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7, 36(3): 207-215. |
[4] |
侯长定, 柯凡, 侯易辰. 复合人工湿地净化抚仙湖入湖河水的效果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5): 99-104. |
[5] |
唐以杰, 安东, 方展强, 陈康, 陈思敏, 卢小圣, 罗丽芬, 陈晓芬, 黄慧娟. 珠海夹洲岛无瓣海桑与秋茄群落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比较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3): 13-19. |
[6] |
陈敏, 王瑞龙, 曾任森*. 大孔树脂提取链霉菌4903菌株除草活性物质的研究[J]. , 2013, 32(4): 469-473. |
[7] |
柴伟纲, 谌江华, 孙梅梅, 周金波, 陈若霞. 外来水生植物大聚藻的生态安全性初探[J]. , 2013, 32(3): 355-358. |
[8] |
武钰坤, 刘永军*, 司英明, 熊家晴, 王晓昌. 人工湿地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较研究[J]. , 2012, 31(3): 318-323. |
[9] |
叶佩青1, 檀笑2*, 詹志薇3. 解脂假丝酵母对重金属工业废水的吸附特性[J]. , 2011, 30(5): 541-546. |
[10] |
何连芳, 陈翠锦, 林钻涛, 江晓漫, 蒋刚彪*. 甘蔗渣接枝四乙烯五胺制备治理印染废水的新型吸附剂[J]. , 2011, 30(4): 441-445. |
[11] |
崔丽娟, 李伟, 张岩, 张曼胤, 王义飞, 赵欣胜, 李胜男. 复合人工湿地对水禽污染废水的净化效果[J]. , 2011, 30(4): 446-453. |
[12] |
刘超翔1*, 高春芳1,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进展[J]. , 2011, 30(3): 352-358. |
[13] |
黄玉源1, 李秋霞2, 何柳静1, 雷泽湘3, 陈秋丽2. 利用植物多级净化广州污染河涌水体及景观修复设想[J]. , 2010, 29(1): 91-96. |
[14] |
张素梅1,2, 王宗明1*, 张柏1, 宋开山1, 刘殿伟1, 张树清1, 李方1, 任春颖1, 黄妮1,2, 张春华1,2. 三江平原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双向演替动态过程研究[J]. , 2009, 28(6): 481-486. |
[15] |
桂佳, 辛艳萍, 韩博平, 雷腊梅*. Beacon公司微囊藻毒素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J]. , 2009, 28(5): 428-43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