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回归植株存活及叶片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华南植物园, 广州 510650
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州 510225
3.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肇庆 526061
|
|
|
摘要 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 采用原位和异位土壤、异地和增强回归处理, 研究了紫背天葵回归的存活情况及其叶片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 增强回归因受啮齿类哺乳动物的取食而失败; 异地回归取得成功, 异位土壤和原位土壤上回归植株的成活率分别为46.7%和83.3%。原位和异位土壤这两种异地回归植株与野生植株相比, 在叶片的形态、解剖及生理特征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其光适应能力减弱、抗寒旱能力降低、光合能力降低、光合产物积累减少; 异位土壤回归的植株比原位土壤回归的植株相比更差。异地回归紫背天葵叶片花青素含量较低, 仅为野生植株含量(2.33μmol·g–1)的16.95%。异地回归植株所表现出的上述特征可能受回归点与原生境不同微生境(气候和土壤)的影响, 也可能是与组培球茎与野生球茎在表现遗传学上有所差异有关。在开展紫背天葵野外回归实践时, 要充分考虑回归地点的微生境、捕食者和病菌对紫背天葵存活的影响、以及药用有效成分的含量。
|
|
关键词 :
紫背天葵,
异地回归,
增强回归,
叶片特性,
鼎湖山
|
|
引用本文: |
汪越, 易慧琳, 邵玲, 陈雄伟, 陈刚, 王俊, 刘楠, 王少平, 任海. 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回归植株存活及叶片生物学特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2): 32-41.
|
|
|
|
链接本文: |
http://www.ecolsci.com/CN/Y2017/V36/I2/32 |
[1] |
刘效东, 周国逸*, 张德强, 孟泽, 张倩媚. 鼎湖山流域下游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机理研究[J]. , 2013, 32(2): 137-143. |
[2] |
刘申1,2,3, 罗艳1,4, 黄钰辉1,3, 周国逸1*. 鼎湖山五种植被类型群落生物量及其径级分配特征[J]. , 2007, 26(5): 387-393. |
[3] |
周存宇1*, 周国逸2, 王迎红3, 张德强2, 刘世忠2. 鼎湖山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地表CH4通量[J]. , 2006, 25(4): 289-29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