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氮、磷添加对亚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1.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与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2.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发展研究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
|
|
摘要 通过生长季后期及初期分别设置N-P 养分添加实验, 探讨甘南亚高寒草甸群落及不同功能群生物量对养分添加的响应, 并确定提高生产力的最佳养分添加量。结果显示, 随着养分添加量的增加, 群落生物量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二次项拟合亚高寒草甸最佳N 添加量为16.58 g·m–2, 最佳P 添加量为4.50 g·m–2, 最佳N-P 共添加量为N = 18.47 g·m–2、P = 7.39 g·m–2。N、P 养分添加存在交互作用, 对群落生物量的促进作用N-P 共添加 > N 添加 > P 添加。各添加处理下禾草均能做出积极的响应, 其中N-P 共添加对禾草类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最大; 杂草生物量随生长季后期养分添加量下降, 而随生长季初期养分添加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 莎草生物量在单一N 添加处理下随添加量上升; P 添加促进、而N 添加及N-P 共添加抑制豆科生物量的积累。
|
|
关键词 :
亚高寒草甸,
生物量,
养分添加,
功能群
|
|
[1] |
岳泽伟, 李向义, 李磊, 林丽莎, 刘波, 曾凡江. 氮添加对昆仑山高山草地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 |
[2] |
谭淑娟, 李婷, 余素睿, 蔡水花, 叶万辉, 沈浩. 光照强度对8种红树植物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39-. |
[3] |
奚晶阳, 白炜, 尹鹏松, 刘永万. 模拟增温对长江源区高寒沼泽草甸土壤有机碳组分与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1): 92-101. |
[4] |
乌迪, 巫明焱, 陈佳丽, 董光, 程武学. 基于Landsat影像的梭磨乡冷杉林地上碳储量估测及其时空动态[J]. 生态科学, 2019, 38(1): 111-122. |
[5] |
王瑶, 钱金平, 董建新.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肥力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6): 30-37. |
[6] |
鹿士杨, 潘丽萍, 彭晚霞, 宋同清, 杜虎, 刘永贤. 不同竹类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空间分配格局[J]. 生态科学, 2018, 37(4): 123-129. |
[7] |
王立竹, 于晓鹏, 管杰然, 叶诺楠, 商天其, 伊力塔. 浙江缙云县公益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动态分析[J]. 生态科学, 2018, 37(4): 147-153. |
[8] |
李强, 李建国, 张忠启. 滨海盐渍土地区水稻田C、N 及生物量动态变化的模拟与应用[J]. 生态科学, 2018, 37(3): 148-158. |
[9] |
张林林, 刘效东, 苏艳, 夏文杰, 梁京威, 李吉跃.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8, 37(3): 213-221. |
[10] |
王希义,徐海量2,凌红波,潘存德. 基于生物量的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生态经济价值变化特征初探[J]. 生态科学, 2017, 36(6): 83-88. |
[11] |
姜明月, 张文天, 魏晓雪. 五大连池矮曲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季节变化的动态响应特征[J]. 生态科学, 2017, 36(5): 96-103. |
[12] |
杜祥运, 刘大翔, 许文年, 夏振尧, 姚小月, 孙雷. 活化菌剂施用量对基材肥力及狗牙根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6, 35(3): 92-98. |
[13] |
陈启鹏, 焦海峰, 王莉, 刘迅, 孙元, 王一农. 象山港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J]. 生态科学, 2016, 35(2): 13-18. |
[14] |
易自成, 黎俏文, 高嘉乐, 骆世明, 黎华寿. 皇竹草的分株构件及其生物量分配的相关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5): 1-7. |
[15] |
黄海裙, 李晓红, 胡雪华, 周兵, 黄国勤. 短期增温对克隆植物剑叶金鸡菊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5, 34(2): 22-2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