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三川河健康评价 |
太原理工大学,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太原 030024 |
|
|
摘要 为评价三川河流域的健康状况,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生态功能、防洪功能、利用功能、服务功能和景观环境功能5 个准则层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 同时综合考虑指标的重要性、普遍性、可量化性、易获取性, 筛选出揭示三川河流域健康状况的14 项主要指标, 使得指标体系整体结构简单、意义明确、相互间独立性容易保证。最后计算出河流健康综合指数值, 并对照相应规范判断三川河健康状况。结果表明, 三川河健康状况为差, 具有诊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
关键词 :
河流健康,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
|
[1] |
豆明伟, 唐莉华, 徐翔宇, 杨大. 安徽省生态弹性力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184-190. |
[2] |
侯志华, 马义娟, 贾宇平. 太原市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J]. 生态科学, 2018, 37(4): 204-210. |
[3] |
张满满, 于鲁冀, 张慧, 靖中秋. 基于PSR 模型的河南省水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5): 49-54. |
[4] |
周艳飞, 刘章勇, 李大勇, 覃孔华, 杨梅. 农田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J]. 生态科学, 2017, 36(4): 244-248. |
[5] |
刘勇丽, 刘录三, 汪星, 王瑜. 水生植物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7, 36(3): 207-215. |
[6] |
钟乐, 王伟峰, 龚鹏, 古新仁. 森林声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1): 224-230. |
[7] |
张静超,戴明宏,王腊春,张红. 太原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6): 46-52. |
[8] |
吴大放, 姚漪颖, 刘艳艳, 刘毅华, 吴嘉欣. 广州市番禺区耕地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5): 160-168. |
[9] |
李 军. 城市植物景观生态恢复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 35(4): 173-178. |
[10] |
刘玲.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6, 35(2): 189-194. |
[11] |
王勤花, 尉永平, 张志强, 唐霞. 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研究分析[J]. 生态科学, 2015, 34(6): 56-63. |
[12] |
张红玉. 基于“结构—过程—功能”一体化的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评价指标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5): 205-210. |
[13] |
张建亮1,王清春1*,崔国发1,陈永财2.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质量快速评价[J]. 生态科学, 2013, 32(5): 624-630. |
[14] |
薛杨1, 王小燕1, 林之盼1, 刘宪钊2*. 海南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J]. , 2012, 31(1): 35-41. |
[15] |
王举位1, 张征1*, 闫国振1, 桂凌1, 张会兴1, 宋莹1, 安宝利2.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沙棘生态服务功能研究[J]. , 2011, 30(4): 393-39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