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特征及其富营养化研究 |
1. 防城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防城港 538001
2.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防城港 538001
3. 钦州学院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 钦州 535099
4.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100 |
|
|
摘要 2013 年8 月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结果表明, 整个保护区近岸水域溶解无机氮(DIN)显示过剩, 但溶解无机磷(DIP)表现低磷特征, 高的N/P 比值使得P 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性因子。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 DIN 和石油类是主要的超标污染因子, COD 次之。有机污染指数显示, 近期整个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水质污染程度达到1 级, 水质较好, 但局部海区开始受到轻度污染。富营养化指数结果表明,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水域总体达到轻度富营养程度, 不同区域富营养程度不同。COD 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率范围为42.8%—76.7%, 平均值为(64.3±9.6)%, COD 是影响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水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陆源污染物排放、水产养殖排污和船舶排污是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来源。
|
|
关键词 :
水质特征,
富营养化,
COD,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
[1] |
周静, 苟婷, 张洛红, 蓝郁, 马千里, 梁荣昌, 赵学敏 . 流速对不同浮游藻类的生长影响研究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75-82. |
[2] |
李菲菲,褚淑祎,崔灵周,肖继波. 沉水植物生长和腐解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8, 37(4): 225-230. |
[3] |
陈国华, 袁轶君, 毕永红, 杨毅, 陈芳清, 肖尚斌. 香溪河库湾水体异养细菌及无机磷细菌分布特征[J]. 生态科学, 2018, 37(3): 107-113. |
[4] |
陶燕东, 康银花, 吴建勇, 温文科, 邵留, 于克锋, 何培民. 富营养化河道引清渐推生态修复工程模式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4): 128-136. |
[5] |
王小娇, 胡国成, 张丽娟, 杨剑, 陈棉彪, 黄楚珊. 广西刁江流域主要河流水质评价[J]. 生态科学, 2016, 35(6): 128-135. |
[6] |
黎慧, 万夕和, 王李宝, 凌云, 沈辉, 高继先, 刘培廷, 张朝晖.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氮磷的季节变化及潜在性富营养化分析[J]. 生态科学, 2016, 35(2): 75-80. |
[7] |
盛萧, 徐海升, 邓培雁, 毛建忠, 刘威. 深圳石岩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科学, 2016, 35(1): 17-26. |
[8] |
李红, 任相浩, 寇莹莹, MINSU BAE. 一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垃圾渗滤液[J]. 生态科学, 2015, 34(6): 71-74. |
[9] |
张惠芳, 汪银梅, 黄浩, 韩锡荣, 周大众, 曹文平*, 刘自强, 李睿, 袁朝. 基于竹丝填料的生物膜法修复地表水体的特性[J]. 生态科学, 2015, 34(4): 144-148. |
[10] |
张曼, 张河长, 宋东蓥, 王良炎, 梁聪颖, 孙淑慧, 刘亚杰. 富营养水体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种群数量对浮游植物的控制效应[J]. 生态科学, 2015, 34(2): 76-81. |
[11] |
龙颖贤1,2, 陈隽1*, 韩保新3, 徐敏1. 茅尾海营养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J]. 生态科学, 2013, 32(5): 529-533. |
[12] |
朱越平1,韩锋2. 有机负荷对AMBR 去除高浓度废水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3, 32(5): 599-603. |
[13] |
刘格辛, 吴孟李, 尹娟, 冯远船, 彭亮*. 西江调水对珠海市供水水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管理对策[J]. , 2013, 32(4): 494-499. |
[14] |
李秋华, 商立海*, 高廷进, 张垒, 欧腾, 黄国佳, 陈椽. 喀斯特高原深水水库-万峰湖富营养化特征分析[J]. , 2013, 32(2): 194-199. |
[15] |
王东丽, 翟胜*, 王巨媛, 赫刚, 张秀新, 李正斌, 肖栋梁, 亓桂秀. 东昌湖水质动态变化与富营养化评价[J]. , 2013, 32(1): 63-6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