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识别珠江口夏季水质空间格局 |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
2.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广州 510300 |
|
|
摘要 通过建立珠江口2009 年夏季水质综合评价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 探索了珠江口不同河段水质状况。结果表明, 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直观清晰地对珠江口海域水质空间进行分类。珠江口海域水质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广州河段区域; 第二类为内伶仃洋海域, 该区域主要受到咸淡水混合的影响; 第三类为主要受到外海水交换影响的外伶仃洋海域。结果阐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为珠江口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
|
关键词 :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珠江口,
水质,
空间分布
|
|
[1] |
王斌, 黄盛怡, 闵庆文, 袁正, 张碧天, 李禾尧. 高复种指数区成都市郫都区农田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3): 151-. |
[2] |
李佳静, 刘威, 邓培雁. 柳江流域不同水文季节水质对附生硅藻群落的影响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 39(1): 10-. |
[3] |
张敏, 李令军, 赵文慧, 郭逍宇, 许金浩, 王鑫龙, 赵文吉. 洋河水质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 生态科学, 2019, 38(4): 77-84. |
[4] |
彭勃, 付永胜, 赵君凤, 周高峰. 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9, 38(3): 90-99. |
[5] |
王磊, 王杰, 付林, 林叶彬. 南充市辖区近15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J]. 生态科学, 2019, 38(1): 159-167. |
[6] |
颜凤, 刘本法, 余仁栋, 乔亚军, 安树青,苏安劼. 围填海对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越冬水鸟群落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J]. 生态科学, 2018, 37(6): 20-29. |
[7] |
付保荣, 刘梦琦, 张润洁, 张楠, 任婧. 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对鲤鱼养殖水质及其生长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5): 146-151. |
[8] |
王超, 尹炜, 贾海燕, 雷俊山, 徐建锋. 滨岸带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8, 37(3): 222-232. |
[9] |
王松, 陈红, 刘清, 许江娟, 张国, 王在照. 汉城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水质关系[J]. 生态科学, 2018, 37(2): 114-123. |
[10] |
王琼, 王善祥, 范志平, 李法云. 土地利用方式和社会经济对大伙房水库上游河流水质空间异质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2): 153-161. |
[11] |
王岩, 吴佳鹏, 关凤杰, 何翔, 焦黎静, 洪义国. 有机物消耗对珠江口沉积物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8, 37(1): 27-34. |
[12] |
陈小龙, 叶持跃, 刘文生, 干青亚. 中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1): 171-177. |
[13] |
张洁, 杨娟. 三峡库区汛期浮游藻类与水质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7, 36(1): 55-63. |
[14] |
王小娇, 胡国成, 张丽娟, 杨剑, 陈棉彪, 黄楚珊. 广西刁江流域主要河流水质评价[J]. 生态科学, 2016, 35(6): 128-135. |
[15] |
张光贵. 洞庭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物质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J]. 生态科学, 2016, 35(1): 161-16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