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速城镇化对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的影响及其因素研究 |
曾梓瑶, 吴卓*, 朱玲珑, 黄晓澄
|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广州 510006 |
|
|
摘要 快速城镇化给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同时也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严重胁迫。生境质量作为区域生态健康的直接反映, 其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探究成为揭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机制的关键, 但目前关于城镇化驱动因素与生境质量的空间关系和定量解释仍不够全面。利用InVEST模型, 定量评估了粤港澳大湾区2000—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特征, 并综合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方法试图在空间和定量解释上识别关键城镇化驱动因素, 进一步揭示快速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 (1)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呈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 2000—2020年间, 平均生境质量由0.78下降至0.72, 整个大湾区生境质量呈退化趋势。(2)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所选的城镇化因子对于生境质量解释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夜间灯光的解释力最高。(3)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人口密度和PM2.5以负相关关系为主, 与主要道路、中心城市距离以正相关关系为主。为缓解粤港澳大湾区生境退化问题, 快速发展的城市区域需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 结合关键影响因素的空间格局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工程, 提升城市地区生态环境安全。
|
|
|
[1] |
方雪纯1, 刘蕾1,2,*, 周国逸1,2, 李琳3, 韩诗慧1. 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科学, 2025, 44(2): 1-. |
[2] |
俞阳1, 闵雪峰1, 赵锐1,2,*, 孟祥连3, 李传松4. 基于地理统计与系统动力学的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模拟研究[J]. 生态科学, 2025, 44(2): 20-. |
[3] |
拜合提妮萨·依明, 艾尼瓦尔·吐米尔*. 新疆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种间联结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25, 44(2): 31-. |
[4] |
孙婷1,2, 王裕成3, 兰佳3, 罗纯良4, 罗潋葱1,2,*, 吴志旭3, 李慧赟5, 李加龙1, . 利用高频监测数据分析千岛湖溶解氧昼夜和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J]. 生态科学, 2025, 44(2): 41-. |
[5] |
王世雄1, 2, *, 马玉萍1, 马晓丽1, 张广奇2. 气候变化背景下小叶冷水花在中国的适宜生境动态[J]. 生态科学, 2025, 44(2): 65-. |
[6] |
撒春宁1, 李永康1, 王星1, 宋珂辰1, 许冬梅1,2,*. 有机肥对荒漠草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br#[J]. 生态科学, 2025, 44(2): 97-. |
[7] |
曹孟岩, 项瑶, 何宏斌, 张楚婷, 何春桃, 辛国荣*. 湘西两熟制地区冬种多花黑麦草引种研究[J]. 生态科学, 2025, 44(2): 13-. |
[8] |
黄丽洁1,2,3, 王晓峰1,2,*. 陕西省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2): 54-. |
[9] |
陈卓1, 2, 黄汐月2, 张鸿南2, 王国严2 4, *, 罗建3, 石松林2, 4, 张晓超4, 唐晓鹿4, 裴向军4, 印大秋1, 李进1, 王世军1. 藏东南山地不同生活型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及群落构建机制[J]. 生态科学, 2025, 44(2): 77-. |
[10] |
吴晖1, 武彩燕1, 孟陈2,陶育忠3, 舒怡3, 李俊祥1,*. 城市工业用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以上海宝钢厂区为例#br#[J]. 生态科学, 2025, 44(2): 86-. |
[11] |
林倩茹1,2,3, 聂呈荣1, 2,*,阮博3,4, 陈雅玲1,2, 赵阳1,2, 关开阳1,2, 林剑文1,2. 枯草芽孢杆菌联合生物炭施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及油麦菜生长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2): 114-. |
[12] |
宿碧云1,2, 肖鲁湘1,*, 王德2, 田信鹏2. 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电导率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子研究[J]. 生态科学, 2025, 44(2): 122-. |
[13] |
李洁仪, 罗智深, 钱祖渊, 胡章喜, 杜振雄, 李峰, 黄翔鹄, 张玉蕾*. 不同盐度对波吉卵囊藻附生菌群的影响#br#[J]. 生态科学, 2025, 44(2): 105-. |
[14] |
张泽1, 陈心胜2, 3,*, 黄颖3, 许超3, 黄道友3, 闫兴富1,*. 柠檬酸钠对艾蒿修复镉污染稻田土壤的影响研究#br#[J]. 生态科学, 2025, 44(2): 171-. |
[15] |
张丹丹1, 王雨晴1, 应瑶琳1, 王海珍2,*, 韩路3. 几种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对灰胡杨的适用性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2): 17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