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中文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的福寿螺研究现状与展望 |
姚富成1, 陈映僮1, 秦钟1,2,*, 章家恩1,2,*, 陈琪1 |
1.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州 510642
2. 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2
|
|
|
摘要 为了解我国在福寿螺研究方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相关的中文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利用CNKI及其文献计量工具, 借助VOSviewer软件, 采用数据统计与共现聚类等分析方法, 对国内有关福寿螺研究文献的发文量、机构、主要作者、关键词等方面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 福寿螺研究的中文期刊发文量在2008年达到顶峰, 2013年后发文量下降至平均水平。发文量前五的机构分别为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中山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国有关福寿螺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包括危害与防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生物学特性、生物入侵机制、养殖与饲养等方面。现阶段研究趋势主要集中福寿螺的危害与防治、生物学特性及入侵机制等方面。结合热点研究的基础上, 对福寿螺的入侵适应机制、防控关键点、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
|
|
引用本文: |
姚富成1, 陈映僮1, 秦钟1,2,*, 章家恩1,2,*, 陈琪1. 基于中文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的福寿螺研究现状与展望[J]. 生态科学, 2025, 44(1): 241-.
|
|
|
|
链接本文: |
http://www.ecolsci.com/CN/Y2025/V44/I1/241 |
[1] |
曾嘉慧1, 张华锋2, 马秋慧1, 顾志康3, 吴志庄4, 李全1, 宋新章1,*. 覆盖经营对毛竹林土壤及其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1): 1-. |
[2] |
康玉辉1,*, 胡胜男2, 高健3, 周驰1, 苗滕1, 冯智4. 铜锈环棱螺和椭圆萝卜螺对丝状绿藻和沉水植物的牧食选择研究[J]. 生态科学, 2025, 44(1): 10-. |
[3] |
陈巧丽, 殷颂葵, 姚红义*, 王子月. 西北地区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以青海省为例[J]. 生态科学, 2025, 44(1): 19-. |
[4] |
陈艳君, 谢炳庚*, 李俊翰, 黄军林. 基于机器学习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敏感性及其驱动因子研究[J]. 生态科学, 2025, 44(1): 28-. |
[5] |
曾梓瑶, 吴卓*, 朱玲珑, 黄晓澄. 快速城镇化对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的影响及其因素研究[J]. 生态科学, 2025, 44(1): 40-. |
[6] |
樊晓丽1, 毛岳松2, 鲁成朴1, 成金强1, 李金阳1, 林植华1,*. 浙江遂昌花臭蛙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生育力[J]. 生态科学, 2025, 44(1): 51-. |
[7] |
李亚茹, 白洋*, 谭李娜, 刘晓燕, 黄丽君. 快速交通对河南旅游碳排放的减排机制及影响效应[J]. 生态科学, 2025, 44(1): 58-. |
[8] |
唐顺琦, 郭亚科, 钱会*, 徐盼盼. 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耦合协调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25, 44(1): 70-. |
[9] |
张子杨1, 2, 李永慧1,3, 叶琼丹1, 2, 樊娜1, 2,余钱雯2, 李希来1, 2, 李兰平1, 2, *. 植物功能性状、萌发率及出苗率对高寒人工草地单播植株密度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5, 44(1): 80-. |
[10] |
白帅1, 崔许锋1, 吴金华2,*, 王祯2. 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弹性力时空演变与预测——以焦作市为例[J]. 生态科学, 2025, 44(1): 88-. |
[11] |
王成坤1, 李瑞平1,3,*, 王秀青2, 闫志远1, 苗庆丰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河套灌区湖泊MNDW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1): 100-. |
[12] |
唐希颖1, 窦志国1, 赵欣胜1, 王俊杰2, 翟夏杰1, 李伟1,*.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的盐城滨海湿地恢复区互花米草制图[J]. 生态科学, 2025, 44(1): 108-. |
[13] |
杨建峰 1, 唐凌3, 5, 黎宝宁1,*, 邓铭3, 5, 邵泉2, 4, 张巨明3, 5. 华南地区3种屋顶绿化植物的适应性和降温效果研究[J]. 生态科学, 2025, 44(1): 119-. |
[14] |
许泽嘉, 陈晓越*. 广州市主干河流水质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联关系分析[J]. 生态科学, 2025, 44(1): 127-. |
[15] |
曾帆1*,梁丹2. 四川盆周山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J]. 生态科学, 2025, 44(1): 136-. |
|
|
|
|